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管理的角度入手,从教务管理平台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弹性学制的引入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适应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进行分析,对践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的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学分制;弹性学制;教学管理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中引入学分制及弹性学制,能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重视对人才个性化的培养,从而满足社会对高职学生复合型能力的要求。但事实上,高职院校当前所实施的教学管理模式与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要求相去甚远,进而对其发展有所限制。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引导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使两者同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适应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

第一,引入基于学分制的教务管理平台,适应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在高职院校全面落实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过程中,必须基于现代化管理手段,为教学管理提供平台支持,开发包括教学计划、排课管理、资源配置、选课记录、信息查询、成绩查询等在内的多个环节的专用平台,提高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水平。第二,从师资力量的配备入手,适应教学管理内容的变革。简单地说,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学生素质水平的培养与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公共选修课程,侧重开设覆盖文、史、哲、艺、语等在内的系统化专业课程,引入专业师资力量满足课程开设的要求。同时,在教学管理体系中应当引入教师挂牌讲课的竞争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在学分制支持下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的目的。第三,引入弹性学制,对教学管理中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创新发展。高职院校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通过引入弹性学制,为学生提前或延迟毕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并拓展课程选修范围,体现学生选课环节的弹性特点,在课程内容方面也需通过改进教学大纲,力求为高职院校学生选择个性化的课程奠定基础。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完善策略分析

第一,遵循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以学分制、弹性学制相关文件精神为纲领,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开展实况,深入规范包括选课、考试、重修、延毕、学籍等各个环节的实施细则与规范,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促进学生、教师双方主动性、积极性的提高。第二,在教学管理中引入“导师”机制,为学生对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选择提供方便。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可以为每个班级配备3名左右的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以免学生因个人选课过于盲目或随意而出现成绩偏差、学习效果不佳的状况。同时,导师的指导还能使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更深入,态度更端正,为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模式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第三,在对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构建“学分”与“学分绩点平均值”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在弹性学制教学管理理念下,教师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在于学生“60分及格万岁”的固有思想,在学习中体现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尝试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结合高职院校各个院系与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对学分进行科学认定,将学分是否达到要求作为决定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的重要标准;二是引入学分绩点平均值评定工作,以一定时间段内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奖学金、评优评先等重大决策的考核依据,以促使学生摆脱“60分及格万岁”的思想,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下,主动且积极地争取个人成绩与能力的提高。第四,以平台方式实现学分制与教育管理系统的结合,促进选课环节的落实。高职院校在尝试实现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可投入资金购置基于学分制功能的教务管理系统,解决学分制模式下教学管理在信息发布、场地介绍、资源介绍、评价介绍及二次补选或重选等方面的问题,提升弹性学制下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必须积极践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道路,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人才培养、选课指导等各个环节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局限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针对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模式下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研究,提出可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协同发展的教学管理思路及完善策略,以期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培养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先富.基于学分制的高职适应性教学改革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5):156-158.

[2]赵居礼,刘向红.基于学分制制定高职教学计划的探索与实践[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2):5-8.

[3]施伟萍.创新驱动背景下高职德育学分制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55-56.

[4]王晓江,翟轰,张彬,等.高职工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7(6):21-23.

作者:郭长媛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84895.html

    相关专题:发展经济学 安顺学院学报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