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

1我县设施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2014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0.14万hm2,全年生产各类果蔬8.5万t。其中温室蔬菜1342座,187.53hm2,拱棚4106座,193.73hm2。温室、拱棚年生产各类果蔬3.82万t,设施蔬菜总产值达1.52亿元,其中温室均单产达9.4t/667m2,均收入达4.5万元/667m2,拱棚均单产达4.03t/667m2,均收入达0.89万元/667m2。全县现有千亩生产基地1个、百亩生产基地6个。全县冬季生产温室140座,加温设施(火炉、火道或暖风炉)等配套率达到100%。棉被、草帘等保温覆盖材料配套率达到100%,全县设施农业卷帘机配套率达到65%,喷滴管等节水灌溉配套率达到75%、设施蔬菜良种良法推广率达到100%。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水、电、路、防洪排涝等)配套齐全,良繁场、米粮泉、孙扎齐乡、堆依齐乡连片种植基地基本实现了统一购苗、集中育苗、农民培训、农技服务、物流配送五位一体的服务,集中育苗率达到70%。

2重点工作措施

2.1政策保障,示范引领

2.1.1 出台设施农业补贴政策。重点对设施农业旧棚改造、设施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设施农业保险给予补贴。对一类旧棚改造每座给予5000元的补贴,对二类旧棚改造给予3000元的补贴,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艾菲特西红柿、荷兰无筋豆、本田正一辣椒等五类设施蔬菜良种每座给予购种款30%的良种补贴。对新品种引进试种面积达333.33m2以上,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每个品种给予1000~1500元的引种补贴。对参加设施农业保险的,每标准棚给予200元的棚体保险和112元的作物保险补助。

2.1.2 重视示范棚建设。根据不同基地产业定位,建立不同的示范温室。如米粮泉乡建立了设施油桃高产示范棚、绰霍尔乡建立双膜钢骨架蔬菜生产示范拱棚、良繁场建立了艾菲特西红柿和食用菌生产示范棚、纳达齐乡建立了花灌木生产示范棚、孙扎齐乡建立了景观花卉示范棚、察布查尔镇建立了豌豆尖生产示范棚、堆依齐乡建立冬生产示范棚等。2014年全县共建立各项示范棚78座。

2.2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提质增效

2014年共投入资金1.2亿元,对米粮泉乡、扎库齐乡、堆依齐乡101座旧棚因地制宜进行整体改造,在察布查尔镇、堆依齐乡、米粮泉乡共新建高标准温室72座,在阔洪齐乡、纳达齐乡、绰霍尔乡、堆依齐乡新建高标准拱棚216座,建设155座高标准食用菌生产温室和现代化菌包厂,使我县的设施农业种植结构和生产性能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

2.3完善设施农业规划,调优设施农业种植结构

根据我县土壤、地域、区位及种植习惯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我县设施农业种植结构重新布局,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高效作物。规划初步形成以良繁场为中心的设施蔬菜和食用菌基地,绰霍尔乡千亩拱棚蔬菜基地,纳达齐乡、孙扎齐乡高档景观苗木花卉基地,扎库齐乡、米粮泉乡千亩设施林果基地和堆依齐乡深冬蔬菜生产供应基地。

2.3.1 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充分发挥米粮泉乡作为伊宁市近郊的区位优势,结合回民的饮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以设施油桃为主,葡萄与其他林果相结合的休闲观光采摘一体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2.3.2 成立农牧业发展公司,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发展花卉景观苗木种植。由农牧业发展公司筹措资金,在纳达齐乡、孙扎齐乡建立花卉景观苗木种植基地和示范棚,由亩均10万元以上的高效益引领种植户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实现设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转型。

2.3.3 做大做强良繁场食用菌产业,打造外向型食用菌出口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良繁场食用菌在哈萨克斯坦的市场。将原399座温室进行整体改造,重新规划40hm2土地建设高标准食用菌生产温室155座,建设现代化菌包生产车间,实现工厂化堆料发酵和菌包生产,将发酵、消毒、接种和菌丝培养等高风险环节由合作社承担,能确保生产安全和产量。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推动食用菌基地快速发展。

2.3.4 因地制宜,做好蔬菜周年生产区域布局。根据绰霍尔乡土层薄、地下水位高、土壤粘结性差的实际情况,结合群众种植习惯,将全乡设施农业定位为早春和秋延晚拱棚蔬菜种植区。2014年共新建(改建)高标准拱棚400座。将堆依齐乡土壤条件差,不适合发展油桃的温室区,进行高标准改建后用于基质栽培示范,发展深冬蔬菜生产。全县现有冬生产温室356座,可提供淡季鲜菜1780t。

2.4创造条件,提高集中育苗普及率

针对没有集中育苗中心的实际,2013年加大投入,对现有温室进行改造提升后进行蔬菜和花卉苗木的集中育苗。全县集中育苗普及率可达70%以上。

2.5加强合作社建设和品牌创建

全县组建了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7家,有效带动了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良繁场食用菌合作社已创建成为全国示范合作社,注册了“雪箭牌”双孢菇品牌。由七家合作社共同出资以股份合作形式成立察布查尔县绿园春农产品进出口公司,注册了“绿源春牌”蔬菜;米粮泉设施油桃合作社注册了“米粮泉”牌油桃等品牌。增强了我县设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2.6加强蔬菜直销店建设,畅通销售渠道,保障民生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排80万元专项资金,由供销社牵头,发改委、菜篮子办、绿园春公司和县移动公司共同参与,在县城主要社区开设平价直销超市10个。主要做法:一是由财政安排30万元,解决配送货车2辆,应急商品储备仓库400m2。二是县财政每月对平价直销超市给予600元价格补贴,移动公司为平价直销店免费安装信息接受终端话机,县财政每月每部话机给予30元基本通话费补贴。三是由绿园春公司组织专人对各平价直销店进行蔬菜配送。四是绿园春公司负责采集当日蔬菜价格信息报发改委,由发改委根据价格信息制定次日平价供应点蔬菜最高限价并通过供销社“供销通”电子商务平台向各平价直销店当日发布。

3我县设施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3.1专用品种少

适宜大棚栽培的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专用品种少,特别是适合深冬及早春极早熟栽培的耐低温弱光蔬菜品种短缺,严重制约大棚蔬菜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质量、产量、效益的提升。

3.2育苗技术差

集约化育种苗技术不配套,秧苗素质差,育苗企业数量少,运转困难,西瓜、黄瓜等嫁接苗供应不能满足菜农大面积生产需求。

3.3配套技术不完善

设施蔬菜品种及配套技术不完善,温室蔬菜以春季栽培为主,栽培形式单一,温室果菜越冬栽培、极早熟栽培、长季节栽培等高效栽培所占比重小。

3.4高效茬口推广率低

立体种植及高效茬口模式不系统,种半年闲半年现象普遍,大棚蔬菜产品单一、产量低、效益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设施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不高。

3.5标准化水平低

单个种植户优质、高产、高效典型多,而成片、成区域的优质、高产、高效典型几乎没有,设施蔬菜种植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不大,设施栽培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产量质量效益有待提高。

3.6单项技术叠加优势不明显

单项栽培技术水平较高,但没有注重高效生产技术的集成,没有对耐低温弱光名优品种、优质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立体种植及高效茬口模式开展有机整合,未能发挥三者的叠加优势。

4设施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

4.1发展节约型蔬菜生产

通过坚持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重的蔬菜产业的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高产、节水、节肥、轻简等资源节约型技术研究和开发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土地、设施、技术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4.2加强实用技术集成示范

通过蔬菜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研究集成,组装并大面积推广,在不同生态区、不同经济区,建立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蔬菜标准园区,示范推广种苗技术、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等,带动全县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4.3加强新品种引进

根据蔬菜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强优质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尤其是抗逆、抗病虫、耐贮运和适宜加工、适宜机械化栽培的专用品种的引进与示范。

4.4加强蔬菜集约化技术集成示范

通过开展高产、优质、高效设施综合配套技术及配套设施研究,逐步建立起适合察布查尔县的大棚蔬菜集约化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蔬菜生产和经营管理自动化、机械化技术引进研究,实现蔬菜的产业化、工厂化生产。

4.5加强菜田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害虫天敌的引进试验研究,建立水、土、大气污染检测体系,逐步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有效的保护菜田的生态环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蔬菜比例大幅提高。

4.6提高蔬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通过蔬菜产品的贮藏、保鲜、深加工技术研究,大幅增加蔬菜贮藏、保鲜、深加工、出口比例,提高蔬菜产后附加值,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4.7物联网技术示范

通过蔬菜产业的信息化技术研究,建立一批高效生态蔬菜标准园,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大棚中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对蔬菜进行自动化管理,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标准园内初步实现蔬菜种植管理智能化。

作者:倪宏正 单位:察布查尔县菜篮子办公室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20787.html

    相关专题:物探与化探 创造性思维训练


    上一篇:校园无线网络安全策略论述
    下一篇:诊疗中心护理培训精细化管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