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2005-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通过城市化这一中间作用机制,这种负向作用会更加明显,并且城乡收入差距最终会自我强化。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城市化;动态面板;静态面板

引言

2011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收入比已经由1985年的2.1上升到2013年的3.03,涨幅超过50%。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众多,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因素,一直被大量学者研究。正常情况下,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二者一般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多数研究发现,在我国由于存在政府城市主导型的教育发展战略,教育经费大部分被用在发展城市教育上,农村教育经费欠缺,教育质量下降,人力资本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与此同时,城市化作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重要方式,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长期落后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口依然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原因众多,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导致其无法进入城市务工等因素都延迟了城市化进程。城乡收入差距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反映,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城乡收入分配的均衡式增长。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加大教育投入和快速推进城市化可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必然存在。本文着重探讨人力资本、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最终的结论。文献回顾Schultz(1958)认为劳动者自身的能力可以决定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影响技术进步,最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Angrist&Larvy(1999)从微观视角,系统性地研究了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认为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极大影响了个人的发展。关于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Feenstra(1995),Hanson(1996)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产业分工越来越明显,对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的需求逐年上升,因此具有更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就会具有更高的收入。进一步,Galor(1993)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假设基础之上,提出在市场不完备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会造成收入的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又限制了低收入人群接受教育的机会,最终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减少。同其它国家比较,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异质性”,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教育的质量有很大差别,由此产生了较大的城乡差距。蔡(2001)认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限制了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不利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溢出”。陆铭(2005)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政府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侯风云(2004)认为伴随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具有熟练劳动能力的农民进城务工,最终服务于城镇经济的发展,加之城市偏向型的教育经费投入,所以无论从人力资本的初期形成还是后期对当地发展做出的贡献,城市与农村都有较大差异,进而产生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程开明(2007)认为,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过程中,城镇的现代化过程会吸引周边大量的资本涌入,导致同时期的农村建设缺少资金,得不到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孙永强、巫和懋(2012)认为,城市化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打破户籍制度所摘要:《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本文主要是在《基础会计》现有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对原有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从而构建一体化模式的综合体系。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整合。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这也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实践环节,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通过动手操作,使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的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突破原有教材的体系,将课程内容按照实际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特点划分不同的模块,针对每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二、《基础会计》现有教学模式特点

(一)教学内容涵盖广,偏重概念和理论

《基础会计》教材的大致结构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和复式记账法;第二部分是会计方法介绍,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账户处理程序、编制财务报表。课程前半部分内容侧重理论,后半部分侧重实务操作性。虽然是会计专业的入门学科,其涵盖内容非常广,和企业实务工作流程比较接近。但是因为大一学生对企业经营和会计工作缺乏了解,因此,很多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学习感受是:理论难理解,方法不易掌握。

(二)实践教学比重小,和理论教学结合不紧密

目前,《基础会计》课程一般先讲前半部分理论知识,后半部分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实践操作是当作练习或者作业穿插到后半部分。这样动手操作占课时非常少,最多4-6课时,主要集中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章节。从课堂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自己动手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但是这样蜻蜓点水式的实践对理论学习的作用不明显,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表现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欠缺,说明理论与实践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三)教学计划的设置上造成实践环节和教学环节脱节

现有会计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和理论学习是安排在不同的学期,相隔时间有点长。第一学期开设《基础会计》,第五学期专科开设《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本科开设《会计综合岗位实训》。完成了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参加三个月的顶岗实习。除了实训课和毕业实习,短期实习不在教学计划中。掌握全部的会计理论知识后再进入企业锻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会有一个全面提升。但是,这种分散的“放羊式”的毕业实习对教学过程几乎没有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和教学是割裂的、互相孤立,几乎没有融合。因此学生在教学环节无法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对理论的认识。

(四)《基础会计》对学生兴趣的启发作用大

现在大学的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任务,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计专业学生常常在考证的压力下,以通过各种资格考试为目的去学习,这样的学习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激发。《基础会计》是入门课程,对会计专业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学习的冲动,这门课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决定了以后的专业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上,更多地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基础会计》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全新、有趣的专业领域里。

三、《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目前的教学内容是以课程章节为体系的,每一章节安排一定的课时,保证一个学期完成整个课程。章节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是学生无法领会,同时感到枯燥、乏味,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缺乏整体认识。《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虽然划分为三个模块,但是模块之间的部分内容相互融合。比如会计等式作为复式记账法核算的基本理论依据,同时,也反映了企业资金流运动的规律。在部分知识环节上理论基础模块和企业知识模块相辅相成。

(二)教学载体一体化

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都是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可以从凭证入手。以往的课堂上,都是用一段文字来描述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于学生而言,不直观、不具体。这样的教学结果使许多同学参加工作后,看到原始凭证不知如何处理,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一体化教学中,将理论课教材与实践课教材充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附有什么样的原始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运用会计原理编制会计分录,这样,同学们对原始凭证的识别能力和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快地适应。因此,在教材的配备上,有必要将基础会计综合实训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三)教学场所一体化

教学中将普通教室与实训室构成一体,实现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中心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教室没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实现一体化教学后,将上课地点转移到会计模拟仿真实验室,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让学生既可以感受到会计职业的工作氛围,又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除此,课堂还可以移到校外实习基地,实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运作状况,增加学生对实际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一体,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并重

会计这门学科实务性较强。首先从课时分配上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环节并重,课时分配应细化到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理论学时完成课堂上的原理、概念的讲授,实践学时进行学生的实践训练。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保证“教学做一体化”的落实到位,也使老师意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做到二者的融合。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专门方法,对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比较深的理解,从而达到将会计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融汇贯通的目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胜任会计岗位奠定基础。

(五)突出学生主导地位

传统模式的教学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在课堂上变成了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跟随教师进行操作,完成教师设置的各种工作任务,边做边学。课堂上,教师经由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得到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薄弱点,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梳理和解构,使学生真正透彻地理解知识和方法。由此体现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过程即整合教学资源,突出能力本位的特点,只有具备了教师一体化,即专业课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践指导教师;教材一体化,即教材既是理论课教材又是实训课教材;教学过程一体化,即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场所),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最终才能培养出兼具丰富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候红英.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J].武汉船舶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5):88-92

[2]蔡青.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法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

[3]鲁娟.《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J].财会学习,2015(18)

[4]陈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科学月刊,2014(8)203-203

[5]消方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51):180-181

作者:周倩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90555.html

    相关专题:青海大学学报 情感诉求广告


    上一篇:淋巴结清扫术术式标准化初探
    下一篇:多媒体课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对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