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创新(9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

摘要: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于教师来说,既然从事教书育人这一行业,就应该一丝不苟地对待,将教师事业做好做精。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方法研究透彻,这样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事半功倍的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达成预设的教学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力求做到同课异构,丰富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示性;练习法

所谓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的一套教学活动方案。因此,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好的、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它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简要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提示性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其中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因为,教师的每堂课中几乎都或多或少地会运用到讲授法,所以,讲授法是教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的一般教学步骤分为四步:准备—导入—讲解—结束,这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很严格,教师不仅讲解的语言要恰当,而且感情要到位,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演示法演示法就是教师通过借助教具或者实物,向学生展现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具有的特点是趣味性和直观形象性。因此,这要求教师在运用演示法时,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使用教具。同时,教具的设计要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第二,教师在用演示法上课时,要注意自己的讲解语言、板书等,还要顾及全班同学,老师展示教具要在全班进行展示,要保证后面的同学都能看到。第三,演示法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教具上,这时,教学要在恰当的时候,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知识的学习上。比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视图教学,教师可以准备实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视图。

二、问题解决性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所谓练习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完成作业的方式掌握基础知识,也叫课后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检验学生是否把知识掌握得牢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运用。但是,教师运用练习法时也要注意以下要求:第一,教师选择布置的练习题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学生的运算能力差,就着重布置运算方面的作业。第二,教师对于学生的练习题要做及时的评讲。俗话说,趁热打铁,对于学生薄弱的方面,教师要及时讲授,这样才能及时弥补学生的知识。第三,教师布置的练习要遵循适度原则和多样性原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增强学习效果。2.谈话法谈话法就是教师以跟学生对话的方式,跟学生探讨知识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谈话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谈话法的核心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它的教学步骤是:教师提出问题—倾听学生回答—教师做出反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谈话法,教师使用谈话法,不仅有利于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能有效地学习新知识,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自主性的教学方法

1.观察发现法它的大概意思是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教师不直接讲授知识。这个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进他们的学习,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起一个引领的作用。发现法的一般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迁移。第三,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并进行论证。第四,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2.尝试教学法这个教学法与发现法差不多,最大的差别就是尝试教学法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换言之,教师就是让学生先自学课文,再尝试做练习,在做练习中发现问题,教师再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它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出示课题—自学知识—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以上六种数学教学方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也是比较有效的。当然,还有其他的教学方法。通过上面的分析,每种教学方法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而且教学步骤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何忠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J].神州,2012.

作者:徐之康 单位: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中学

第二篇: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的推进,现代社会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将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现存的若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教材和学习方法方面探讨教学方法,并进行方法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问题;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常常将“教”和“学”相分离,“教”和“学”分别落在教师与学生的身上,这样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互动环节过少,且大部分教师只重视数学思维的建立,一味地灌输数学解题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只知埋头解题,从而使得本就枯燥的初中数学课程变的更加呆板、乏味。因此,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必须从根本教育的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初中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探讨。

一、初中数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初中数学教学制度及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问题

目前在,中考、高考制度的影响下,大多数学校仍然是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教师一味出题讲题,搞题海战术,学生做题背题现象。使得学生失去自主研究探讨的学习机会。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违背了现代教学理念,还影响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阻碍了初中学生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有理数加法时,有的老师直接给出法则,而后让学生重复的计算,学生失去探讨加法法则的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明显的互动沟通,学生是在“背”数学,不是“学”数学。在布置习题作业等方面,由于不能因材施教,导致不同能力学生两极分化。有些教师虽然注意到应在教学中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却往往流于形式,不但没取得相应效果,反而降低教学效率。

2.初中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青春叛逆期,很多学生学习数学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数学除了进行考试外,其它一无所用,而数学又是所有学科中较枯燥的一门学科,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同时初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注重复习,在难题面前容易退缩,使得很多简单的题也不会做,这对于数学学习极为不利。另外,思维定式也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学生解题时只会按照教师的步骤,思路狭窄,解不出灵活的题目。例如,在初三复习函数最值时,很多学生认为只有二次函数有最值,不会利用数型结合,判断函数的最值。

二、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1.改革学校初中教育体制,注重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创新

学校应该贯彻落实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思维开发能力和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初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初中数学知识竞赛,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参与,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加强初中数学知识能力。学校还可以对教师授课进行创新评比,以激励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2.采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对数学没有兴趣就没有对其学习的欲望,而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兴趣教学法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快乐中学习新的知识。另外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并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都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真正喜欢上数学,才会为之努力钻研,产生实质的学习效果。

3.使学生养成学习初中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加强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养成“预习—学习—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即每当学习新课程时,学生要“先预习后听讲”,后“做学习小结”。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时,学生需要提前预习“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内容,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克服听课的盲目性,学生在课堂会更加专心,提高自学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要记下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难点、典型例题以及好的习题,便于课后复习。最后学生在课后要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明白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内容,梳理“二元一次方程”知识。这样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定会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沟通

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事情,无论是“学”还是“教”,都应该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双面作用,课堂上,要想学生和教师积极密切配合,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让学生对数学课程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而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师生间更好的互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提出一个学习任务:“总结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运用方法”。而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人小组进行探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进行总结交流。在小组探讨过程中,教师必须到各个小组中旁听,了解每个小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并适当给予点拨。这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而且可以倾听他人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开阔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思路。

5.采用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能力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是一门思维逻辑极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养成自主钻研思考能力。作为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依赖性很强,所以教师必须慢慢地减少学生对自己的依赖性,发挥自己的辅助性。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法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题型时,根据难度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独立思考解题,不能因为觉得浪费大量课堂时间而扼杀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提出问题便写下解题步骤的行为。教师写下详细解题步骤行为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和惰性,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必须磨练学生解题的意志,不能使学生因为一点难题便放弃。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布置相应难度的题型,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或小组探讨,题目可以是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压轴大题,使学生在课后花费一定时间进行探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杜绝学生一看复杂题型就放弃或依赖教师的习惯。教师必须注重在学习方法上的点拨,使用多种解题方法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6.采用鼓励教学法,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们在学习上很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教师必须理解关爱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用期待、爱护的心态来保护他们、鼓励他们。课外布置作业时,可以考虑分层布置,后进生做一些简单的,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不同的鼓励。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对于学生有难度但是能解出的题,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解出题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语言或物质赞扬,学生在受到鼓励后,就会产生信赖感,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不会再恐惧学习数学,这对于初中的学生,一定是充满成就感,这更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突破。初中是数学思想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并将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发挥的作用,激发出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方面的思想、素质、能力等进行全面的重视与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始于初中数学。

【参考文献】

[1]郭凤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

[2]龚铭.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2012(8).

[3]汪国银.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2015(5).

[4]李平.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师道•教研,2013(9).

作者:陈锡旺 单位: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

摘要: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本文阐述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态度,在教授书本内容的同时,关注学生成绩以外的事物,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成绩,更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展示平台

一、提倡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的提升。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主探索能力与动手探索能力,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习特点,有重点、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身边潜在的数学及数学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比如在学习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不同的内角设计美丽的图案,可用于地毯花纹、地砖图案等等。这种小小的创作和创新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知识、开动想象力去计算和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图案。

二、将教师检测与学生展示相统一,促进已学知识的内化、吸收

教师的检测身份往往与学生的学习者身份形成对立关系。学生对于教师检测,往往都是被动状态。而学习展示不同,教师提供课内外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的展示机会,能够使学生把对知识的理解与创新,转化为自己独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把教师的教学要求变为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学习过程是知识输入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理解、吸收、内化并重构的过程;展示过程是知识输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已学知识,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信息加工再处理后展示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多提供机会,提倡学生将知识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反复的演练,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内化为已有知识。教师应做好学生展示课前和课内的准备工作,在安排展示活动前,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展示环节要明确是学生单独的知识展示,还是小组展示,要让学生表明展示内容和知识点的重心,让学生能够讲出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方法或者公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每个学生都有想要表现的欲望,对于这个展示平台,大家都会跃跃欲试,为了讲解时有话可说,必须自己暗地里深入学习,因此,此方法可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二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理解知识、内化知识、建构与重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而展示是知识的转变、输出过程,要求学生对知识的重新加工和处理。输出过程要求学生进一步整合信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作为桥梁,对新知识做出解释,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三是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探索能力。展示活动是一个团体性的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探索能力等,是一个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平台。

三、注重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更好地控制学习结果

教学中,多数教师普遍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的高低,答案的错对,用这种评分方式评价学生,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简化为对与错,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及后进生。这种评分标准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的活跃、配合程度,变为一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事实证明,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只盯着成绩看,而要观察细小、甚微的地方,如新的解题思路、快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在教学中提倡多种解法,解放学生的思想。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做几张全等三角形的卡片,摆出不同的方向,让学生选择对比,找出这些三角形有哪些特点,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就能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如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教师可以在模型上画图制作,让学生继续推理,如其高和角平分线是否重合?其面积和周长计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在积极互动的环境中,会更快、更有印象地掌握以上知识点,从而达到控制学习结果的目的,使教学效果和过程更加愉快、顺畅。数学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教师应提倡多方位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关注学生身心成长,站在学生位置设计课程和教学流程,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方位发展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张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

[2]黄翔.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7).[3]张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5(3).

[4]季丹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0).

作者:王仁丽 单位:四川省德阳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构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主要从创设情境、鼓励合作、巧用资源、多元评价这四个方面出发,简单阐述一下教学观点。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难以真正地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要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就要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动机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是目前颇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恰当而合理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与情绪都会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从而为高效教学的实现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一节的内容时,我就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看到窗外的风景,有的学生就说出了“树的倒影、房子”等,受到这个启发,其他的学生也都纷纷地说出了“马路、风筝、桥”等。然后我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具有对称性质的美丽的建筑物,如故宫、天坛等,这些景物既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地与我进行互动,积极地思考并回答问题,使课堂教学开展得十分顺利,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鼓励合作,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目前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渗透这种思维,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与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的内容时,我就为学生出示了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共有35个头,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大部分的学生在解这道题时都是采用了分析的方法,将鸡的数量设成x,兔的数量表示成(35-x),然后再列方程求解。在学生的探究热情十分高涨时,我引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内容,并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为学生讲解了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学生看到这么简便的分析方式,他们都渴望学习这些知识,于是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下,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资源,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便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功效。首先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让学生观察思考,说一说这两条数轴有什么关系。在引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概念后,我便在课件上将坐标原点与坐标轴用红色加粗的线重点呈现出来,引起学生注意。然后我随机地说出几个坐标,并让学生说出这个坐标所在的大概位置,在学生说出之后,我便利用多媒体及时地画出来。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重点,通过加深视觉体验而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多元评价,内化知识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将近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将其内化,并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指明接下来的改进方向。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方针,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也要注意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性格特点以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相应的评价方式。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多以“继续努力、不要骄傲”等口吻进行教育;对于学成绩中等的学习,教师要以“继续加油,有什么不懂的及时提问,争取下次做得更好”等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多给予心理上的信任,如“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从而起到鼓励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总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构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目前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采用更为恰当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继海.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4(6).

[2]蒋正球.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析与运用[J].考试周刊,2015(71).

[3]温议凤.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作者:陈果 单位: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白沙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现代社会对初中数学的教育也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将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对初中数学现存的各方面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主要从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并进行方法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问题;教学方法

一、初中教育在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高考制度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现在大多数学校仍然是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重视学生的思维开发能力。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教师一味出题讲题,学生刷题背题现象,使得本就枯燥的数学课程更加呆板、乏味。这样的教学方法违背了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教学效果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主要看学生学到多少。另外学生学习思想态度不端正,不能正确认识数学在生活中产生的作用,认为学习数学除了进行考试一无所用,而数学又是所有学科中最难且最枯燥的一科,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又由于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贪于玩乐不注重复习,由于懒惰、缺乏毅力,在难题面前容易退缩,使得很多简单的题也不会做,这对于数学学习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教师必须从教育的理念、内容等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探讨。这是涉及面很广的值得下一番功夫探索的课题。本文提出几点粗浅片段意见;

二、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及创新

1.使用兴趣教学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首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思想性和目的性教育,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数学没有兴趣就没有对其学习的欲望,而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兴趣教学法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解决新课题的直接兴趣,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每一节课之前,教师要创设条件,使学生感到非学好这节内容不可。同时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造特定的情景,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并以好奇心为动力,推动学习活动的进程。例如讲授方程概念时,可以这样开课,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年龄(不说出来)除以2再减去5,然后把计算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的年龄。这样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诱惑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教师把握时机,因势利导,便能使学生带着愉快和求知的心境很快进入角色。学生只有真正喜欢上数学,才会为之努力钻研,产生实质的学习效果。同时要培养学习信心,学生往往因考试或作业遭到几次失败和挫折,丧失了信心,精神萎靡不振,怀疑自己不是成才“材料”,往往对数学采取了观望态度,处于彷徨状态,这种不良心理状态,学习兴趣无法调动,这时就需要给予鼓励,增强其信心,使信心转化为力量。再次培养学生学习的坚强意志,意志是人为达到预定目的而坚持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意志是成功的基础”,学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要提高学习质量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意志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同时在教学中设置适当障碍,强化学习意志,提高学习质量。2.使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方面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情,无论是“学”还是“教”,都应该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双面作用,而要想学生和教师积极密切配合,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首先教师必须私下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还可以通过纸条匿名形式,对数学课程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而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加强互动沟通的学习方法可以使用合作探究学习法。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提出一个学习任务:“总结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运用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人小组进行探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进行总结交流。在小组探讨过程中,教师必须到各个小组中旁听,了解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并适当给予点拨。这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学生在沟通互动过程中不仅能表达加深完善自己的学习观点,而且可以倾听他人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开阔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思路。又如,在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度”时,各小组积极展示各种不同的证明方法,最后发现均要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知识才能解决,学会了“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极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养成自主钻研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斩断学生对自己的依赖性,发挥自己的辅助性。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题型时,根据难度进行适当的点播,让学生独立思考解题,不能因为觉得浪费大量课堂时间而扼杀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深忌教师刚出新题便自己写下解题步骤行为。教师写下详细解题步骤行为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和惰性,逐渐丧失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一开始先让学生解下列各方程,并把它们的根填在括号内学生迅速求出以上各方程的根,接着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观察每个方程的两个根和这个方程的系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一问学生沉思起来,进行着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一会学生活跃起来,立即发现方程①②两根积、两根和与系数之间的等量关系。这当中有位学生说:“方程①的两根差等于二次项的系数。”这一问题的出现,给我们研究“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什么只提出两根积、两根和起着积极作用,接着我就问:“你们从观察归纳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两根积、两根和、两根差与系数之间的等量关系(猜想),是否具有一般性呢?”这时有位学生立即就指出:“两根差等于二次项的系数,不具有一般性,明显可从方程②得知。”同时学生利用根的公式给出了以上归纳猜想的证明,从而得出“一元二次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讲述根与系数的关系,不仅使学生能掌握好根与系数的关系,而且理解深刻。培养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3.使用鼓励教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初中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先看书后做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一定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对于不规范的作业坚决退回,毫不迁就。这样持之以恒,学生在长期工整规范的作业中得到端正学习态度,不马虎不潦草。坚持了先看书后做作业,不但复习了当天所学的知识,而且对课本例题中的解题方法,过程也进一步理解记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教师严格要求下才能达到。另一方面根据中学生的心理教育特点,教师必须理解关爱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用期待、爱护的眼神来保护他们,鼓励他们。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对于学生有难度但是能解出的题,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解出题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赞扬,学生在受到鼓励后,会产生信赖感,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不会再逃避恐惧数学,使每一位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同时鼓励学生要善于反思,善于质疑。中学数学的学习与小学算术的学习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小学讲是什么?中学讲为什么?授课时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懂得写出每题的解题步骤,而且要培养学生懂得说出每步骤的理论根据,即说出所根据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使初中学生养成一个对数学解题应该步步有理论依据的良好思维,这样不但可以使解题过程得到反思,查出可能产生的错误,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并将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发挥的作用,激发出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与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方面的思想、素质、能力等进行全面的重视与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出最适用于学生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健康智慧成长。

作者:郑峰 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民乐初级中学

第六篇: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科学水平与社会经济,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教学方式和模式逐渐发生着改变。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后期的学习以及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虽然目前初中学校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过于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的指导,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时间一长,就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过于重视情景化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情景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学校已经逐渐开始实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在扩大视野的同时丰富其知识水平。但是由于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重视情景化教学,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这样一来,学生就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滥用多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模式和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但是有些教师对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偏见,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讲解,而是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反复向学生解释、证明结论的来源,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更加快速、清晰地掌握学习内容。因此,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有效地调整教学结构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有助于学生快速地形成逻辑思维,对后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加强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枯燥、乏味、难懂的学习内容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态度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且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但是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中还不具备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思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教学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很容易出现叛逆或者躁动的心理,导致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对学生的教学评价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开始普及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当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判断主要还是由他们的成绩来决定的。但是这种判断标准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首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改变传统的判断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判断学生学习能力好坏的标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转变课程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结论得出的理由和原因,而不只是简单地知道单一的结论。这样一来,就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才能够在快乐中学习。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对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提出,不仅仅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更需要改变原先的教学观念,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改变,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对自身的反思,逐渐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数学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官平.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若干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7):141-142.

[2]孙祖刚.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114-115.

[3]方峰泽.浅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35-136.

作者:万淑珍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竞晖学校

第七篇: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几何内容的讲解与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立体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在教学中出现“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初中数学老师要顺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不断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反馈,帮助他们开拓自身的学习思维,让学生通过几何内容的学习,建立一定的数学学习意识。

1灵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始终是其最大的动力。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初中数学的几何教学中,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激发出更为多样的解题手段,让大脑的思维更加活跃。但是由于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良影响,使得部分老师更倾向于利用“题海”战术来为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降低了老师教学的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不妨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灵活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探究。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上《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个章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先不要强调课本上理论内容的灌输,可以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兴趣。老师不妨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和几何内容相关的事物啊?”可能学生根据思考,就会举出很多的例子,像交通标识牌、地标性的建筑、球类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平常可以接触到的内容,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然后,老师把学生列举的内容,简单的绘画到黑板上,再结合教材上的概念要点,帮助学生领悟到,在数学领域,对于这些物体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相关的几何图形剪纸,然后老师利用合适的平面图形,帮助大家拼凑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样展开、拼凑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关系,明确学习要点。同时,这种贴合学生日常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几何内容的学习兴趣,便于以后的深入拓展。

2融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在改变民众日常生活的同时,还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作为初中数学中的关键组成,几何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难点就是,老师难以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直观的引导。以往老师多是利用口语表达,和简单的二维绘画,这些方法不能帮助学生全面的审视图形变化的过程,对其立体思维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鉴于此,老师不妨利用多媒体中的演示工具,将一些几何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在“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的对应点”这几块内容上,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最为直观的认知,老师不妨在教学前,利用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工具,随意绘制出一个平面图形,然后对其作出标准的旋转命令。当演示结束后,老师让学生对比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让他们说出确保旋转正确的关键点有哪些?通过观察,学生可能会觉得要想进行旋转,首先需要明确旋转的角度,也可能有的学生旋转关键在于旋转中心等等,老师综合学生的观察结果,可以顺势引出“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然后,在利用标注工具,在原图形上标注一点“P”,让学生在旋转后的图形上找出其对应的点“P'”,帮助学生明白“旋转对应点”的内容。在学生掌握了旋转的相关概念后,老师不妨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来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图形旋转的过程,加深自身的理解程度。

3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如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教学的重点。几何教学的内容多种多样,老师在教学中,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知识内容的讲解,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八年级的时候,大家接触过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到九年级的时候,教材上又出现了相似三角形的内容,为了巩固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不妨让学生以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点,对相似三角形的内容进行类比推理。可以先画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并将其板书在黑板上。这个时候,老师再画出一组相似三角形,这样学生就循序渐进的对比出两种三角形在判定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可以联系出“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则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内容。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留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学生错误的认识,及时进行纠正,这样才能稳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几何内容的教学中,可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一方面要摈弃传统教学中的糟粕理念,另一方面,也要综合学生的实际反馈,为他们营造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来。

参考文献

[1]陶逢春.论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6):24.

[2]王翠巧.探析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3(02):83.

作者:俞洪键

第八篇:初中数学教学困境与教学方法

摘要:在新课改大力倡导多年之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方面想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担心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教学效果降低.教师在矛盾中前行,导致初中数学的教学出现了困境.本文依照新人教版数学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困境进行简要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困境;教学方法

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紧密相连却又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在接受理解上需要一个过程.针对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钻研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数学教学的困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引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依然沿袭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思想比较守旧,授课观念落后,面对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的方式,没有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2)过分追求情景化教学,由于新课改对情景化教学要求较高,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过度地沉迷对教学情景的设计,每节课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讨论和引导上,反而影响到本节教学任务的完成;(3)当堂练习的时间较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喜欢在课堂内将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然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这种讲得多,练得少的授课方式经常会出现课堂结束后,授课内容还没有结束的现象,从而导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二、初中数学在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亟待提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依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生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班级管理难度提升.大量的教师认为新课改的理念较好,但是面对频繁的考试,教师想要参与到课程改革建设上来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只能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的设置,做做样子.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成绩提高的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长远效益,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即使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对新课改也是持观望的态度,缺乏积极主动采用和融入其中的意识,总是被学校、学生等各种因素推到被动的位置,教师的授课方式才有所转变.在新形势的要求下,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有所转变,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初中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还能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二)教师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在数学的新课程标准上明确的提出了,初中数学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数学目标,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出铺垫.然而,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分层级的对学生进行关注.例如,基础知识能兼顾到班级超过90%以上的同学,但是一些拔高和拓展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只关注到班级极少数的尖子生.在课堂提问上,教师只关注尖子生和坐在前排的学生,对中等和坐在后排的学生则很少关注.这种无法兼顾到全体学生的授课方式,常常出现学生几次举手,教师也无法要求其回答问题的现象,就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阴影.有的学生会在几次举手之后均被教师忽略之后,就会将手举得越来越低,最后将很难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也会变得沉默寡言.

三、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的措施

(一)教师要不断进修,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打破旧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方式的束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教师要全面学习和研读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著作,并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对比研究,促使教改的顺利进行;(2)教师要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仔细钻研,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水平,了解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的教学方法;(3)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钻研之后,制定出适合数学学科和学生接受理解特点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教师要依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以及接受理解能力,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保证学生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之上获得相应的提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精缩授课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走下讲台,针对学生个体出现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向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请教,在点点滴滴中获得进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针对那些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学,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教材,并且指导他们学习和阅读,从而挖掘学生的数学才能.结论:虽然现阶段的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但也是改变数学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契机.教师要不断进修,丰富个人的知识体系,转变个人的授课方式,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香英 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初级中学

第九篇: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

摘要:参与式教学指的是师生通过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其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意识,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运用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地位,虽然很多教师都转变了以往的教学观念,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没有深入地落实新的教学方式,而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与实践中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由于大部分的初中生在学习时都过于依靠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高效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我就利用复习提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的气氛。首先我设计了几个问题:①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②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③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4与-3;4与-4;-4与0;-3与+1;-+4与-3,这几组数中,分别哪一个较大?通过这样的提问与引导,学生逐渐就回忆起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接下来,我便引入本节课的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并利用数轴让学生明白有理数加减法的内在含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讨论,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精心地组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参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他们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究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养成。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我就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首先,我在课前为学生录制了几段教学视频,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有初步的理解与认知,然后在课堂上,我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前的自学成果,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学习中的困难,使其得以解决,对于学生都存在疑问的地方,我再进行统一详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都充满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在讨论中也都积极地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自学成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师生协作,实现课堂的教学相长

师生协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有所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协作学习的基础,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共同的学习目标为任务,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例如,在教学“平移”时,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推拉抽屉、电梯上下运行、拉窗帘、工地上的升降机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在观察时思考讨论,说出了他们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便借此引出了平移的概念,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平移现象的例子,并让他们在课堂上演示物体作平移运动的过程。有些学生就模仿汽车在马路上行驶的过程,从教室的前面径直地走到了教室后面,这样的演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十分高涨,他们都积极地参医学论文格式与讨论与实践,真正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学中要遵循的主要原则,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存在着一些差异,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采取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扬学生的个性可以使其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从而在强化学生积极因素的基础上,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多个结构框架,有些学生可能只是擅长学习其中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就可以采取扬长避短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弥补他们在学习中的不足。例如,有些学生对于有理数的计算方面存在欠缺,但是他们擅长学习三角形、长方形这部分的内容,那么教师在教学这部分时就可以在课堂上多提问这些学生,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鼓励他们学好其他部分的知识,那么这些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在内心中下定学好数学的决心,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与全面性发展。总之,将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在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而真正地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振宇.改变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学理论,2011.

[2]王培.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杨世联.例题教学中的“变脸”艺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

作者:黄敏和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第二中学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创新(9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263225.html

    相关专题: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价格 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


    上一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研究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8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