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实训于一体的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被学生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教师去探讨研究。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一、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材,完善教学体系

目前市面上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的教材种类繁多,但其在编撰时未对学生的层次加以区分,大多只面向同一层面的学生,其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及教学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且高职院校多数采用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形式,授课过程中使用统一的大纲、教学方法,控制统一的教学进度。这使得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起来尤非常吃力,而基础良好的学生无法得到发展。若不加以改革,将使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兴趣逐步减弱,不利于开展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进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首先,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术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学校应对不同专业所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加以区分,制定适合该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明确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学会的知识、技能,做到专业不同,计算机基础的操作应用不同,讲授时的侧重点不同。同时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中心,采用问题解决、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方式优化教材,再辅之与课程相关的电子教案、教学网站和多媒体教学包,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实用有效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二、进行课程内容调整,突出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章节多、涉及范围广、信息更新频繁、侧重点广泛、学时少等。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授课时应更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应尽量传授与时俱进的新知识、新软件和新技术,并不断调整,确保教学的实用性与可应用性。要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设计教学内容,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把所学知识带入到实践操作中去。

三、注重调查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与推进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边示范边操作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思考、分析,边分析边试着解决问题。这样真实逼真的教学模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注重实际操作的同时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结合理论与实际,将教学分为不同的模块,在不同模块之间通过小项目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不同的小项目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如在Word图文混排、Excel数据处理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典型案例或瑕疵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应用情境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知识和技巧。

四、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平台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可以运用资源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上传与课程有关的教学材料、视频等,学生通过平台进行浏览学习。通过平台提供多种让教师与学生沟通联系的渠道,如提供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方便师生、生生之间沟通交流。

五、采用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考核上大多分为上机与理论两部分,但两者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为了应付考试,导致教学上没有考虑到知识实用性的问题。目前笔者学校采用“1135”的考核评定机制:课堂表现占10%,作业的完成情况占10%,综合技能测试占30%,考试成绩占50%。这样的考核机制有利于学生加强日常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更好地掌握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作者:朱双云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142275.html

    相关专题: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植物保护概论论文


    上一篇:生物技术动力机制的对策
    下一篇:产品设计专业设计色彩实践教学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