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调查分析(4篇)

第一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社会竞争加剧与科技进步促进全面高素质人才培养,这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从确定重点关注人群、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逐一探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呈逐年增多趋势,关于高校大学生行为偏差案例报道也频频见诸各大媒体。2004年2月,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宿舍连杀4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将行人张妙撞倒后并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室友林森浩投毒致死……大学生中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虽已成往事,但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值得分析、推断和反省。同时也警示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人群的管理,注重大学生心理和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在大学生中自杀、违法犯罪、行为失常学生数量极少,但由于生命的不可逆性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给社会、家庭和周围个体带来更多的创伤,严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甚至带来法律纠纷以及相应的公共危机,进而影响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重点关注。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中也特别强调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提出在各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通过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

1确定重点关注人群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就笔者所在学院而言,评定为贫困生的数量占总数的40%之多。在现实生活中,贫困生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大学文凭改变命运,另一方面担心学费给父母带来经济负担。同时,也存在一些虚荣心较强的学生,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不敢面对贫困,觉得穷丢人,产生莫名的自卑感,不喜欢与人交流,封闭自己。因此,贫困生成为高校辅导员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留守儿童,少年”、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暴家庭,各种因不良动机的驱使而扭曲家长的教育心态[1]等较为常见,而生活在这种不协调的家庭环境中的大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这类学生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没有精神寄托,缺少家庭温暖,致使他们童年生活留下了许多缺憾和阴影,引发性格孤僻,冷漠、多疑、自卑、极其敏感等心理问题[2],这类学生应备受教育者关注。

2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

2.1善于寻找并接收“信号”

大学生是即将成熟而又不成熟的群体,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阶层。他们往往能够敏锐地感受到生活、学习及社会改革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与冲击,并在他们心灵中掀起了强烈的波浪。辅导员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交流能力,还要明察秋毫,注意细节,悉心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向。如穿着打扮是否整洁、皮肤是否有伤疤、考试是否频繁挂科、是否屡次旷课、与室友相处是否融洽等,这些信号往往反映学生存在一定问题或近期心理发生转变。这就需要辅导员善于发现问题,遇到问题要因势利导,不断地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辅导员应及时发现并解读学生身上传达出的信号,给予当事学生帮助。这些信号表达出学生在寻求帮助,寻求关注,寻求被爱的信息,辅导员需及时应对干预,避免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加剧。

2.2坚持“持久战”策略,掌握谈话“浅入深出”技巧

目前我国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数量较多,研究显示,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中约20.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男生一般出现在大四,而女生在大二、大三出现心理问题较多,其中学习优秀者占的比例较高[3-4],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需要保持持久性。大一新生,在高考指挥棒长期的作用下,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应试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90后学生大多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就读大学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独立在外生活,在人际交往上难免有些自我,缺乏耐挫能力,遇事缺乏冷静,心理容易走极端。辅导员与他们交谈时,需要注意方式。接纳和理解是建立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前提,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成为良师益友。如谈话时,可先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与生活。当问到“有什么困难让你感到痛苦和迷茫的吗?具体的困难是什么?”就把话题引向深处,为下一步纠正错误,提供心理援助打下基础。与当事学生沟通时,需以接纳、理解为前提,倾听他的倾诉是建立情感的支持,可以减少压力与困扰、减少对教师的排斥,需认可他们表露出的情感,不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要表现出自信、放松和镇静的心态,坦率真诚地与当事学生谈论他们的问题和困扰,准确地反馈出当事学生的感受,进而增进彼此的信任。沟通的主题应专注于启发学生寻找其他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必要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使其认识到所有问题是可以解决。

2.3与相关人员开始访谈

访谈的主要方式是面对面访谈及电话访谈,访谈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地了解存在问题学生的各种生活信息,从中寻找他所遭遇的生理、环境、社会或心理方面的各种危机,认真剖析导致他现状的可能原因,并给予心理援助。访谈的主要人员,包括班长、寝室长、好友、父母。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帮助。

2.4掌握同理心与共情技巧

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需充分利用其身份,唤起同理心,把遇到的任何烦恼、冲突和挫折当成修炼同理心的好机会。大学生学习繁重而紧张,学习内容高深。特别是对大一新生来说,学习形式多样复杂都成为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导致挂科人数多。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势不容乐观。一些由于自身因素(如自卑、害羞、敏感等),或一些自身之外的客观原因都使他们的心理受到影响,从而表现出一种“厌交”或社交恐惧的心理。当他们受到挫折、委屈时无人倾诉,把这种情感憋在心里,自己承受,久而久之,这种所谓的“痛苦”、“困扰”便会积累、放大,最后轻者形成自身心理缺陷,重者可能危及自己、他人的生命甚至整个社会稳定。另外,大学生在对学习、人际交往和时间分配等方面的需要得不到一定的满足,会进一步加大挫败感,引发内心的矛盾、冲突与焦虑。以上原因引起学生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而这些不良的情绪作用于心理活动,将会成为心理疾病的催化剂,使人心境变得异常恶劣,心情焦虑甚至抑郁,最终形成心理缺陷。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的最紧密群体,必须善于探索大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及发生根源,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特点。在新生这个大群体中,找到与群体不同而又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充分利用辅导员这一身份,探索出一系列适用于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新方法、新方式。“共情”属于心理学名词,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有人把共情解释为“换位思考”[5]。笔者认为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掌握同理心与共情技巧尤其重要,特别是对新生而言。赞科夫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6]首先,辅导员必须与学生搭建理解桥梁,体现在了解学生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引导和教育学生,寻找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去发现其自身的价值所在。新生是心理比较敏感的群体,新生辅导员与新生建立这种理解桥梁,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尤为重要,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走访学生寝室,与大家聊天。大一新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自我调节及自我控制能力,每周安排时间走访宿舍,发现学生学习、生活及性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学生谈话,征得学生同意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其家庭情况及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例如某学生内心自卑,丧失做事信心,严重时幻想自己生病,年级教师找其谈话,定期与之交流,帮助学生走出自卑心理,鼓励学生参加活动,最终该生成为ICUC英语俱乐部的一员。第二,定期与宿舍楼管理员交流,了解学生晚间是否按时回寝及其他情况。第三,关心贫困生。据统计大一新生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贫困生,为保证贫困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大学生活,保证切实解决好贫困生问题,学校应时刻不忘“用爱心倾注,从细微着手”的宗旨[7],踏踏实实地开展关爱贫困生活动。辅导员首先通过新生基本情况表了解学生大体情况,列出家庭困难学生名单。与贫困生谈话如实记录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情况。辅导员走访寝室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解,对其家庭情况作深入调查,平时注意关注这些学生。在生活上多照顾、多帮助,给予“厚爱”。第四,走进学生生活。辅导员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一起分享人生经历,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展示真实内心世界,相互评析,相互提醒,相互支持,相互帮助,采用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在同辈、同学及朋友之间进行疏导。辅导员需要降到学生的高度去看待生活时,就会发现学生的想法并不是毫无道理、不可理喻,也不是幼稚天真。他们在困惑、迷茫时,希望得到帮助和指点。这时,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懂得倾听,需要研究和总结,让学生感觉到温暖,他们才感觉得到了帮助。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秀品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成才、择业、交友等方面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桂梅.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95-96.

[2]章志图.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维稳工作探析[J].中国青年究,2011,(1):93-96.

[3]黄培清.德育与心理辅导结合模式探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1,(1):97-99.

[4]桑志芹.高校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1):10-16.

[5]胡朝兵,毛兴永,张兴瑜.大学新生心理需求调查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47-50.

[6]杨东方,杜伟,张戬.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在深度辅导中要讲求“温度”[J].中医教育,2012,(2):67-69.

[7]修蕾.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心”之道[J].高校辅导员,2016,(32):24-27.

作者:梁亚男 姜大巍 马文超 李霞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的路径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积极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生活的方式,合理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由矫治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回归生活化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为当下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价值实现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活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路径,进而推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路径

根据我国教育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都纷纷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无论是从教育观念层面上,还是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角度,其重视程度也愈来愈明显。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获得成就的同时,却依然存在一些无法规避的实际问题,比如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措施失当以及教育价值偏差等。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大学生最喜欢或者最讨厌的课程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究其原因在于先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知行不统一,继而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渗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回归生活”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实现自我价值,达到知行合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开发当下大学生的生活潜质和人性智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呼唤生活化教育方式的回归

WHO(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健康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程度都接近到完好状态。换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我国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的‘生物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只有兼具健全人格和健康身体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由此看来,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身体、情感及智慧的相互协调;而适应环境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相互谦让,产生幸福感;在实际工作或职业中,个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过一种有意义、有效率的生活。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依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各项能力和谐发展的一项基本的教育活动。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无论是客观环境因素(比如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及教育观念等),还是主观思想因素(比如自我意识、自我经历、自我愿望以及自我臆想等),都能归咎于现实生活的范畴。客观方面,多元价值观造成当下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容易出现困惑、迷茫、疲惫的状态。家庭的生活氛围和教养素质也是干扰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高校环境、工作环境及求学择业中的机会逐渐增多,难度也随之增大,进而使得时下大学生更易出现情绪焦虑、失落和不安。主观方面,由于大学生阅历浅显、社会经验不足,因而受挫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此外,生活经历会塑造大学生人格的不健全,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妄自菲薄地不愿与其他人交际;有些学生由于小小的挫折或考试失利就萎靡不振、紧张局促或情绪失控等等。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国内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问题。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多侧重于教学大纲的编制、课程的归属及落实等诸多方面,尤其在教学模式上,许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行业的工作者试图探索互动式、情感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总体而言,大多数高校都以大班授课为主要形式,并采用传统理论讲授的方式,而学生则坐在台下被动地接受课堂内容,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和主体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走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是高校全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规定性,并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相比较于一般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潜能开发、自我成长等方面而设计的,其课程目标并不是预先设置好的,而是不断自主生成的,其课程内容以直接经验为主,具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商定。目前,我国高校过度重视这一课程的知识性、理论性及系统性,所以很难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很多非理论性内容,需要通过实践、训练和活动等方式来使学生亲身体验,但其所提供的实践机会以及活动空间是有限的,不能全面辅导到其他环节的问题,也无法深入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为规避这样的局限性,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心理知识讲授与实践教育活动相融合,将一般性心理教育与个别性心理咨询有机融合,将心理教育课程与心理辅导及训练相结合。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并且遵循适用、适需的原则。美国众多高校不仅注重对在校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教育,而且也十分关注对大学生心理干预项目的实施,比如增强校园适应能力、反对各种形式的校园暴力等活动;高校心理教师还应结合校园周边情况对这一课程的内容设置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进度和增减教学内容来干预学生的心理,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化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突破传统的课程教材选择模式,重新筛选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强调该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这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逐渐形成课程教学逻辑体系,研制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基础模块式”、“必修选修相结合”教学模式,并运用“1+3”课程编排形式,从而进一步促进普遍性发展、满足群体性需求。此外,大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会面临很多的探究性课题,比如大一新生常常会遇到的障碍是如何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大二、大三学生则以学习压力、人际交往、情感心理等问题居多,而大四学生更多的是面对择业或就业问题。文理科大学生对关注的议题也是有所不同的,相关研究表明:文科生的教育侧重点是平衡好人际交往关系,而理科生则是控制好心理情绪。大学生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自身的议题研究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块。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心理教师应尽量选择具有时代感的研究议题,覆盖大学生感兴趣的各个领域,进而产生心理共鸣,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路径

(一)构建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担任大学生导师的制度

一方面,任课教师要熟知现有学科知识中的相关心理学教育内容,适当地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运用心理素质内容(比如思维、脑力记忆、想象力等),强化学生的思维拓展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当下大学生的创造力、感知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动手能力。另外,通过采用心理激励手段以及心理暗示措施,以此来调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交流,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情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学专业,开展专业化的思想教育活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挖掘学习潜能和动机;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及潜质,融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适当地指导大学生设置合理的生活目标,塑造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提升生活品质。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诸多渠道,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不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指导环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指导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必须要面向高校全体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的推广与宣传,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意识;通过开办心理沙龙、心理专题系列讲座以及心理报告等诸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断提高现代大学生适应心理调节的能力,从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主要取决于高校心理健康组织或协会的完善。高校心理健康组织或协会应充分给予大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提供及时心理关怀和帮助;针对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需及时向高校心理保健机构反映,以免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恶性事件。

(三)大力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自我教育活动

实际上,任何一种教育只有改变被教育者的能动活动,形成主体意识,充分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需提倡自我教育。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在课外指导过程中,应着眼于开展以心理教育为主题的自我教育活动。例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认知、自我生存以及自我管控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觉醒的意识,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缓解心理压力。

(四)注重生活实际,科学对待理论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可实践性课程,教师在传授理论的基础上必须掌握好教学尺度,对超过接受能力范围外的知识应点到为止,倘若课程中出现大量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但是,理论知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和内容,将基础性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将深层次知识作为教学的补充,并充分结合实际来引导学生吸收重要的理论知识。据相关研究显示,高校学生习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这样讲授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而且也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授课模式,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心理教师可利用生活实例来讲授理论知识,既能提高可信度,同时又便于学生思考。

(五)以生活逻辑为核心,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本质上处理好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各种心理困扰,教师必须及时给予科学的解答。具体而言,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可从实际生活中找寻与心理教育相关的素材,继而使这一课程更契合实际,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当前,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教师的本职任务之一,包含具体的教材知识点等内容。因此,教师应采用专题教学模式,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选取现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从而使教学更具实施性和指导性。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实践为本,组织丰富有趣的集体活动,注重师生之间的协调,运用时下流行的话题来导出核心内容,适当开展心理知识训练,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活动,都应将学生群体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激发大学生探索知识的规律性和逻辑性,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就必须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不仅需要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专业优势,而且也需要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

[2]薛峰,龚定宏,徐奇.上海市某社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8).

[3]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4]李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山东德州学院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5]吕新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作者:焦丽梅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随机抽取了1450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整体上呈中等偏差水平,从具体的生活方式特征而言,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此外,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生活嗜好、人际交往及身体锻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方式;心理健康;关联探讨

世卫组织(WHO)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意味着身体不虚弱或无疾病,而更多则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趋于完美状态。”所谓“心理健康”,其实也就是指个体在身体、情感及智力上与他人心理健康相适应的基础上,将自我心境达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理念,其应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并为人们所接纳,同时又能够带来快乐。生活方式又称为生活样式、生活行为方式,其主要包含劳动、消费、精神、闲暇等诸多生活方式,并且与心理、生理和社会健康息息相关。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原因有很多,而生活方式就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众所周知,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起促进作用,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本文旨在探究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进而揭示出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提供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为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实践基础。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15所高校的145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专业覆盖文理科。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450份,回收问卷1434份,并剔除40份无效问卷,获得有效调查问卷共计1394份,有效率达96%。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反映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等级的有效测量工具,笔者在咨询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自编“在校生生活方式调查问卷”,问卷的具体编制则采用访谈法。首先,研究人员对部分在校生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有关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具体特性;接着,对收集而来的信息做好归纳分类工作,并结合国内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问卷维度,设定适合本研究的七个问卷维度,形成初步问卷;通过小部分样本测试和专家评定,删除一些不适宜的问卷维度和题目,最后敲定本研究调查问卷的五十道题目、七个维度:生活嗜好、人际交往、生活态度、学习压力、身体锻炼、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该项调查问卷设置为五级评分,即“完全不契合—不太契合—部分契合—比较契合—完全契合”,分数越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则越健康。问卷信度约为0.89。2.文献资料法根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的实际需求,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社会学、心理学、生活方式等诸多著作,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联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进而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三)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

除生活嗜好和学习压力两个维度之外,男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得分以及其他五个维度得分都高于女大学生,尤其是在身体锻炼、饮食健康、生活态度等维度更为明显;而女大学生在生活嗜好上得分高于男大学生。总体而言,男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优于女大学生,特别表现在身体锻炼、饮食健康和生活态度等维度,但女大学生在生活嗜好上强于男大学生。由于深受传统观念及社会期望对男性的影响,男人应当表现出坚强、负责任和强壮的一面,加之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进而使大部分男大学生能积极、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偏爱体育锻炼和健身项目,注重膳食搭配,培养良好的身体体格。另一方面,男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往往会滋生很多不良嗜好,比如纹身、抽烟、喝酒等。相比较于男性,女大学生则在社会生活中时常扮演弱者或受保护者的角色,并且十分依赖于家庭和男友,喜欢吃零食,饮食极不规律,进而使她们忽略身体锻炼,很少参与社会交往,所以不良嗜好较少。

(四)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

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在七个维度上的方差分析和研究,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活嗜好、人际交往、生活态度、学习压力、身体锻炼、生活习惯以及饮食健康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研究人员就这一方面又进行深入比较和系统研究,结果证实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在七个维度上的差异性不尽相同,这就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从数据统计来看,低年级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明显优于高年级学生。

(五)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

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其生活方式的七个维度上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文科生的生活嗜好显著优于理科生,而其他维度并无明显差异。由于文理科专业的不同,加之个体兴趣爱好、人性特征也截然不同,因而使得大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的活动方式也不同。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

该研究的生源地选项被设置为省会城市、中小型城市、农村和边远山区。针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在七个维度上的方差分析和研究,其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学生在人际交往、身体锻炼及生活嗜好等维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研究人员就这一方面又进行深入比较和系统研究,大学生生活方式在生活嗜好、身体锻炼、人际交往和生活态度方面存有差异,而其余三个维度的差别则不明显。尤其在身体锻炼上,省会城市、中小型城市的大学生显著优于农村、边远山区。

二、研究结论

对于上述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笔者得出以下四点结论:①现阶段,大学生生活方式整体上呈中等偏差水平。②男生生活方式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生活方式的健康指数呈下降趋势;文科生的生活嗜好明显好于理科生;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生活方式在人际交往、身体锻炼以及生活嗜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性。③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呈正相关,即生活方式的健康指数越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则越佳。④生活嗜好、人际交往、生活态度、学习压力、身体锻炼、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等是直接影响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生活嗜好维度影响最大,而生活习惯影响最小,饮食健康影响不明显。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生活方式整体上并不乐观,高校必须重视对其指导和教育,普及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纠正大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嗜好,帮助他们及时改善人际交往关系,并督促他们养成体育健身习惯,从而进一步促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此外,从大学生角度而言,应严格遵循校内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一切不良生活嗜好,注重饮食健康,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不断提升人际交往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进而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殷俊益,于玥,宋湘勤.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3).

[2]姜丽萍,吴殷.上海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

[3]孙柱兵,王祯义.贵州省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

作者:郜雅杰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摘要:本研究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520名大一学生采用自编的量表进行统一测量,以探究高职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师满意度、自我满意度、课程满意度、教师期望值、自我期望值和课程期望值,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质量,提高该课程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问卷调查结果启示我们要把提升教师的积极能量作为主线、把提升学生自身的积极投入作为重点、把提升客观条件的积极情境作为辅助三个主要方面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有效促进高职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满意度;期望值

近年来,高职医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教育重要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则尤为重要。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满意度测评是对教学评估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有利于完善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最终有效促进高职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2013级学生中抽取的10个班共52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有效被试500人。其中男生111人,占总人数22.2%;女生389人,占77.8%。研究以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期望值和满意度调查量表》为工具。该量表有31道题目,包含客观、教师、自我三个大因素,具体包括教材质量、学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互动、教师知识面、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教师语言表达、教师精神面貌、教师个性品质、教师教学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效果、考核形式、自我重视度、自我守纪行为、自我课堂参与投入程度、自我课后拓展、自我课程收获等,这些指标分为期望值和满意度两个部分,各5个等级。期望值分别为很高期望5分、较高期望4分、一般3分、不太期望2分、很不期望1分;满意度分别为很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一般3分、不太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所得数据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医学生各项指标期望值

学生期望值是学生对课程的预想和期望,它代表其希望通过学习课程得到积极影响,反映了学生的内心需求。调查显示,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期望一般,总体期望值平均水平只有3.77,接近“较高期望”的标准,55.80%的学生是“较高期望”,12.50%的学生是“很高期望”,27.68%的学生是“一般期望”,4.02%的学生是“不太期望”。可见,68.30%以上的学生对该门课程充满期望,设置这门课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各个具体指标上,学生对教师专业知识、教师知识面、教师守纪行为、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设备的期望值较高且排在前5位,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语言表达、教师精神面貌、教师个性品质、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态度。这11个指标除教学设备外均与教师因素相关,且平均值超过总体期望值平均值(3.77)。从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指标期望值来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总体期望值较高,平均值为3.77,各指标的期望值平均数也都接近“较高期望”4分;第二,对教师因素中教师内在素质的期望最高,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师专业知识、教师知识面、教师守纪行为、教师语言表达、教师精神面貌、教师个性品质、教师教学态度。学生对一门课程的评价往往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评价,喜欢一门课程,通常是因为喜欢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因此学生对教师给予很高的期望;第三,对教师因素中教学过程的期望也较高,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可见学生是比较享受教学过程的,其学习观念较多年前的学生有所改变,由原来追求学习的最终成绩转化为追求教学过程的满足;第四,客观因素和自我因素的期望值较低,除教学设备外,其他指标的期望值均值都小于总体期望值均值。客观因素是由学校提供和准备的,与学生主体的需要没有发生直接地碰撞,因此学生的期望没有那么的强烈。自我因素期望最低可能反映了学生刚进大学,还没有太强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约束,且大学的教育环境相对自由宽松,这门课本身又是考查科目,学生学习普遍存有功利思想,对其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

(二)高职医学生各项指标满意度

学生满意度即学生接受教育服务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值相比较的程度。调查显示,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满意度一般,总体满意度平均水平只有3.75,接近“较满意”的标准。60.27%的学生是“较满意”,8.48%的学生是“很满意”,29.46%的学生是“一般满意”,1.79%的学生是“不太满意”。可见,68.75%以上的学生对该门课程满意度较好,说明这门课程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而从各指标来看,学生对教师精神面貌、教师守纪行为、教师专业知识、教师语言表达、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较高且排在前5位,其次是教师个性品质、教师知识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备。这10个指标除教学设备外均为教师方面因素,且平均值超过总体满意度平均值(3.75)。从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指标满意度来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总体满意度较高,平均值为3.75,接近“较满意”,各指标的满意度平均值也都超过“一般满意”3分;第二,教师因素中教师内在素质的满意度最高,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师精神面貌、教师守纪行为、教师专业知识、教师语言表达、教师教学态度、教师个性品质、教师知识面,满意度平均值均高于总体满意度平均值;第三,教师因素中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也较高,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第四,客观因素和自我因素的满意度较低,除教学设备外,其他指标的满意度均值都小于总体满意度均值。自我因素满意度最低可能是由于相比中学相对自由宽松的大学教育环境,还处于适应期的大一学生还缺乏明确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约束,也可能由于这门课是考查科目,学生学习普遍存有功利思想,对其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

(三)高职医学生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之间的比较

将学生满意度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出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值实现的程度。学生满意度与期望值差距越大,表明越没有满足学生期望;差距越小,表明实际满意度越接近期望值。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总体满意度低于总体期望值,且只有9个指标的满意度超过期望值,其他指标的满意度均低于期望值,说明学生对课程的实际满意度与学生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课程存在有待改善之处。满意度低于期望值的指标由大到小依次是师生互动、自我守纪行为、考核方式、自我投入、教学设备、教学效果、自我收获、自我重视度、自我课后拓展、教材质量、教学方法和手段;满意度超过期望值的指标由大到小依次是教师精神面貌、教师教学态度、教师个性品质、教师守纪行为、教师语言表达、教师专业知识、教学内容、教师知识面、学时安排,可见教师内在素质比较让学生喜爱和满意。从各指标的排名变动来看,教师精神面貌、教师教学态度、教师个性品质、教师语言表达的排序均上升,这也说明学生对这教师内在素质的满意度较高;而师生互动、自我守纪行为、教学设备、教学效果、自我收获、自我重视度、教学方法和手段排序均下降,说明这几个环节较令学生失望。

(四)高职医学生期望值和满意度三大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客观、教师、自我三者的期望值与满意度都显著正相关,分别为0.424、0.330、0.447,可见期望值越高,满意度也越高,可能说明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期待、渴望和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投入,从而提高满意度;客观、教师、自我的三者期望值相关系数也显著,分别为0.563、0.479、0.513,说明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学生期望值的状况;客观、教师、自我的三者满意度相关系数也显著,分别为0.716、0.359、0.432,说明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学生满意度的状况。

三、讨论

(一)以提升教师的积极能量为主线

本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师本身期望值高于其他因素期望值。教师是课程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形式的活教材,这在人文课程尤其是该门课程中更为突出,因此要提升教师正能量(例如善良自信、乐观自强、激情幽默、自爱爱人等)示范表率作用,让学生从教师身上体验领悟心理健康的人的基本面貌以及如何保持自我心理健康。同时教师也是课程的灵魂,教师决定着课程的内容、授课方法与手段、师生互动等关键要素,因此也要提升教师专业吸引力和课堂控制力,发挥教师个人晕轮效应,让学生爱屋及乌,从而喜欢整个课程。

(二)以提升学生自身的积极投入为重点

本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自我满意度与教师满意度、客观满意度密切相关,学生自我期望值与教师期望值、客观期望值密切相关,可见学生自身因素与其他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教师要为其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特定人际心理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来提升学生自身的积极投入:以情感目标为教学首要目标,发展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学内容核心,重视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知识面、教师语言表达、教师个性品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来形成和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作为教学活动重心,为其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通过因人而教的个别化教学开发学生的潜能。

(三)以提升客观的积极情境为辅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顺应现代社会面对压力大学生不断涌出的心理现象和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它应该在怎样的大背景和理论基础上来进行教学,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21世纪初,随着积极心理学兴起,心理学研究的视角跳出了先前的疾病模式,强调应该更关注培养和构建人类的优秀品质,更关心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在高职医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和心理健康预防及干预机制建设中,可以从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三个层面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其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性,提升其优秀心理品质,营造宿舍班级系部学院整体的和谐气氛,从而提高其对学校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愉悦情绪,从而提高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余东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广西大学为例[J].课程教材改革,2012(16).

[2]余东芳,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满意度因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9(6).

[3]卡尔•罗杰斯.关于教学和学习的若干个人想法[J].北京:外国教育资料,1984(2).

作者:余彩云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调查分析(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245877.html

    相关专题:最长的英文单词 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


    上一篇:图书馆管理创新现况与途径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