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方法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有室性心律失常伴发者,在应用常规救治方案的同时,取胺碘酮加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使临床症状消退,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意义显著,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胺碘酮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24

在临床心血管内科领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为常见危重征象,病情复杂,病程迁延,易合并心律失常发生,使治疗难度增大,如何选用治疗方案,是确保预后改善的关键[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理想,现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2.6±10.7)岁。均有心悸、胸闷等症状,无其他病症引发的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肺部疾病等。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均行胸片、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掌握心律变化与ST-T改变。并监测24h动态心电图与左室射血分数。对照组:应用洋地黄、螺内酯,并行吸氧、补给钾镁、抑制盐分摄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30min内按5mg/kg剂量注射,后份量渐减少,微量泵入,用药剂量需<600mg/d,完成静脉注入后,改用胺碘酮口服,100mg/次,3次/d,应用7d,剂量减至2次/d,再用7d。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动态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褪去,症状消失;有效:期前收缩降低50%,症状明显好转;无效:症状改善未达预期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心血管疾病领域,冠心病发病率居较高水平,以老年人为主要好发群体,病情危重且复杂。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时,室性心律失常为高危病症,有较高死亡风险。冠心病存在心室重构与心肌缺血时,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发生[2]。心肌损伤为重要的促使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因素,而心肌重构又为诱发心肌梗死的根本性原因,但心肌重构出现异常,细胞严重变化,心肌呈不均匀表现,自律性出现增高,增加了潜在的异位起搏点,最终导致室性心律失常[3]。临床冠心病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时,会增加神经内分泌量,加剧心肌重构、水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增加了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增多室性早搏总数,促使心力衰竭加剧,向恶性循环转变,当患者有心室重构或心肌缺血时,心肝结构或功能此时会发生变化,心脏呈不断扩大表现,左心室收缩功能不断下降,观察心脏电活动能力,呈波动表现,室性心律失常更易发生。削弱了自主神经在人体内的调节能力,限制神经约束心脏能力,神经兴奋性的降低,会影响心肌细胞稳定性,降低室颤阈值,增加了猝死发生风险,故抑制心律失常,降低心力衰竭,改善心肌缺血,为对患者生命进行挽救,改善预后的关键,需做好治疗方案的选择[4]。临床在近年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时,通常取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鉴于其促心律失常和负性肌力作用,疗效通常不佳,但促心律失常作用及负性肌几,可使各部心肌组织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相对延伸,折返激动停止,对心肌和心房传导纤维存在的快速钠离子内流控制,使传导速度降低,对室性心律失常有防范作用。胺碘酮静脉滴注时,会有轻度负性肌力效果产生,但通常不对左室功能构成抑制,可使周围血管与冠状动脉扩张,对甲状腺素代谢加以促进[5]。胺碘酮为多通道阻滞剂,在临床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拥有Ⅰ~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电生理功能,并可抑制体内α、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室性、窦性、房室交界性等有心律失常伴发的患者作用明显。针对器质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胺碘酮引发的副作用如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等较轻,明显降低了新的心律失常率[6]。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选取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可促症状消失,稳定病情,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有室性心律失常伴发者,在应用常规救治方案的同时,取胺碘酮加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使临床症状消退,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意义显著,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吉庆军,姚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医药前沿,2014(11):241-242.

[2]林科兵.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9):107.

[3]沈桂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探析.医学信息,2014(35):361.

[4]郭彩青.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5):61-63.

[5]雷利群,薛莉,肖顺林.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0):203-205.

[6]周寿争.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北方药学,2015(5):98-99.

作者:李小静 侯俊杰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38198.html

    相关专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上一篇:全程分阶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下一篇:海洋文化旅游企业本土化发展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