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惑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新课程改革和应试教育并存的今天,教学中我也存在教学理念转变的问题,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我曾有这样的困惑:文言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怎样教才能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怎样教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最近,本人有幸得到了几位前辈的指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收获颇多。反思自己的文言文教学,现将一点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及其危害

在过去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受传统的命题主要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的影响,本人在思想认识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误区:认为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文义,以为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会翻译就完成了任务,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就直接指向这一目的,很少着眼于“语文”的全面内涵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由于对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理解失之于偏颇,导致平时文言文教学仅仅只关注语言本身,即完成由文言到白话的转换。教学过程中,常常纠缠于词语细微意义的区别和一些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而对古代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学习古代汉语对提高语言素养的价值,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都极为漠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只有串讲,才能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惑

那么,怎样才能转变文言文教学认识上的误区,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适应现代教育改革要求,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呢?

1.心中时刻有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同样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情感、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坚决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有效的交流。话说回来,毕竟文言文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鸿沟”,有文字的,有历史的,有文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架设好过河的桥梁。

2.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长期如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3.指导学生读懂文言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有七录斋主人张溥,今有能背《红楼梦》的茅盾。但真正重视,真正“会读”,能够在读中见“义”,并不容易。有时我们安排学生读文,只是为读而读,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没有能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没有能指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和表现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问题。要读出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揣摩语言的运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言文造语的简约传神、节奏的和谐动人、意境的优美壮美、思想的深邃丰厚、情感的真挚委婉、风格的婉约豪放、文化的博大精深、精神的旷达绵邈、文气的畅达回转。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这些问题,或者是理解的困难,或者是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疑问,或者是对现成结论的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说是真正地读懂了文言文。

4.引导学生在赏读中汲取精神养料

特级教师董承理说:“基础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浅显文言的阅读能力,而不是传授相对完整的语言理论常识;用传授语言常识培养阅读能力,那是方法的错误,若是用传授语言常识代替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方向的错误。”阅读的问题不只是语言的问题,着眼于语言本身是无法进入语言境界的。文言文不是作为“语料”,而是作为“作品”进入中学语言教学的,学习文言文,不是学习“语料”而是学习“作品”。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多为学识一流人才的精神物化产品,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西人有云:“读史使人明智。”国人又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本人在教学出自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的《陈涉世家》时,在引导学生探究词意和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继续引领学生走进作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主人公的个性和灵魂,领会了作品的精神和内涵,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学生在赏读中,为圣哲的至理名言而深思,为名士的痛苦忧思而叹息,为良臣的苦苦劝谏而感叹,为英雄的慷慨赴难而痛惜,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穿过时空隧道,直接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直接感受他们非同一般的“情感、智慧、思考”,直接体味他们不同凡响的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家国意识,从他们身上汲取有益的养分,去发展自己健康的个性,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这不就是更大更珍贵的收获吗?在教学过程中,有困惑也许是好事,因为有惑,才能促使自己去质疑、反思,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自觉体验和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更能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

作者:王巧根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柘塘初级中学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惑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98681.html

    相关专题:创造性思维训练 美容院薪酬制度


    上一篇: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化教学研究
    下一篇:专业技术管理的几点思考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