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

摘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经济状况、消费观念、文化素质、体育价值观念等视角分析其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经分析显示: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成都市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程度与文化素质基本正向相关,文化素质对群众体育的影响作用隐性而间接;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呈现出多元性、多维度的体育价值观,且更注重体育活动所蕴涵的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

关键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内驱动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174-03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西部地区正在经历着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模式快速转型之中。西部地区民众的思维模式、行为观念、生活方式也都随之变迁,越来越多的民众将体育活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对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吸引及带动作用,哪些因素将会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讨论和商榷的,而内因是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征集了众多专家、教授的意见,认为,在成都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驱动力是:经济状况、消费观念、文化素质、体育价值观念。该文的研究就集中在这一维度上,力图从内部环境来揭示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因素。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的确定

由于经济状况对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以成都市19个区县2014年人均GDP为分层抽样的标准,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锦江区、新津县、崇州市3个区县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社会体育健身与娱乐活动情况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2010年至2014年CNKI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共217篇;并整理分析了相关理论专著,为该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提供依据与支撑。1.2.2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27份,回收率达96.35%,其中有效问卷1830份,有效率为94.97%。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众多专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检验,对问卷所设问题确认率较高,通过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相关系数大于0.8,调查的材料可靠,真实度较高。1.2.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经济状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标准划定为: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持续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1]。调查显示,在1830份有效问卷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为708人,可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7%,其比例略高于全国水平(31.2%)[2]。在分析经济状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时,采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个人月收入和家庭月收入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从个人月收入来看,总体趋势是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呈“波浪型”逐步攀升,在“6000~9000元”段有小幅回落,在“12000元以上”段达到峰值。(如表1)从家庭月收入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基本呈马鞍状分布,比例最低点为收入最低段“6000元以下”,在“9000~12000元”段达到峰值,比例为34.9%,此后随家庭月收入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逐步递减。(如表2)综上分析得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与个人月收入呈正向相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与家庭月收入虽然未表现出正向相关,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峰值为家庭月收入“9000~12000元”段这个较高收入等级,更高收入段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几近于20%。通过以上路径分析,可以推论经济状况的确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要形成稳定的体育参与人口,还需要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因素分析。正如有分析认为:经济因素对中国体育人口形成影响是直接而突出的,中国体育人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济的发展[3]。

2.2消费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必将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重大变革,从而引起体育娱乐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4]。成都市大众的消费观念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拓展与延伸。通过成都市群众在用于个人发展和享受消费需求的调查分析,仅有32.4%的群众选择并进行了与体育相关联的消费,在问卷所设计的8个选项中的,排列在第5位,说明体育消费还不能被成都市大众所接受,而排列在前4位均为中国文化中较为传统的消费形式,分别为居住、食品、衣着、子女教育费用。由此推论:成都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使得成都市群众在其地域文化中更加强烈的传承着我国社会传统的意识形态,而这些传统意识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成都市群众对新兴、前沿的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前沿的消费形式,势必受到影响。研究通过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金额和体育消费结构来论证体育消费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只有15.1%的体育消费在“500元以下”段“,1000~1500元”段的选择率最高,达到28.6%,各个消费金额段的比例较为均衡可见。全国的调查统计结果高达58.5%的人全年消费总额在500元之内[5],可见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全国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如表3)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体育消费结构划可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与观赏型体育消费。分析显示,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消费结构依然以传统的实物型消费为主体,主要集中于购买运动器材和运动服装,受新网络媒体的影响,订阅体育报刊杂志的比例甚少。参与型消费的比例达31.8%,主要用于参加不同类型的健身健美、户外运动等活动。观赏型消费投入较少,一方面由于消费观念的取向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成都市所举办的高水平运动赛事甚少,2014年成都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仅有15个,且多为较边缘化的赛事,势必影响群众的观赏兴趣。体育消费结构过度倾向于实物型消费,导致体育消费结构出现失衡的现象,但随着成都市大众意识形态的转变,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有迅速发展的趋势。另外,在体育消费结构的全部12个选项中,平均选项数为4.7项。这在一定程度上从逆向验证了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消费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和均衡时,其与体育活动亲和度将更为密切。(如表4)

2.3文化素质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文化素质在人们意识中的不断积淀将固化为稳定的思维模式,进而内化成个性化的文化理念。由于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源的,那么文化素质可理解为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源。群众体育蓝皮书: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认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率与学历呈基本正向相关。在该研究中,将文化素质转化为受教育程度来进行分析。数据所示: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其比例呈“马鞍状”分布,峰值出现在“初中”和“高中(中专)”两个学历段,说明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分布主要集中于中等学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虽然比例最高值仍然为“高中(中专)”学历段,但“本(专)科”学历段的比例也达到了28.4%,这两个学历段的比例和达到64.8%,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分布于中高等学历,受教育程度水平略高于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硕士学历水平的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的原因,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低。(如表5)

2.4体育价值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日本学者佐伯聪夫在回顾日本大众体育发展过程中指出:“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大众体育发展的惟一社会基础,价值观念是一个影响体育参与尤为重要的因素”[6]。我国也有类似观点认为:体育观念可理解为行为主体对体育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7]。我国正处于社会迅速转型时期,而成都市正经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战略发展机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新的思潮将冲击成都市大众原有价值观,并开始逐渐构建新的,符合时代变迁的价值模式。体育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下位层面,也势必会受到冲击和转变。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参加体育活动的前3位动机为:增加体力和健康,散心解闷、消遣娱乐,增加与朋友情感交流。中选频率在20%以上的选项有7项,可以看出参加体育活动动因(体育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观察数据得知:与生理健康相关的价值取向总和为130.6%(排序1、5、6、9、11);与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相关的价值取向总和为145.9%(排序2、3、7、8、10)。分析得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心理和社会健康价值取向总和高于生理健康价值取向总和,验证了成都市大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说明了成都市大众更注重体育活动所蕴涵的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如表6)

3结语

(1)经济状况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率却未与家庭月收入呈正向分布。说明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要形成稳定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并逐步扩大这一“亚人口”群体的数量和比例,还需要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因素分析。(2)一定量的体育消费支出,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成都市整体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加上大众消费观念的不断革新,使得成都市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和均衡化,并符合体育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由此推论,体育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拓宽体育消费领域,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是不容忽视的问题。(3)成都市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水平和程度与文化素质基本正向相关。为增强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建议应把中、高等学历人群作为突破口,由此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但不能割裂事物统一联系的观点,由于文化素质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隐性而间接的,需要通过由文化素质影响的经济收入、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来间接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发展。这需要运用统一联系的理念进一步认识和分析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4)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具备较为和谐的体育价值观,对健康的认识冲破了传统的生理健康范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的全新四维健康观较为匹配。从而显现出成都市体育活动参加者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但也应清醒认识,体育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价值观念,它的形成和完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与当地经济和事业等同步进行,循序渐进的逐步形成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

[2]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14年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结果[EB/OL].

[3]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76.

[4]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贵州职称3:48.

[6]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5.

[7]胡利军,杨远波.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体质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5):3-10.

作者:赵昀 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体育部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60407.html

    相关专题:公民与法杂志电子版 中国老区


    上一篇:电气设备防雷装置及运行维护
    下一篇: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