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共2篇)

第一篇

1一味地鼓励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提倡鼓励式教学,出发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因为传统的教育手段是惩罚式,体罚和变相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我们要注意的是鼓励式教学并不是一味地鼓励,不管什么情况都鼓励。我听一位教师在讲课,他在提问学生时,该学生并未答出,这位教师对他进行了一番鼓励,有勇气站起来回答就值得表扬;在提问另一名学生时,该生答出了问题,教师又大大表扬了一番。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看看教材就能回答,甚至不用学生回答,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这种一味地表扬、鼓励看似与新课改呼应了,其实是一种浪费,一种极端。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没有实质性的启发,学生没有一点压力,回答出来不回答不出来都没事,怎样激发他们的热情?并且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认可表扬与鼓励,受不得一点挫折,对其性格也是不利的。所以我们教师在使用鼓励式教学中要适度,对于那些真正回答出有水平、有难度问题的学生我们当然不吝表扬,而对于那些还最基本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的学生我们是要给予批评的,我们注意的是批评的方式不能过于激烈,不能有损于学生的自尊,让他知道这些是因为自己的不努力造成的,“知耻”才能够“后勇”。

2否定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走过场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在于生动形象、直观,用多维方式来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所以这种教学方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但在使用多媒体方面我们存在另一个极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传统的并非完全不能用,我们应该是加以扬弃。比如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它有它的好处,灵活性强,对突发问题能随机解决,而多媒体教学则是我们提前设计好的,若是有突发问题,我们课件是解决不了的,你了不可能要求教师把所有的突发问题都想全,因为我们新课改激发的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多媒体教室都会有一块黑板。再有就是,我们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课件的新、奇,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图片的唯美、材料的新颖、效果的冲击,即完全为了多媒体的形式与刺激,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内容,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我听过一位语文教师的多媒体课,她的课件形式制的很好,flash动画非常形象,字体也采用了动画变形的效果,加上视频,配上音乐,真可谓一场视听盛宴。可她的课也就到此为止,教师的引导没有,只是单纯地问教材上的问题与知识,没有延伸拓展,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完全没有。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学生收获了什么呢?我课下问了相关的学生,他们的回答时,很好看呀,画面太好看了,音乐也好听。这种过场式的多媒体教学,虽然教师下了非常大的力气,但对我们的教学没有益处。

3以学生为主体理解错误

新课改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思维,以期达成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己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许多教师在这一点上理解出现了误区。在一堂公开课上,一位语文教师把学生们分成了八组,然后让学生自己预习教材,二十分钟后,教师开始提问,他问的是什么问题呢?这个汉字怎么读,那个汉字怎么读,这段中有几个动词,那段中有几个动词,这样的提问又持续了二十分钟,好容易到了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了,他却一带而过,没有启发,没有规范性的语言。听完课后,我们评课时,让这们教师说说自己的设想与安排。他说这堂课我要以学生人主体,所有的教学目标都要学生完成。难道这样的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吗?前二十分钟里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在预习的时候自己解决,个别易错的、难认的字教师强调或采用一些形式来让学生掌握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做这些无用功,这也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后二十分钟也是如此,找段中的动词,对于一个初三的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我们的功夫倒是应该下在“作者为什么用这些动词,用意是什么,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等等问题上。

4分组讨论流于形式

分组讨论的初衷同样也是让学生能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也犯了流于形式的错误,为分组而分组。这样的分组也锻炼不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在一次公开课中,一位语文教师采用了分组教学方式,提前印发了资料,我一看,上面写了十个问题,问题提的相当有水平,应该说老师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可这立即想到:这么有深度的问题,学生需要讨论,试想一堂课50分钟,除去教师的引导,多媒体播放的时间和组织时间,每个问题只有两分钟的时间来让学生讨论,这现实吗?果然,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我试想的问题,但学生们都答出了问题。这么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回答出来是不太可能(除非全班同学都天赋异禀),这应该是提前安排好的。这样的分组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作者:付腊梅 单位:河北省武邑县武邑镇第二中学

第二篇

1.合理控制使用频率,体现高效原则

笔者听到过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在讲座中曾这样说:“一堂真正优秀的语文课是不用任何多媒体的”。这种说法也许过于极端,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确实应当体现高效目标,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在多媒体使用频率上,教师要进行深入研究,许多专门研究结果显示,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频率应当控制在每节课两次以内较为适合,总使用时间控制在一百秒以内。按照这一的频率,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和创设良好氛围,同时也节约了课堂时间,将更多的时间运用于师生互动环节之中。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使用的频率,每节课原则上使用一到两次,在具体运用上精心设计,在最为需要的环节使用,要用就用最需要用的,对演示的课件内容进行压缩,保留精华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实践证明,适当的控制多媒体使用频率可以体现其促进功能,同时又保证了师生互动始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路径。

2.倡导自主设计课件,体现实用原则

教师开展语文多媒体教学,要从单纯的拿来主义逐步过渡到自主创新设计课件,因为通行课件难以有效兼顾学生发展状况,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无法达到完全融合。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方案设计来调整演示课件内容,在选择素材、制作方式、时间长度等方面体现个性化特色。在设计内容方面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一些状况,既要结合教材内容,同时要体现乡土特色,让语文演示课件更能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习兴趣;在演示方式方法上,灵活运用影音展示的手段,将图像、数据、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融合起来,按照演示效果最佳的角度进行运用,提高实际教学成效。广大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软件,能够自主搜集下载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自主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演示过程中针对性更强,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生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有效提高了理解效果。

3.选准课堂切入时机,体现针对原则

课堂运用时机的选择对多媒体教学成效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多媒体切入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江南的冬景》一课教学中,笔者以多媒体演示作为教学导入,向学生演示一段江南美丽冬景的画面,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再比如《荷塘月色》的教学中,笔者结合当前风靡一时的歌曲《荷塘月色》,以此作为背景音乐在课内进行配乐朗诵,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氛围,让学生身心进入到字里行间,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使自己的思想精神与诗人保持同呼吸共脉搏。这样的情境氛围正是多媒体的辅助下取得的,因此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这对于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和情感渗透等方面意义重大。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掌握正确使用的原则,将新课程理念与学生身心特点、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使用的方式方法、频率契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活动。

作者:朱卫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共2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12487.html

    相关专题:鸡西大学学报 论文提纲


    上一篇:消防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下一篇:城市高低压供电线路工程施工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