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精神培育

一、前言

在如今的社会,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也逐渐变成了综合国力重要的竞争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榜样,高校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我们专研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精神,可以更加完美地让高校精神服务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繁荣的社会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大学精神

(一)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性

大学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传承创新文化、精神文明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如今的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说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一个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学精神也是一所大学文化的积淀,一种独特的精神象征。中国的现代的大学不仅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在如今社会的进步下不断地吸收着外来的文化。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适应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这就是我们国家最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丰富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当孙中山同志推翻封建统治,新兴文化建立伊始,早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只有一个追求,那就是继承儒家传统文化,培养礼仪谦卑的君子人才,这种办学理念民族文化精神一直贯穿着中国大学的创办标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地更新,吸收新的东西,弘扬大学精神而努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大学精神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如今的大学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精神则是在大学的办学与建设发展中,经过所有师生的努力,不断地积累,长期渐渐形成的稳定的信念和理想,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长期存在的精神支柱,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髓与核心,对大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向导作用,是大学发展的路标,是一种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它拥有与其他机构明显不同的独特气质,其外在表现为大学特有的、该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所体现出的精神面貌。它是无形的,但是又是可以明确感受到的。高校精神是大学的灵魂的本质所在,是大学内在的精神信念和特殊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一所大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石。总体上来说,高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大学精神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存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所提炼出的精华,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校园的文化建设里。没有了高校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向导和精神支柱,校园的文化建设就是散乱的,没有纪律、缺乏组织、低层次的、没有系统性的,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大学精神实践的外在表现,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依托。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就像是一种虚幻的、理想的、根本不存在的精神主义,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让它生根发芽,给予它生存的土壤。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精神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主要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太与过分地注重名利,因此建设校园太过物质化,只看到了表面的华丽,却没有看到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对大学和大学生发展与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的意义,大学文化的建设并没有以大学精神为核心来建设自己独有的、积极向上的、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这是我们如今建设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最主要的问题。重视物质等外在的文化建设,从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这样与一个人空有其表、没有内涵、没有文化,一样是不受人欢迎,一样无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在走形式。如今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是非常乐观的原因正是大学精神的缺失。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精神正在渐渐衰落,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办学目标的错误表现,实用主义的风气正在腐蚀这校园文化,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这种表现的后果就是曾经充满着的人文精神再一次淡出了校园。所以,要解决如今的校园风气,必须作出调整,否则我们理想的校园文化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最后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当今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校园文化建设最本质的要求展开校园活动,让师生积极地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中去,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精神去领导校园文化的建设,为了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四、弘扬大学精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塑造理想的大学精神

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提炼并升华大学精神。当今时代对大学教育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快速变化也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所以,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不能够脱离社会、脱离时代,构建封闭的校园文化,要认真汲取优秀的文化思想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提炼出具有适合当今社会、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实现社会服务于大学追求自我理想的统一,建设优良的校风,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校风,一定要重视校风的建设,学风和教学风气是校风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除了精神文化还有物质建设和制度建设,不要过分投入物质建设,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精神建设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对大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基本原则,发挥德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新的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新的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德育的作用。

(二)更加完善制度文化,有力凝聚大学精神

校园的制度文化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行执行并且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这种强制性的制度文化对于大学文化建设十分必要,不仅能促进师生和员工良好品德的养成,抑制不良行为,更能使大学精神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使大学文化建设更加迅速与完善。学校的制度文化要以校训为根本,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特色大学精神,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突出学校的精神文明和人文建设的价值观念,态度作风素质要求等方面的条款,给予制度灵魂,强调师生的理念,奋斗的方向,做人的基本准则,把精神要求与规章制度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之能起到强行制约的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

(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优良大学精神

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显性文化,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校园的物质文化对于大学精神的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具有特色的校园建设设施,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园、给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为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高质量的环境,让师生及员工有着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的氛围,享受在其中的快乐,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该融合大学精神进行完善。要注重考虑物质文化的建设如何能发挥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提供正面的作用。学校要重视大学物质设施的建设和合理的安排布局,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育装备,使学校的环境更加人文、亲切、现代、专业。同时要体现学校的思想与理念,努力营造出不失物质,有着浓厚的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四)巩固行为文化,铸就完善的大学精神

校园的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的助力,主要是指师生以及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社团活动以及在活动时表现出的各种风气等。只有让师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行文建设之中去,才会极大地丰富完善大学精神。行为文化建设应该树立良好的学校氛围与校风。校风就是学校的风气,它不仅仅是大学精神的总体反映,还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和外化,校风的建设就是大学精神的完美塑造。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一心的学风和教风,是铸造大学精神的关键所在,优良的学风对营造学生们刻苦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表现、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等等一系列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和大学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优良的教风也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教风促进学风,形成良性的循环,有助于铸就完美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大学精神。

五、结语

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良好的高校精神形成,它将会具有巨大的推动力,让学校更加美好,学生更加自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民族凝聚力。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现代的大学精神,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大学文化的建设力度,弘扬大学优秀的大学精神,用合理的理念提升大学精神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的完美结合。

作者:罗强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精神培育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46801.html

    相关专题:气象科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上一篇:全国染颜料行业经济论文
    下一篇:医学人文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