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10例,女性7例(70%),男性3例;年龄21~79岁,平均(48±17.7)岁。3例为术后复发,其中1例为第2次术后1a复发,余2例为第1次术后1~2a复发。以腹部、腰部疼痛不适6~12个月、发现腹部包块近半年等为主诉就诊。10例患者中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CT直接增强CTA检查。

1.2仪器与方法

检查CT机型为GEhighspeed16排,扫描层厚为5~7mm,层间隔5~7mm,250mAs,120kV,CT增强扫描采用经肘静脉快速团注,对比剂为碘海醇(北陆药业,300g/mL),造影剂注射剂量为50~100mL,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率为3~4mL/s。

1.3病理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病灶部分或完全切除术。标本以10%甲醛溶液,常规制片,HE染色,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采用SP法,选用的抗体指标有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间叶组织波形蛋白Vimentin、钙结合蛋白(S-100)、结蛋白(Desmin)和CD117。

2结果

10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中3例同时累及腹部与盆腔腹膜后部位(图1A~1C);5例位于右侧腹膜后(图3A),4例跨中线生长(图1C、2A),1例位于左侧腹膜后(图4A),6例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呈包绕及浸润关系(图2C、3C、6C~6D);1例病变边界清,9例与周围脏器密不可分。8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图5A)。病变体积均较大,大小约6cm×4cm×2.5cm~30cm×20cm×15cm不等(图2A)。4例呈类椭圆形,6例呈明显分叶征像(图1~5)。9例CT平扫病例中8例显示病变呈软组织肿块影,密度都欠均匀,1例下极可见钙化(图2D)。1例以囊性为主伴厚壁及厚分隔(图4A)。增强后动脉期1例表现为轻度强化,强化欠均匀(图6A~6C),余8例均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幅度大于40HU(图1D、2B、3B、5B),其中2例强化峰值达120HU(图4B)。静脉期造影剂无明显退出,强化峰值与动脉期变化不超过20HU(图1E、2C、3C、4C、5C)。1例出现邻近腰椎及附件骨质的破坏(图1F),无一例发现远处转移,无一例有明确肿大或转移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示瘤细胞主要特征为均匀一致的梭形细胞,相互交叉呈束状,无或很少有核分裂像,细胞学非典型轻微;且无凝固性的坏死。10例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呈阳性表达,结蛋白Desmin呈现阳性,而CD117呈现阴性。

3讨论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是由平滑肌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其起源包括血管平滑肌、胚胎残余平滑肌及腹膜后潜在间隙平滑肌等。平滑肌肉瘤病因不明。冯新东等[2]发现在平滑肌肉瘤发展过程中有染色体的丢失,如13q14、q21等。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可发生于腹腔和/或盆腔腹膜后的任何部位,其主要起源于腹膜后血管壁上的平滑肌组织,根据其生长方式有3种:(1)完全长在血管外,最常见(62%);(2)完全长在血管内,最少见(5%);(3)同时长在血管内外(33%)[3]。Cantwell等[4]报道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常与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分界不清,容易侵犯腹膜后大血管,此征像较有特征。本组6例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相毗邻、包绕甚至浸润包埋,但无法区分其生长方式属于血管内或外。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以中老年人多发,发生于儿童者少见,约2/3为女性。本组病例女性7例,占70%(7/10),年龄21~79岁,平均48岁。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早期体积较小,一般无特殊临床症状,但此肿瘤生长迅速,当肿瘤较大时可推移、压迫或浸润邻近脏器和腹壁,产生相应体征和症状,而往往此时大多已是病变晚期。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首要症状70%为腹部包块,其他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感、排尿困难、直肠刺激症状、骶尾部疼痛等。本组5例患者因腰背部疼痛就诊,1例因进食后饱胀感明显而就诊。张立春等[5]报道平滑肌肉瘤晚期主要通过血行转移,肺部转移最常见,淋巴转移少见,本组病例仅1例出现邻近腰椎及附件骨质的破坏,无一例发现远处转移,无一例发现淋巴结转移。恶性程度高的平滑肌肉瘤易复发,临床手术时往往因为重要血管受累,无法完全切除,因此切除后仍有40%~82%的复发率,本组3例患者均为术后1~2a复发,其中1例第2次手术后1a再次复发。张立春等[5]报道原发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多位于左上腹膜后,盆底其次,而发生于右侧者很少。但本组10例患者中7例位于腹腔平面腹膜后,3例同时累及腹部到盆腔腹膜后部位;10例中5例位于右侧腹膜后,4例跨中线生长,仅1例位于左侧腹膜后,本组病例原发部位与张立春等[5]报道的结果明显不同,其差异有待总结更多病例进行分析。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常为单发,形态不规整,常呈分叶改变,肿瘤有包膜时而边界清楚,当其存在周围浸润时则表现为边界不清。本组患者中8例为单发,占80%(8/10),2例为多发;4例呈类椭圆形,6例呈明显分叶征像;1例病变边界清,9例与周围脏器部分分界不清。由于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在较大时患者才产生临床症状而就诊,因此肿瘤往往体积较大,本组病例病变体积均较大,大小约6cm×4cm×2.5cm~30cm×20cm×15cm。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特点不尽一致。童明敏等[6]报道肿瘤CT平扫为边缘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中心往往呈低密度,钙化少见;陆云等[7]报道病变中心多有广泛和不规则的坏死或囊变;胡建红等[8]报道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倾向于大的囊变;李仰康等[9]认为肿瘤的CT表现密度多不均匀,常见坏死、囊变,如坏死面积很大,可类似囊肿,瘤内可见出血,但钙化罕见;但冯新东等[3]认为平滑肌肉瘤因为血供丰富较少囊变或坏死。本组病例仅1例表现以明显的囊变为主,可见厚壁及厚的分隔,其余9例均为软组织密度,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区;仅1例在病灶的下极可见钙化灶;10例中无一例可见出血,本组病例与大部分文献报道一致。童明敏等[6]与陆云等[7]认为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增强后实性成分强化明显,中央坏死区无强化,实性成分强化可有边缘性环状强化;张立春等[5]认为肿瘤血供大多丰富,肿瘤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中度强化,部分病例二期均为轻度强化。本组病例增强后动脉期1例表现为轻度强化,强化欠均匀,余8例均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同平扫相比强化幅度大于40HU,其中2例强化峰值达120HU。静脉期造影剂无明显退出,静脉期强化峰值与动脉期相比下降不超过20HU,这体现了肿瘤血供丰富的特点。总之,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虽为少见的腹膜后肿瘤,但其有一定的CT影像学特点,单发软组织肿块,体积大,常呈分叶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常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肿块中央可见囊变坏死区,出血及钙化罕见,增强后动脉期明显中度以上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无明显下降,一般无淋巴结转移。由于腹膜后肿瘤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其CT表现会存在部分重叠性。最终确诊仍要依靠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对于不典型病例,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分析与总结。

作者:席伟 楼俭茹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影像中心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49834.html

    相关专题:青岛理工大学 宜春学院学报


    上一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论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