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优化对策探讨

摘 要: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农村缺乏一个完整、有序和活力的金融生态体系,构建一个良好的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进行。 
  关键词:农村金融;财政;货币;生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1-0038-02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一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落后,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甚至是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问题,要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治理结构,把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作为重要的突破口。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问题和弊端众多,长期以往,必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有针对性的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 提高我国农村财税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在农村应建立由公共财政来承担农村的非营利性公共支出。基层政府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真正具有财政权,才能为农村桥梁、水利和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加大农村公共医疗和教育事业等投入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农村低保、医疗等福利事业的积极发展和推动,最终有利于农村金融摆脱财政化,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作用,实施以扶持性为主的财政政策。各级政府应创造各种条件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建立分支机构,并对他们新设立的机构和服务网点给予税收财政等减免措施。为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风险并提高它们的积极性,可尝试通过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并提供财政补贴,通过政策性诱导,来调动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积极性。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作用不可轻视,改革中应围绕提高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为主,废除禁止社保基金、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存入农村信用社的相关规定,引导这部分资金优先存入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壮大其资金实力。对于农村中一些非正规化金融机构,亦可通过政策、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其朝正规化方向发展,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事业发展。 
  通过财政贴息等各种政策来满足农村中低收入和弱势群体金融需求。面对农村中低收入、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一些分散和小额金融需求,虽然可以通过小额贷款的方式来解决,但是毕竟其性质还是商业信贷,商业信贷的利率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太高,甚至无力承担。这就要求政府给予这部分信贷群体以扶贫性信贷利息补贴或每年划拨一定比例扶贫贷款资金,再通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以低息或无息的方式投放。当然在扶贫信贷中,还要建立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甄别机制,制度严格的制度,确保扶贫信贷资金能够物尽其用。 
  2 推行积极有效的货币金融支农、惠农政策 
  (1)为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并激发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性,应建立城乡有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设定比城市金融机构低,以支持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把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农村建设,更好的服务我国三农事业。近年来,我国曾采取过这种做法,取得过积极效果,遗憾的是没有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坚持和固定下来。(2)目前我国大部分信贷资源还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农村信贷资源协调配置有待进一步加强。央行在对愿意向农村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给予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的同时,还可制定贷款和业务准入批准优惠政策,以支持农村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发展。涉及三农贷款的比例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比如农业银行存贷比在农村不能低于75%,以体现其服务三农的宗旨。对一些涉及到三农问题中风险较大的贷款项目,可以通过央行统一协调多家农村金融机构来共同承担,以分散风险。(3)正规金融机构固然在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仅依靠这些力量还不足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农村多种小型金融机构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比如可以试行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范围,加快金融服务不足的农村地区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由于船小好调头,灵活性好,更贴近农村中小型企业,在解决企业融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近年来农村民间借贷发展迅猛,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但有待进一步规范。可尝试立法建立一个合法的借贷平台,以保护和规范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并将其正规化和制度化。对民间借贷要加强登记管理和监测,只要规范和监测到位,完全可以允许民间具有实力的资本入股,包括地方性商业控股金融机构都可以纳入到正规金融体系中。(4)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进。要切实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就必须在原有利率报备基础上,提高农村金融利率上限和农村金融贷款利率下限,并实现两个数据库的对接,即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数据库和农民个人信用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更加扩宽央行信息的纳入范围,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接入到央行的账户管理系统,包括反洗钱网络,从而进一步拓宽支付结算渠道。 
  3 改善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改善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首先离不开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借助舆论宣传,开展诚信教育,为开展农村信用村,农村信用家庭评比,在农村倡导诚信、有序、守法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政府的协调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为银行与政府、银行与企业、银行与农村等之间进行合作,促进银行与企业融资创设良好环境。最后要加快农村信用村镇的管理与建设,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等进行严格的信用评级,将它们一起纳入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范围。 
  (2)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法治是核心,立法是关键,而广大农户,包括农村企业、金融机构员工,则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实施和维护主体。要规范这些人的行为,除了思想和道德上加强他们关于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外,最根本的是加强信用立法,从法律层面来规范和约束他们的信用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优化对策探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4746.html

相关专题: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专业论文 商会联盟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农民工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我国行政改革背景、历程与经验总结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