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论述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会性软件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程、微视频逐渐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2011年,胡铁生最早在国内提出“微课”概念;2012年9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活动,共收到全国近12万份教学案例,其中微课600份[1];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有1600多所高校参与,引领全国高校掀起了微课建设的热浪[2]。由此可见,微课已成为全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从教学方式视角,胡铁生将微课划分为讲授类、实验(实践)类、演示类、练习类、讨论(研讨)类、表演类、合作学习类、自主学习类等类型[3]。笔者尝试对计算机软件操作演示类微课设计进行探究。

1相关概念

1.1微课内涵

目前,国内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微课进行解释,尚无统一的定义。表1罗列出国内部分研究者对微课所下的定义。通过以上的分析,国内部分研究者对微课本质的认识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认为微课本质是一门课程;第二种认为微课本质是具体教学活动;第三种认为微课本质是教学资源。但笔者更赞同第一种观点,微课具有以下特点:①小。主题内容小,针对某个知识点,一般最好针对一个知识点,可以是教学重点、难点等知识点;②短。主要是指时间短,一般5~15min,不宜过长;③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呈现方式。根据主题内容性质、学习者特征也可以选择其他多媒体承载形式;④微课本身应该先是“课”。包括内容、活动、评价等要素的教学服务[9]。微课具有完整的结构,该研究所做的有关微课教学设计就是按照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等要素进行的。

1.2操作型课程界定

操作型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操作型课程一般在教师指导下,由学习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操作型课程一般包括实验类课程、实训类课程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等,该研究中的操作型课程只包含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

2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关于如何规定、设计教学活动的理论”,它是一套用来决定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习者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其重点是要确定达到教学目标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何克抗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为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10]。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围绕为何教(需求)、教什么(目标内容)、如何教(策略)、效果如何(评价)4个问题进行研究,所以该研究中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也是围绕上述4个问题进行设计。笔者根据讲授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与相关任课教师讨论交流得出传统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一般采用“讲授—演示—练习”或者“边讲解边演示—上机练习”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师讲解演示的知识点过多,学习者上机操作时很容易遗忘。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在以后教学中,教师将讲解演示教学内容划分为很小的知识单元,即一个知识点,学习者上机操作效果比之前较好,但部分学习者仍存在遗忘现象。②课时有限。利用课堂时间学习者仅仅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很难达到真正培养学习者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操作型课程培养目标。依据上述在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操作型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为基础,该研究概括总结出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前端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评价反思3个部分。

2.1前端分析

微课前端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确定主题内容3个环节。学习者通过内容学习来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决定教学起点,三者相互影响。教学目标分析是让学习者明确学习后能够达到的具体要求,能够做什么以及对学习者相关能力的培养。操作型课程要求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重点培训学习者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微课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将决定教学内容的起点,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根据学习者原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性,动态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真正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确定主题内容是微课中强调的某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宜过多,要符合微课主题内容短小的特征,也适合移动学习的需要。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来实现教学目标。

2.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微课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的设计过程主要围绕案例展开教学和学习,通过“案例导入—新知讲解演示—上机练习(综合项目)—概括总结—拓展案例”5个教学环节让学习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及培养综合能力,整个过程中要提供教学和学习所需的素材。操作型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习者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设计上机练习、综合项目和拓展案例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实践环节。案例导入就是将微课主题内容(知识点)制作成案例,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展示给学习者,让学习者明白学完该知识点之后能够具体实现的效果,以及能够具体做什么。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最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习者更明确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同时,通过案例导入也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新知讲解演示就是针对案例导入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演示,同时对知识点中涉及到的关键点或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和标注,并录制成微视频学习资源,可以为学习者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上机练习、综合项目完成以及课后拓展任务完成提供辅助指导。既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上机操作时容易遗忘的问题,也使教师从辅导学习者上机练习的重复教学中解放出来。上机练习主要让学习者完成导课案例的制作,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必须通过多上机操作实践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上机练习环节只是针对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宜过难。综合项目主要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但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设计综合项目,综合项目一般都要涉及到多个知识点,所以要根据学习者知识点掌握情况来设计综合项目。在微课教学设计流程图中综合项目采用虚线框,说明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需要这个教学环节。综合项目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问题。概括总结主要是对知识点和学习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让学习者对该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通过讲解演示和上机练习之后进行概括总结,也可以通过综合项目完成之后进行概括总结,主要依据学习者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来确定。拓展案例主要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达到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拓展案例可以设计为与导课案例类似的案例,也可以设计为与综合项目类似的案例,这个环节完全由学习者自己独立完成。

2.3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是教学实施之后对整个微课教学设计环节进行评价分析,分析哪些环节存在问题并进行修改。通过评价反思过程微课教学设计才能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的学习。笔者根据与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教师的交流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传统计算机软件操作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为指导,概括总结出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流程图。其中,包括“案例导入—新知讲解演示—上机练习(综合项目)—概括总结—拓展案例”5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微视频提供课前预习、课中课后辅助学习,给学习者提供更多上机练习的实践机会,并提供所需素材保障动手实践环节顺利完成。

作者:张慧丽 李新刚 孙万麟 单位:新疆昌吉学院物理系 新疆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操作型微课教学设计论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93947.html

    相关专题:李厚霖 创业理念最新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上一篇:市政建设工程前期招标作用分析
    下一篇:无源互调效应实验论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