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黄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措施浅议

黄山区总面积为177600hm2,林业用地面积123600hm2,占全区总面积的69.6%。可用造林和退耕还林面积为1800hm2,其中:坡耕地面积为8150hm2,低产不稳定耕地4200hm2,宜林地5600hm2,分别占林业用地的6.6%、3.4%、4.5%。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面积为4100hm2,16°~25°为2200hm2,6°~15°为1800hm2。全区总人口为1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4万人。2002年,被安徽省批准为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区县之一,从2002年工程开始实施以来全区共实施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达4404.8hm2,其中生态防护林为4131hm2,经济林273.8hm2,全面完成省里下达工程建设任务,并全部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这些成绩取得,除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外,区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采取一系列做法和措施。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先期规划设计中,全区优先考虑毛竹、阔叶树种;同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配置混交林为主要方式,提高项目区域林分质量和综合防护功能,切实保护、扩大和发展现有森林资源。按照突出重点,全面实施的要求,全区重点安排汤口、谭家桥、三口、新明、耿城、甘棠、焦村和三丰等环黄山风景区、太平湖沿岸和103省道两边的乡镇;同时,对有退耕还林任务的乡镇和单位也予以适当安排。工程实施方式,在工程建设中,结合区里的区情、民情,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分户经营。这是全区实施退耕还林采取的主要方式,农民对退耕地长期拥有承包经营权,极大地调动农户营建、管护的积极性。二是拍卖经营,即反租倒包(也即大户承包)。针对有些农民主要经营第三产业或外出打工,造成自身劳力不足等情况,可由大户承包完成较大面积的退耕地和宜林地造林任务,大户与农户的利益协商解决,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扶持大户。三是股份合作经营。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由村或村民组牵头组织,在条件较好、地块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办林场,由林场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以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力等折资入股,集中退耕。规模经营,合作开发,按股分红[1]。

1工程实施的措施

1.1精心组织,强化领导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区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区长任副组长,计委、财政、林业、粮食、土地和水电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并设立区退耕还林办公室,抽调相关部门的人员专门办公。各实施乡镇和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设立办公室,并将退耕还林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为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2]。

1.2大力宣传,广泛发动

召开全区退耕还林动员大会,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各地公开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及致农户的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宣传退耕还林政策,使退耕还林政策家喻户晓。在工程建设中,组织编写了林业重点工程简报,宣传报道先进典型,不断总结正确的经验及做法,以推动林业工程建设进程[3]。

1.3认真实施,服务到位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生态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要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氛围,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林业部门极积做好技术服务,对造林的苗木质量、整地、幼培及验环节层层把关,相关部门在计划安排、粮食供给、资金发放等方面,恪尽职守,服务到位。

2制定政策,采取措施

2.1政策措施,税收减免政策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0]24号及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皖办发[2000]7号文件精神,并结合当地实际,将执行有关税收减免管理办法。

2.2投入政策

严格执行国家退耕还林投入政策;同时,坚持国家投入为主,群众投工投劳和地方补助资金为辅的投入政策。

2.3土地政策

一是彻实落实中央关于土地承包50a不变的政策,确保农村稳定;二是对退耕还林后复垦的农户将根据《森林法》毁林开荒处罚条款进行查处;三是对于25°以上的坡耕地优先纳入到退耕还林规划设计中,如规划中必须退耕的坡耕地,其所有者又拒不执行退耕的,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确保退耕。

2.4受益政策

严格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体承包,明确经营权和所有权,允许继承和转让,国家将依法予以保护。

2.5技术措施

建立区政府、林业局、乡镇政府领导三级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工程的进程。建立科技示范点,并积极开展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定期举办退耕还林建设工程造林技术培训班,要求各乡镇助工职称以上的林业技术人员都要建立示范点,开展着实送科技下乡活动。

2.6责任措施

转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的通知,在完成任务数量的同时,确保造林质量的优良。

2.7保障措施

核发林权证,林权证是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退耕还林验收合格后,林地用不变,林权主权发生变更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及时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非林业用地依法变为林地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查、登记、造册等工作,并由人民政府核发林权证书。擅自复垦。改变林地用途,毁坏木,则依照《森林法》及实施条例,《安徽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予以处罚,以确保全区退耕还林工作“退得出,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

2.8资源监测

退耕还林后要加强跟踪管理,除每年抽样调查保存率外,聘请专家搞生态定位监测,定时记录退耕还林后的气候、土壤、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等情况变化。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全区有林面积得以增加,林分质量得以提升尤其是对太平湖周围及205国道,103省道的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森林植被环境显著提高,使全区的山更绿,水更清,为全区广大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实施退耕经济管理论文还林工程,对于全区率先在全市实现“三最”目标(全国最美、生态最佳、山区最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全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创造极好机遇。

作者:张家为 单位: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林业站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黄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措施浅议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91142.html

    相关专题:原子能科学技术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上一篇:思维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