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乡村景观保护对策

摘要: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整体规划、乡村风貌、生态景观3个方面分析总结了乡村景观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相关政策、群众意识和规划设计、传承发展2个大的方面提出乡村景观保护的对策,旨在为推动乡村景观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生态景观;保护对策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另一方面,农村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农村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对农村经济、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城乡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形成了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会阻碍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会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制约[1]。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解决此项难题的重要方式。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乡村景观尤其是生态景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摧毁了乡村原有的自然环境,也使乡村特色景观元素逐渐消失,甚至连乡村传统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也渐渐隐退[2]。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做好乡村景观保护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1乡村景观的现状与问题

1.1缺乏整体规划,保护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42.8%的乡已编制总体规划,36.8%的行政村已编制建设规划[3]。纵观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前所未有,然而,总体规划水平却不高。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景观建设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大多数村民没有景观概念,只是把种几棵树作为景观工程建设,而对如祠堂、戏台、古井这些所谓的“过时的”“无用的”建筑和景观小品则毫无保护意识,甚至不假思索推倒重建。在小农式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农村老百姓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观念非常淡薄。

1.2千村一面,特色景观逐渐消失

我国农村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即曾经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田园气息的乡村风貌正在逐渐消失。在一张张“令人兴奋”的规划建设图片中,我们很难分辨出它是南方的民居聚落,还是北方的平原乡村。村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千“村”一面[4]。特色危机在我国的农村建设中不断蔓延。道路截弯取直,住宅成行成列等这些城市建设的做法在各地农村纷纷上演(图1)。乡村原有的质朴亲切的生活氛围已慢慢退却,乡村特色景观正逐渐消失。

1.3生态景观严重破坏,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在当前的乡村建设中,某些地区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建设指导,盲目的开山拓土砍伐植被,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柏油马路、一片片水泥硬质铺装广场(图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机动交通工具也在日益增多,尾气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的建设对生态功能和文化传承、美学内涵方面考虑尚浅,这些都是导致乡村生态景观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这些突出的矛盾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乡村景观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2.1从相关政策、群众意识方面推进乡村景观保护

2.1.1制定相关保护政策目前,在我国推行的村镇规划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中关于乡村景观的内容相对较少。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法规控制、执行标准,乡村景观保护还处于盲目状态。我们应积极主动地推动乡村景观保护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促进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工作。2.1.2提高群众保护意识村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很多村民对乡村景观的社会、经济、美学和生态价值没有概念和意识,保护和利用更无从说起。在城乡一体化如火如荼的进程中,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增强村民的资源危机意识和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让村民自主的对乡村景观进行保护与利用,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1.3完善监管制度乡村景观保护不仅需要完善的政策实施,同时也需要严格的监管制度来维护。当前对于乡村建设的监管还很欠缺,私搭乱建、村民自行拆旧房建新房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乡村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景观监管制度,明确景观监管职责,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对影响乡村景观风貌的违建行为加以处罚,保证乡村景观的良好发展。

2.2从规划设计、传承发展方面进行乡村景观保护

2.2.1基于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的乡村景观保护,不能把某一村庄当成独立的片区来看待,应该把它和临近区域的周围环境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首先,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连接起来,中间有一个平稳过渡区域,两者和谐相融;其次,乡村景观保护应在一个较大尺度下进行,与周边各个村庄统筹规划,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营造统一协调的乡村景观风貌;最后,乡村景观中的各个景观要素也应互相协调统一风格,尊重历史传统,因地制宜,传承乡村传统风貌,保护整体景观。2.2.2保护乡村传统,传承历史文化无论是牌楼、祠堂、戏台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民俗民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村民们世世代代在适应自然与自我提升的历史进程中沉淀积累并传承下来的,它们蕴含着村民的精神信仰,反映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这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的本质和灵魂所在。这些历史遗存是构成乡村景观的重要元素,只有对这些乡村传统的文化性景观进行保护传承,才能守得住乡村的灵魂。2.2.3保护生态景观,顺应自然规律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应以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两者的互利共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5]。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资源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保护自然生态景观要顺应自然规律。第一,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保护基本农田;第二,加强当地植被保护,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出合理的生态廊道,保证完整的生态体系;第三,注重当地水系保护,严格控制由于建设造成的破坏与污染;第四,在新农村建设时要尽量选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乡村景观生态体系的建设对城乡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2.4结合观光旅游,拓宽保护途径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可以把原有的乡村田园景观和现代化农业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从经济效益出发,提高农民的保护意识,增加乡村经济效益的同时让乡村景观保护得到更高的重视。与旅游业的结合还可以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也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发展是把自然景观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和保护。研究表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益于农民环保意识的形成和促进环保行为[6]。开发乡村旅游不仅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人员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拓宽乡村景观保护和利用途径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3结束语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场地,而是代表着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在城乡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乡村景观的保护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现状问题的总结,以及对保护对策的探讨研究,以期对未来乡村建设提供一点理论参考,实现保护好乡村景观、留住乡村灵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包晗雪,赵兰花.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研究[J].中国外资,2013(7):212-214.

[2]朱玲.乡村景观感知真实性研究:以长沙市郊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46-47.

[3]建设部城乡规划司.2006村镇建设统计公报[Z].2007.

[4]陈飞平,李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营建[J].福建林业科技,2009(1):227-229.

[5]谢花林,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3):39-41.

[6]盖晓媛.杭州市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0:3-4.

[7]钟先丽.乡村旅游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研究:从江西的视角[J].企业经济,2009(9):136-138.

作者:韩聪 张胜前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乡村景观保护对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262763.html

    相关专题:资产管理软件 器官移植的资料


    上一篇: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