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CT影像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01例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进行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分析患者纵隔淋巴结的CT征象及影响因素。结果101例患者中纵隔淋巴结转移88例(87.1%),以4组(74.3%)、10组(71.9%)、7组(37.6%)最为常见;其次是5组(29.6%)、2组(26.7%)、6组(25.7%);余下几组则较为少见。其中NO、N1+N2、N1+N2+N3、N1+N3发生率分别为13.9%,28.7%,33.7%,8.9%;N1、N2、N3、N2+N3发生率均低于5%,其中N2、N3跳跃性转移发生率分别为8.0%和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UICCT分期、原发灶位置、原发灶大小、UICCM分期、肺外转移与纵隔淋巴转移相关,其中吸烟、UICCM分期、原发灶大小、肺外转移、UICCT分期是影响纵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是由肺内向肺外、多站、循站转移,而跳跃性转移相对少见。吸烟、原发灶大小、肺外转移、UICCM分期、UICCT分期均是影响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

[关键词]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胸部

CT肺癌是当今世界上病死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结,目前临床多采用病理检测和影像学方法对纵隔淋巴结进行诊断。CT作为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测方法,在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肺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概率高于鳞癌[1]。肺腺癌的EGFR突变率高,其能有效预测患者使用小分子络氨酸激酶状况,但目前关于EGFR状态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或跳跃性转移的影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2]。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1例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患者影像学特点,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并对EGFR状态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寻找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7月—2015年9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腺癌,术前均行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缺失者。其中男56例,女45例;年龄25~76(52.37±10.45)岁;吸烟50例;PS评分1~2分79例,3~4分22例;EGFR突变状态:无突变71例,19因子突变18例,21因子突变11例,其他因子突变1例;手术方式: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2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11例,支纤镜活检术83例,肺肿物穿刺术5例;UICCⅠ期8例,Ⅱ期1例,Ⅲa期19例,Ⅲb期15例,Ⅳ期58例。1.2CT扫描方法患者取平卧位,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期间要求患者憋气。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扫描参数:管电流200mA,层厚5mm,管电压120kV,螺距1.0。平扫后行增强扫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经肘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mL/s的速度注入80~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后20~25s为动脉期、60~70s为静脉期,将层厚与间距均设置为5mm,必要时对病灶部位行2.5mm重建。1.3纵隔淋巴结分区及阳性判定标准依据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制定的胸内淋巴结分组标准对纵隔淋巴结分区进行判定。测量淋巴结直径,以最短直径为基线,如短径超过10mm且未出现钙化,则提示为淋巴结转移,CT检查为阳性,如低于10mm则为阴性。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描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比较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原发病灶情况原发病灶直径<2cm8例(7.9%),≥2~3cm17例(16.8%),≥3~5cm36例(35.6%),≥5~7cm19例(18.8%),≥7cm21例(20.8%)。原发灶位于左上、下肺分别为24例(23.8%)、23例(22.8%),位于右上、中、下肺分别为28例(27.8%)、14例(13.9%)、12例(11.9%)。2.2阳性淋巴结分布情况101例患者中,淋巴结阳性88例(87.1%)。2.2.1淋巴结分组情况以4组(74.3%)、10组(71.9%)、7组(37.6%)最为常见,其次是5组(29.6%)、2组(26.7%)、6组(25.7%),余下几组则较为少见。见表1。2.2.2纵隔淋巴结N分期情况N014例(13.9%),N13例(3.0%),N24例(4.0%),N33例(3.0%),N1+N229例(28.7%),N1+N2+N334例(33.7%),N2+N35例(5.0%),N1+N39例(8.9%)。N1、N2、N3、N2+N3发生率均低于5%,其中N2、N3跳跃性转移发生率分别为8%,9.9%。2.3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UICCT分期、原发灶位置、原发灶大小、UICCM分期、肺外转移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2.4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UICCM分期、原发灶大小、肺外转移、UICCT分期均是影响纵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讨论

肺癌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转移规律是自上而下,由远及近,自肺内到肺外[3],掌握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充分了解其特点,有助于术中彻底清扫淋巴结,同时为放疗靶区设定提供理论依据。有资料显示,肺腺癌比鳞癌更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但关于早期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报道较少[4]。本研究分析总结了肺腺癌纵隔淋巴结的影像学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01例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87.1%,其中以4组(74.3%)、10组(71.9%)、7组(37.6%)最为常见,其次是5组(29.6%)、2组(26.7%)、6组(25.7%),余下几组则较为少见,与以往报道结果相似[5]。在纵隔淋巴结转移中,N1、N2、N3、N2+N3发生率均低于5%,NO、N1+N2、N1+N2+N3、N1+N3发生率分别为13.9%,28.7%,33.7%,8.9%;其中N2、N3跳跃性转移发生率分别为8.0%,9.9%,表明淋巴结转移规律是循站、多站或跳跃性转移。谢昭华等[6]对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跳过肺门直接向纵隔转移的患者发生率为16.5%,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王思愚等[7]研究发现,在胸内淋巴结转移中,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所占比例为32.6%,推测原因是上述研究中所纳入患者病理分期多为早期或中期,可给予手术治疗,而本研究中患者多为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从而增加淋巴结多站或跳跃转移概率。肺癌处于不同肺叶时,其淋巴结转移特点各异[8]。Fuwa等[9]报道,肺癌位于上叶肺时,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下叶肺癌。马军亮等[10]研究指出,肺癌发生跨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肺上叶与下叶癌发生纵隔转移概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肺叶位置不是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决定性因素,推测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纳入患者多为晚期,易发生交通转移,导致淋巴结转移的比例较高。Siegelin等[11]研究表明,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病灶大小有关,当病灶直径超过4cm时,其转移率高达50%。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UICCT分期、原发灶位置、原发灶大小、UICCM分期、肺外转移均是影响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肺外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在亚裔人群中,肺腺癌EGFR突变率高达40%,其状态对肺腺癌治疗及预后均产生重要影响,EGFR突变能够提高肺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概率[12-13]。但俞哲燕等[14]研究指出,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GFR突变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EGFR突变率为29.7%,其中19,21因子突变率分别为17.8%,1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GFR突变不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综上所述,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是自上而下、由肺内到肺外、循站或多站转移,而跳跃性转移则较为少见。影响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较多,除受体表达外,肿瘤分期与病灶大小均起着决定性作用,临床应根据实安徽职称际情况制定科学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贾丽娜 汤哲锋 高海燕 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CT影像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293070.html

    相关专题:张家星 物探与化探计算技术


    上一篇: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体能训练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