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已不可挡。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显得越发的重要。但日趋市场化的择业就业机制给高校和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命运。理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被拒之门外,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让在校女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学生梳理正确的就业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就业;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观

一、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女大学生数量也在稳步增加。如果说三十年前女大学生是学院里的点缀,是才女的象征,那么三十年后的今天,女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里重要的一部分,早在2009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人数就占总就业人数的48%[1]。在这个庞大的就业团体中,女大学生就业处于略势,而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用人单位往往给出各种理由拒绝招收女大学生,在全国妇联发展部发布的“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显示,91.9%倍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其中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到偏见的比例最高[2]。因此,准确把握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及主要困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为高校教育及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理工科女生就业困难的成因

1.社会因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男权占据主导地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传统的性别观念及教育方式仍对女性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造成不少女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的自卑心理,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经常处于略势。其次,招收理工科学生的用人单位,希望应聘者具备充沛的体力、一定的抗压能力以及能适应经常外出的情况,而女性往往被定义为情绪化、微弱的、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就缩小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最后,由于现有的就业政策和法规还未完善,劳动市场监管不严,无法给女大学生创造相对公平的就业应聘渠道,加剧了女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2.个体因素

在生理差异上,因为女性要生育,抚养孩子等,无法连续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甚至会给用人单位带来额外的负担,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女性。其次是在就业观念方面,理工科女大学生再就业方面有时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有求稳惧苦,有的理工科女大学力求找与专业相关的文职工作,又觉得无发展潜力或无法胜任。然而有些学生对自身专业符合职业要求太高,认为这些文职只适合文科女生,自己的专业完全没有发挥。这些就业心理进一步缩小了理工科女大学就业的范围,造成就业困难。

3.学校因素

由于高校扩招,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人数的增加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理工科对体力和耐力的要求,学院方面也缺乏对理工科女生的相应指导,就业指导中心对理工科女生的工作指引力度不够完善,没有针对年理工科女生就业特点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技巧培训。

三、解决的对策

1.法律保障

制定完善的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动市场的监管,消除劳动市场对理工科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建立合理的、公平的就业机制,运行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平等就业的权益,特别是理工科用人单位应该减轻对性别的待遇差异[3]。最后,应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生育保障制度,分担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是所需的“自然附着成本”,减少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利。

2.职业定位

对于理工科女大学生来说,理性定位职业类型、不跟风,显得尤为重要。不赶“热”是保证理工科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因素。理工科专业由于其对口职业工作性质的要求,要求女性职业人员少,因而该类女大学生在对口专业的竞争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盲从社会热门职业,将会面临继续不能就业的打击。其实非专业人员与专业竞争同一职位,也势必导致较高的失业率。因此,建议理工科女大学可以先就业,再择也,以避免劳动闲置。

3.加强能力培养

这里所说的能力培养既包括业务能力,也包括独立生活能力。如果女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弱男生,那么理工科女大学将继续面临就业难题。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理工科女大学生的独立问题,让她们独立面对一些问题,以磨炼她们的意志、提升其独自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给理工科女大学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加大教学投入;对即将毕业的理工科女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应聘技巧培训及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其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燕京晶,万明.经济危机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生女研究生就业观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

[2]谷岩酒店管理论文,刘宝国.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10).

[3]徐珍岩,张丽理.工科女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N].四川政协报,2003(12).

作者:冉旭辉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72518.html

    相关专题:微生物学杂志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


    上一篇:独特的美术艺术探讨
    下一篇:燃气行业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