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思考

摘要:纵观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发展趋势,农技推广部门要主动配合有关涉农部门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办好示范基点,围绕商品生产搞推广,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是疏通农业技术推广的渠道,加速农业技术的推广速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农技;推广;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67(2015)04-0047-03

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和普及的速度,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益,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湟中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目前,湟中县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了由种子、蔬菜、农技、农机等部门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县上有种子经营管理站、蔬菜技术推广站、农机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良种繁殖场、农业技术学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机械化学校;全县15个乡镇有农机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拦隆口、共和、田家寨、上新庄、李家山、鲁沙尔、多巴镇7个中心乡镇有种子站(供种点),393个村有农业科技示范户。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168名,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的科技辐射户15000户。

2农技推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步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从传统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发展,因而对农村生产形式和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农业生产进行分户作业,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户之间生产技术、资金投入和劳动力的不平衡,在产量和收益上差别较大。由于生产耕作高度分散,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的难度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益较低,甚至生产上具有盲目性;由于按人承包耕地,不能很好地发挥农民各自的专业特长,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比较低,有的乡镇和村甚至出现了耕地撂荒的现象。据2013年统计资料,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64元,15个乡镇中最高的乡镇达11146元,最低的乡镇只有5985元。进行技术型农业生产的仅占46.3%,农业技术推广的推广普及面只能到村一级的主要干部、组长、科技示范户和极少数的普通农户之中。特别是还有一些村的组长选任,还以轮换承担的形式进行,农户间逐户担任,一年轮换一次,科技永平较低。因此,农业技术推广的渠道淤塞不畅,直接影响了推广效益的真正发挥。最终,将会影响湟中“三农”工作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思路和对策

3.1建立农民经济联合组织,疏通农技推广渠道

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宏观控制,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发挥这一积极因素,农技推广部门应顺应当前时代发展潮流,因势利导,务必帮助农民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经济联合体和经济合作组织。具体作法是,发挥农民各自的专业特长,推荐科技水平较高和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户主为农业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的负责人,组织农户拿出一部分或全部耕地,使同类型耕地或同类型生产资料相对集中,形成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产种养业、养殖业、企业经济联合体等等。各种农户经济联合体的规模大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地域条件以15-20户联合为宜。这种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村组内或村组外联合建立,并且保持相对稳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做到统一核算,自负盈亏。组建农业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推广效益的提高。其一,同类型生产资料相对集中,技术推广和普及面也随之扩大;其二,生产单位相对减少,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宏观控制,实行科学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其三,县种子管理站、农机推广站、蔬菜技术推广站和农技推广中心的各专业站及相关科室,乡镇种子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干部与各种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之间,有利于技术渗透;第四,不同的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推广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疏通农业技术的推广渠道,大大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益。

3.2以点带面,加速技术的推广速度

没有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点和样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大面积上是难以推广开的。因此,县种子经营管理站、农机推广站、蔬菜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各专业站、相关科室,乡镇种子站、农机站和农技推广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首先要办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点。示范基点应做到“五有”,即有技术骨干,有推广项目,有推广效益,有经验总结,有突出影响(能带动大面积)。示范基点宏观技术与管理可办到一个乡镇或一个村,微观技术可分类型和专业,直接办到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由示范基点的经济合作组织再带动面上同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真正做到点、面结合,达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通过办示范基点,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提高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办示范基点,要把过去那种单一的产前指导或产中指导,发展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有的农民说,新技术实话好,可就是产品不好销。因此,要搞好农技推广工作,就必须要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既能发挥技术优势,又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湟中县农技推广部门开展的测土、配方和供肥(作物专用肥)一条龙示范样板,取得了“开方、抓药、治病”的系列化服务的新成效。湟中县农机部门推广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马铃薯种植中传统的人工施肥、开沟、播种、除草、培土、杀秧、收获的落后生产方式,摆脱了马铃薯生产投工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效益差的问题,实现了节本增效。其次,要建立良种繁育基点。一般良种的增产潜力要占整个农艺措施的三分之一。因此,搞好良种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一个好的优良品种推广到大面积运用需要几年时间,须繁殖6-8代,有的优良品种到大面积普及时良种的各种优势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品种的抗性下降更加明显。多年来,湟中县种子部门一直坚持不懈,常年开展的小麦、蚕豆“三圃制”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制度,实施的农作物种子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良种优势和增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基本遏制了以往大田生产中品种多、杂、乱的状况,得益于良种推广示范基点和特约种子繁育基地的建立与运行。但在有些浅山乡镇,由于种子部门没有在当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或良种推广示范基点,品种杂、乱、劣的现象还较严重,可谓是一把增产的“枷锁”。所以,各乡镇种子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都应该建立良种推广示范基点,把粮食、经济、蔬菜等作物的优良品种加速推广到大面积生产中。第三,农艺与农机相融合。农业机械化是以机械化代替畜力和人力种植的新技术,传统的作物种植方式存在着用工多、生产成本高、产量损失大,而机械化生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技术优势。所以,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实现农艺与农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与综合运用,相得益彰。

3.3围绕商品生产搞推广,提高技术生产的规模效益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应该立足于商品生产,因为商品生产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性。近几年,湟中县种子、农技部门分别在川、浅、脑三类地区的拦隆口、土门关、鲁沙尔等乡镇建立了麦类新品种繁殖基地、优质豆类原种繁殖基地、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高海拔地区冬小麦扩种基地、蔬菜优新品种展示基地,树立了粮食、油料和蔬菜作物模式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了不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万亩高产示范区”、“千亩高产示范片”和“百亩高产攻关田”创建,以及“塔尔寺大景区万亩油菜花”种植等,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村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这样围绕商品生产搞推广,把农业新技术开发、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与种植业经济效益开发融为一体,把微观技术与宏观决策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效应和规模效益。

3.4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运用步伐

目前,有些农民仍然在运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活动,而新兴科学技术尚未从根本上影响到传统的生产领域。而只有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部分农户,应用新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当前我县经验性农民约占全县农村主要劳动力的70%,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线上。如果说以往农技推广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农民智力的经验层次,那么在以后的发展中,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必须由此转向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智力开发上。这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极其重要的举措。湟中县有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共和镇苏儿吉村苏生成,只有初中文化程度,2005年以来,他先后到山东、四川等地学习大棚蔬菜生产种植技术。几年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实用技术运用上,办起了当地第一家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全村蔬菜种植户提供优良种子、育苗、栽培咨询和产销服务,提供技术指导,是一个典型的由经验性农民发展为技术性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农业部门要主动配合其他相关部门立足于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农民,实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发展文教事业,普及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知识。首先,要办好县级农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切实加强师资力量,配备教学器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乡村干部、专业户和经济合作组织输送大批人才;其次,以乡镇种子站、农机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依托,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村、组,创办农民“田间技术学校”,针对农民在本季节、本农事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开展理论讲座或授课,到田间地头手把手进行施教,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二是加强科普宣传,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着眼服务于当前,使农业科学技术真正渗透到广大农民中去。如开办各种培训班,举行科技咨询,发行科技资料;召开新技术交流现场会、良种推广现场观摩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宣传等。第三,搞好农民技术队伍建设,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快速通道。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思路,推进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创新与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效地解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业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最终实现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达到农民增产、增收和增效的目的。这是国内外业界的通用做法,也是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措施之一。

3.5理顺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充实农技推广干部队伍

加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权威机构—县种子经营管理站、蔬菜技术推广站、农机推广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种子管理站、蔬菜技术推广站、农机推广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关键。县一级要对乡镇、村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和指导,又要组织直接参与推广服务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二是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乡镇农技推广骨干队伍。乡镇种子站、农机站和农技推广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本区域内的种子推广运用、农业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农机化服务等工作。是基层农技推广的骨干,是上下联络的桥梁和是横向服务的纽带。三是形成一支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生力军。在村一级建立科技示范户,并从中选聘农民技术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四是给农民技术员评定职称,调动广大农民技术员努力学习、钻研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五是充分发挥民间各类专业技术生产合作协会的作用。专业技术生产合作核心医学期刊协会是农村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技推广组织,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化起着积极作用,有力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顺 单位:青海省湟中县种子经营管理站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160201.html

    相关专题:英语口语 期刊


    上一篇: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