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作用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合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民币回流机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回流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境内外人民币的流动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持有意愿,进而扩大人民币的使用量,促进全球人民币循环的良性发展。200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取消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的限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从上海市和广东省四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起步。这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了崭新突破。经过6年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截止至2014年12月,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第5大支付货币,第6大外汇交易货币。①其中人民币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和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变化最为显著。结合表1和图1不难看出,2014年,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6%。全年经常项目人民币实收2.73万亿元,实付3.83万亿元,净流出1.1万亿元,收付比为1:1.4。同时,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同样在逐季上升。

无论是跨境贸易的迅猛发展亦或是人民币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民币在境外已达到了相当的流通规模和储存数量。此外“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洲技术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运行,势必会导致更获得人民币用于流通,流落在外。这一切看似都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实不然,它甚至会产生这样一个矛盾:大量在外的人民币无法回流,就无法构成人民币良性循环,进而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根据美元国际化的经验,美国通过跨境贸易结算,对外投资以及对欧洲国家进行援助,扩大美元的影响范围。同时随着美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发达的金融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增加了货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使用,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及相应衍生品帮助实现了滞留境外的美元回流。正是良好的回流机制让美元得以迅速而深远地扩大其影响力,并在国际货币占据强有力的地位。因此,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而言,目前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回流机制。

从目前的现状看,造成人民币大量在外无法回流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建设尚不成熟,除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外,其余涉及到资本项目的人民币回流均有较多管制。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其总体方案明②确指出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受到了极大关注,可见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没有香港一样成熟的金融体制和庞大的资金池,但笔者认为,综合国内外经验以及现有政策,上海自贸区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确有值得探讨之处。第一,上海自贸区通过存贷款途径收回在外人民币,其中存款途径指的是,以相对优惠利率吸引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机构和企业通过上海自贸区将所持人民币存入区内商业银行的专门人民币账户,一方面回流部分资金,另一方面增长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人民币的持有意愿。贷款途径则是指区内企业通过向境外持有人民币的商业银行贷款,在人民币回流的同时,增加境外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流通性和活跃度,进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入。第二,上海自贸区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渠道(FDI)使人民币回流。具体来说就是鼓励境外有实力的企业,经自贸区审查批准后,用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的人民币直接在上海自贸区内开厂,建立子公司,投资等开展经营性活动。这样在促进人民币回流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境内消费者和境外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问题。第三,上海自贸区通过跨境贸易结算促进人民币回流,这也是目前上海自贸区最容易实施的方式之一。主要途径有三种,第一,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与自贸区内进行合作的境外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第二,与境外其他自由贸易区达成合作协议,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第三,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设计的周边国家可能在上海自贸区内进行的交易,并鼓励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增强人民币的客流通行,进而景墙境外企业或个人投资者的持有意愿。第四,上海自贸区通过发放人民币债券方式使人民币回流。其中发行债券的期限应包括中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债券类型也应当鼓励企业债券的发行,以满足其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但是,是非同时发行所有期限和类型的债券还应当根据上海自贸区的开放程度来决定,例如在初期应确保紫荆和债券的安全发行中长期的政府债券,当自贸区开放到一定程度后肺腑其种类,激发自贸区人民币债券的活力。第五,上海自贸区通过允许境外机构或个人投资自贸区内企业股票。同上述第四重发放人民币债券的方式类似,鼓励境外企业对区内企业股票的购买,也应当根据自贸区的发展程度和开放程度,逐渐放开限制,在最初期仍应严格管控。第六,完善上海自贸区内的各项服务为上述五种方式的开展提供便捷友好的环境。一个良好便捷的交易环境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人的投资意愿。因此,应在初期就激励见着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和环境,采取简洁的交易步骤,提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交易效率,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基础。但是,根据这种逻辑,即通过跨境贸易等流出去的人民币再次通过上海自贸区回流,人民币只是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这样一来,人民币流出去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反映国际的接受程度,其反映的只是国内的投资高收益和境外对人民币的可接受意愿。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强调这样一个回流机制,甚至可能会陷入人民币“迂回陷阱”,正如当年日元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一样,这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以日元为例,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开启了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并于1986年在东京建立了离岸金融市场(JapanOffshoreMarket,简称JOM)。由于利率、税收等优惠政策,此后,日本与东亚之间的资金流动急剧扩大。1986年开始,日元资金大量流入我国香港,香港对日本银行负债规模不断增加。尽管大量日元资金从日本流向了香港,但却没有迹象表明巨额的日元资金直接流向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些日元资金也没有沉淀在香港参与资本交易,而是大部分又通过日本的海外分行回流到日本总部或者直接借贷给了日本企业。

这也就意味着,资金只是从日本流向某一地继而流回,并没有发散式地流出也没有辗转于多个国家,这样的迂回交易虽然看似扩大了日元在国际上的使用,却并未实现真正的日元国际化。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道理是一样的,扩大人民币回流途径固然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对于上海自贸区而言,不能过分强调这一回流机制,而是应该从创新金融产品出发,激发自身内部的活力,扩大回流渠道敞口,撬动海外人民币可接受的杠杆;最终吸引除内地渠道之外的第三方通过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行人民币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使用人民币,促进海外人民币金融市场逐渐发展起来,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综上所述,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之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人民币回流途径的扩展,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务实选择,但同时为避免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迂回陷阱”应以最大程度创新金融产品,自身活力,撬动境外投资机构对人民币的持有意愿,实现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张晨 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作用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47336.html

    相关专题:试睡师 取熊胆


    上一篇:人工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论文
    下一篇:掌控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方法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