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陶瓷故事与陶瓷文化传播分析

摘要:“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要求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中国的制瓷史故事、陶瓷器型故事、陶瓷绘画故事、陶瓷民间故事等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将这些中国陶瓷故事向域外阐述能够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做出贡献。

关键词:陶瓷故事;陶瓷文化;域外阐述;传播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旨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提高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人民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体现,是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需求,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根本推动力。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就曾指出,文化必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文化话语权直接关系到某个国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1]。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话语权仍然很微弱,因此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的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了中国实施文化战略的重要性。2013年8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具有广泛的历史基础,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突出优势。在国家倡导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中华文化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辉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话语权的发展也不能落后,中国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航母,开展“中国故事”在全球范围内的阐述,以便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化、中华文明,这是中国人民当前重要的文化使命,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文明担当。“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举措,关系到中国在世界文化话语权的建立,关系到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事关当代文化政治格局和中国思想走向的重大战略[2]。

二、用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文化有很多种定义,但目前最准确的说法是: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3]。历史学界和理论界曾经把人类文化高度概括为三种形态,亦即三种生活形态:大河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多次强调:“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1]”美国人非常注重对外讲述美国故事,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不仅赚得了巨额票房和收益,而且还通过美国电影输出了美国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情感。美国的文化输出是成功的,因为这些电影和电影中的美国文化不仅为全世界人们所接受,而且有些国家的年轻人甚至追捧美国文化,达到了美国文化至上的程度。中国也有部分人无端地认为中国文化范式太陈旧、太封闭、太老套、太“土”,并因此而侧眸西向,刻板地因袭、套用、依傍、摹肖西方的文化思维和创作套路,以至于在“洋”与“新”、“洋”与“好”、“洋”与“时尚”、“洋”与“高蹈”之间划了等号,仿佛一沾“洋”味儿,作品就会立即“新潮”起来,“前卫”起来,“酷”起来[4]。美国的文化走出去经验非常值得中国借鉴,中国也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蕴含丰富文化精髓的、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我们要学会从历史和现实中提炼出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故事,并选用合适的方法将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讲述出去。丘吉尔曾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5]。因此我们要珍视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伟大文化。中华文明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在历史和当代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有很多故事值得向世界阐述,中国要建好自己的文化航母,并以文化航母为载体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逐渐提高,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大大提升,正在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央。我们要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文化战略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6]。针对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所谓南海仲裁案的临时仲裁庭公布的仲裁决定,中国国家领导人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重申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指出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约束力的,中国不接受、不承认。可见中国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在全球范围内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大做强,才能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三、以陶瓷故事为依托传播中国陶瓷文化

中国陶瓷融汇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科技发展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制作和使用陶器过程中,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陶瓷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美学艺术等相结合的物化文化[7]。中国陶瓷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内容,是非常值得讲给全世界听的陶瓷故事。中国陶瓷故事的阐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中国制瓷史故事。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在一万年前,当时的原始部落人群发现把水和泥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容器,将这些容器干燥后再用火烧,就可以成为盛放东西的器皿。这是原始的中国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伟大发明,标志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飞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中国裴李岗、磁山出土的红陶,仰韶、马家窑出土的彩陶,还有大坟口、河姆渡、马家洪文化出土的陶器,都是中国早期陶文化的证明。中国瓷器在商周时期出现,到东汉时期才逐渐趋于成熟,当时的瓷器主要是原始青瓷。经过高温烧制的青瓷比原始的陶器质地坚硬,并且通过施釉,瓷体光滑莹润,声音清脆,这种制瓷工艺是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史的巨大进步。到了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贸飞速发展,制瓷业和国内外陶瓷贸易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形成了“南青北白”制瓷格局。南方主要生产青瓷,瓷体晶莹细润,轻薄而精致,其代表是越窑;北方主要生产白瓷,瓷体坚实,瓷釉白皙,其代表有邢窑。宋代的制瓷发展迅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宋代制瓷注重装饰和形体,用发散性思维制作个性化瓷器,当时的制瓷业可以概括为“六大窑系”和“五大名窑”[8]。明清时期,中国的制瓷业达到历史的巅峰,陶瓷艺术也实现了辉煌,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代表的彩瓷逐渐兴盛,颜色釉瓷的制作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纵观中国一万年的制陶史和制瓷史的变迁,陶瓷蕴含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内涵,浓缩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历程,是一个值得说给全世界听的、长长的中国陶瓷故事[9]。

(二)中国陶瓷器型故事。中国陶瓷器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和风格,这与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水平密切相关。原始时代的陶器器型单一、种类较少,以深腹罐、小口壶、碗类为多,反映出当时的制陶水平低下。商周时期制瓷业得到了发展,增加了爵、觉、鬲等造型,说明当时的制瓷水平有了提高。三国两晋时期的瓷器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器型的制作也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出现了羊形、狮形烛台、鸟杯、熊灯等日用器型。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较大,因此又出现了许多莲花造型的陶瓷器具。唐朝在中国封建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唐三彩的出现便是当时社会的反映,多彩瓷器的出现折射出唐朝多元文化的特点,因此唐三彩是唐朝文化的必然产物;从唐三彩张扬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唐朝当时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生活富足。此外,唐代瓷器器型丰满圆润,反映了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宋代瓷器精致典雅,崇尚釉色之美,体现了宋代人追求古朴深沉、宁静淡雅、素雅简洁之美。相对于唐朝奔放豪迈的艺术风格,宋代人追求内敛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出宋朝政治保守、重文轻武的社会状态,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纤细高挑的梅瓶器型。元朝器型以大件瓷器为主,表达了草原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10]。可见,陶瓷器型的发展和传播过程是与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适应的,不仅能体现出陶瓷工艺水平的进步和提高,还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审美特点、精神追求。通过陶瓷器型发展历史的讲述,向全世界人们阐释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态。

(三)中国陶瓷绘画故事。随着陶瓷工艺的发展和进步,陶瓷绘画艺术也得到了逐渐提高。陶瓷作为文化的载体,无形中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陶瓷绘画艺术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主要与当时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当时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密切相连。早期的陶瓷绘画由于受到施釉工艺的制约,人们只能在陶泥上雕刻出图案,然后再进行烧制。施釉技术逐渐成熟之后,尤其是到了从唐代,采用了釉下彩工艺,即先在瓷胎上书写,然后再施釉烧制,使陶瓷绘画作品栩栩如生。唐代的陶瓷绘画作品大气磅礴,热情奔放,反映了当时人们豪放洒脱的性格特点。宋朝的陶瓷绘画继承了唐朝的书法艺术,将大量的诗词短句书于陶瓷作品之上,字体方正饱满、遒劲有力、端庄严整,反映出宋朝人对颜体的偏爱。元朝瓷器的代表是元青花瓷,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表达出蒙古族书法艺术大气洒脱的特点。明代的陶瓷绘画艺术继承了宋元时期的文人风格,山水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外,明朝的陶瓷绘画出现了许多新类种,有斗彩、五彩、填白彩等各种色彩釉。绘画的纹饰也出现了八卦图、八仙过海、十八罗汉、群仙庆寿等图案,反映出明朝道家盛行的社会状态。清朝的陶瓷绘画多受“扬州八怪”的影响,将生活化、平民化的书画作品附于陶瓷之上,作品追求真实、自然,表达出文人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绘画风格[10]。晚清时期新安派文人所作的浅绛山水瓷画和“珠山八友”创立的粉彩瓷画标志着陶瓷绘画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如今,经过陶瓷绘画艺术家几十年的努力,陶瓷绘画已经成为与油画、国画相匹敌的绘画类种[11]。陶瓷作为载体传播了中国文化,同时也促进了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壮大。陶瓷是被东西方普遍接受的艺术品,因此陶瓷绘画借助陶瓷为载体,反映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特点和文化特征,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四)中国陶瓷民间故事。有关陶瓷的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也是中国陶瓷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故事大多以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社会习俗、地方特点等为依据,然后再经过人们的幻想、加工、虚构而成。这些民间故事在历经数代人的流传过程中,不断被增减内容,不断被渲染和加工才成为现在的模样。尽管很多民间故事是虚构的,但都反映出中国古代瓷工们顽强不屈、不畏强暴、不畏牺牲、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崇尚美好和追求理想的愿望。在有几千年制瓷历史的瓷都景德镇就流传着“风火仙师”、“青花姑娘”、“美人醉”、“玲珑瓷”等民间传说[12],这些传说故事成为中国陶瓷故事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制瓷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认识的发展。

四、结语

陶瓷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文化积淀。陶瓷代表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风俗习惯、文化变迁、思想意识。陶瓷故事同样折射出中国每个历史阶段人们对陶瓷的审美情趣变化,表达出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每一件陶瓷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我们必须将这些陶瓷故事向域外阐述,将中华数千年来的文明散播到世界各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作者:孙静艺 王伦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陶瓷故事与陶瓷文化传播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140192.html

    相关专题:代写本科论文 商标翻译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高中历史中课程设计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