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语文中的教育教学策略(共3篇)

第一篇:中职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1中职语文教学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语文是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其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长期以来教学中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教育”的现象,以语文为代表的没有直接实用价值的学科往往处于被忽略的境地。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从新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语文在中职教育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基于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2中职语文的教学策略

2.1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依托的是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学资源,而中国文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所表达的感情总是依托于具体的情境。传统文学作品中有各式各样的情感表达,有斜阳晚树也有小桥流水,有抚今追昔也有壮志未酬,有人生苦短也有悲欢离合,有忧国忧民也有对酒当歌。然而,这些情感和情境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距离,对于文学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生而言,理解难度更是不言而喻。所以,语文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还原和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来说,本首诗只有4句,其表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对其背后隐藏的内涵和意义,却需要通过还原当时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介绍作者李白和诗的主角孟浩然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了,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然而,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从《李太白集》里可以看出,李白最崇拜和喜欢的诗人就是孟浩然———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曾经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友谊,他们诗才出众、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在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与孟浩然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同游,把孟浩然既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感情甚笃,所以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因此,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充满了与偶像依依惜别的味道,显得颇为伤感。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则别有深意,因为扬州在当时是京杭大运河上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对于扬州的繁华,李白一直非常向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前去,所以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依依惜别之外又多了一分羡慕和无奈。继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位于山顶的黄鹤楼是当时最高的楼之一,登高远眺整个长江漫漫无际,接地连天,十分壮阔。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眼看着帆船一点点消失在远方,可想而知他注视的时间有多长。让学生用感情去诵读,引导学生想象、领会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体验古人深情厚谊带来的感动和温暖。从审美角度来看,后两句诗又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空阔感,用唐诗研究专家康震的话来说就是,读这样的诗歌,能让你感到整个人生的境界都是开阔的。

2.2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目前的语境下,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对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元文化所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强势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入侵,使得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降低。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那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并对其产生认同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指出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例如目前十分流行的日韩剧所依托的日韩文化,其根源则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如果我们由此入手,就不难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4]。其次,引用实例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例如在世界各地普遍兴起的孔子学院和汉语热;法国总理希拉克十分热爱中国历史,对于青铜文化的研究近乎专家水平;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能说十分流利的中文,这都体现出各国政要对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重视。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是一种生存智慧,在1988年的一次集会上,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共同发表的宣言中表示,如果人类要避免世界性混乱,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当学生了解到这些之后,定然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3联系古今,拉近距离

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延绵传承,从未断绝,许多文化现象在今天仍有遗存。所以,语文教师要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解释中国传统文化[5]。例如今天所说的“名字”在古代其实包含名和字两个概念,名与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这里的太白实际上指的是太白星,而李白名中的“白”字就是太白的简称。再如苏轼,字子瞻,名中的“轼”字是乘马车时的扶手,用以眺望,所以用“瞻”作字。除此之外,在古代称字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例如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当时的许攸,原来称曹操为孟德兄,后来对曹操有意见了干脆称他为曹阿瞒,由此引来杀身之祸;又如当年三十多岁的康有为见到二十多岁的梁启超时称其为“卓如兄”而不是“启超”,就是为表示对梁启超的尊重。在这里“,兄”并不一定表示年龄的差异,而是对于对方地位的认可及人格的尊重,所以在古代年逾古稀的老人称呼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兄的事情并不少见,由此也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和温润是十分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2.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一门课程若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赖师生的良好配合,语文也不例外。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而不能由教师一味灌输。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呢?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认真备课、联系现实,充分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张驰有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古代场景和古代人文气氛[6]。例如在讲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诗时,先让学生理解诗意,然后重点解释“折柳”。“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常常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之意。折柳既是当时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客旅他乡的亲人早早归来的意思。学生从对古代风俗的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及时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此外,学生也要事先了解课程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自然就很容易理解文学作品,在轻松愉快的诗情画意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不经意的诵读中接受了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的了解。例如在讲解抒情性作品时放应景的音乐辅助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赏析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这首诗时,可以配乐朗诵,把诗人“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悲壮沉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欣赏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走进当时的情境,感受作者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此外,在讲解描写性作品时可以展示相应的图片,讲解故事性作品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影视或戏剧片段。总而言之,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

3结语

叶圣陶先生认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是教育的重要项目。然而,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依托,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现实以及学生、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深入浅出,联系古今,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岑爱音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一、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的反思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阶段作为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更是要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一,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不仅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和交流,而且也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适时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去支配,比如在《皇帝的新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堂中将其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热情与兴趣,而且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拓展了他们对本课的理解;其二,语文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展示他们在课堂中的小主人地位,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语文课堂“搬出去”,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带领学生进行踏春、参观景区以及环保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其作文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素材,也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二、师生关系的反思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活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经常性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以平和的态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与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获得一箭双雕的成效。比如,在教学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的真谛,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的,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心中的彷徨与迷茫,在类似谈心交流会的课堂环境中走近学生的内心,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学生的拥护。还有,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通过海量的书籍阅读、网上资料、信息的查阅、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等方式,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并且对于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内容要有所熟知,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与此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除了平日必要的家庭走访、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外,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时的学习主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诸如亲子活动、拓展训练营活动等,鼓励家长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将班级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心理上更多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在融洽的氛围中让学生、家长、教师的关系更加稳定。

三、结语

语文学科是初中教育阶段比较基础性的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但时代和新课改的发展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反思,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出初中语文的教学功能,让初中语文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普及等方面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郑冬荣 单位:南京市第十八中学

第三篇:高效语文教育教学

一、教学过程中能“慢”

由于多年的新课程改革,灌输式教学方式一直倍受指摘,现在想想的确是这样,由学生经过反刍,自然而然构建起的知识体系,才会对具体的语文学习有帮助。最近比较流行的是鼓励学生形成建模意识。建模意识是一个好构想,但到具体推行的时候却变了味。有些教者好像拿到了尚方宝剑,直接把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烂熟于心。但这样做真的是高效的教学方法吗?仔细想想有点本末倒置,这说到底不还是灌输式教学吗?建立一般的解题模式这无可厚非,它的确能帮助学生了解问题涉及的答案所包含的大致内容,但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不能把它看成一个箩筐,无论什么都往里面装,学生养成了惰性,也不去看具体题目,而是闭着眼睛把模式抄一遍。比如现代文阅读经常会考的一种题型:环境的作用题,教师怀着好心帮学生总结了九个方面的作用,学生也很配合地记到了心里,只要考到环境作用题就把它照抄下来,可以想象结果会怎样,运气好会碰到一两点,运气差点就只会得个可怜的一分,这不是花了很多冤枉功夫吗?说得严重点就是误人子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那么什么才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呢?怎样做才是有效的呢?一种解题技巧的形成,要靠大量的实践去总结、感悟,不是你说这句话包含这样的意思,学生就能领会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他才有可能参悟到其中的深意,需要长期的晕染。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这不就进一步证实了教育、知识的发现与内化是一个慢功夫吗?再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上课之前教师就预设好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课堂预设固然重要,但不要被缚住手脚,预设过度,唯备课内容是从,结果一堂课下来,总有人抱怨教学任务没能完成,其实应该负责任的恰恰是这位教师。看起来有些荒唐,但细想想,你会发现课堂有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语文课堂。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分班比较频繁,高一要两次分班,进入高二要分班,到了高三依然要分班,对于一个知识点也许你觉得已经讲清楚了,但到一个新班级,你会遗憾地发现掌握情况不理想,试问你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轻易跳过吗?当然这仅仅是一方面,再比如区域的差异,农村中学的孩子比较内向,他可能学习很用功,但不善表达,是不是他没把问题说到位,教者就草率地来一个“你坐下”,然后替他来说呢?这只会让孩子更懊恼自己的无能,下次更不敢张口说话,养成依赖心理,反正老师会说,自己何必“出洋相”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教师还不应该俯下身子,听学生的理解,为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耐心、再耐心吗?再说一句,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因为你的耐心有了提高,教师应该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当然课堂上讲求慢一点还有很多理由,教学重点要反复,不能等到学生考差了,一味地责备学生没有努力,须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遗忘是一个客观事实,不能说你感觉讲得很透彻,学生就应该百分之百掌握。还有一种情况也应引起大家重视,试卷上一些正确率比较高的题目,教师总觉得不需要花功夫,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自己的精力要放在难题上,那才能体现出教师的水平和存在的意义,但真正惠及学生的可能是那些看起来简单的题目,因为那些更易于掌握。这个时候教者到底该怎么处理呢?为了使课堂更有新意,学生更便于接受,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互助学习的方式,这样学生也许更容易接受,因为学生和教师所站的高度是不同的,这同样要求教师要舍得花时间,相信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一言堂看似保证了教学的进度,但学生真正掌握的到底有多少就要打一个问号了。所以负责任的教师不会也不应为了追求进度舍不得花时间。

二、教学反馈中肯“慢”

课后也需要花慢功夫,很多教师布置作业缺少自己的思考,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个内容发给学生了事的现象很普遍。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没有经过深思、推敲,就会带来一个后果:作业量大,作业缺乏针对性,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反馈缺乏力度。更为严重的是,作业量大,教师可能都没有精力去批改作业,这样的作业不就成了无效作业,没有起到巩固的目的,反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样的危害是长期的。所以身为一名教师,一个责任感强的教师,怎么能不下一番功夫,慢慢推敲,精益求精,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呢?总之,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精耕细作,慢和快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只有教师在各个环节考虑周全,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高效。

作者:肖爱平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语文中的教育教学策略(共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166200.html

    相关专题:微博言论自由的利弊 object


    上一篇:小学生感恩教育初探
    下一篇: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绿色化学理念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