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大学生自杀防控教育学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自杀的主观意志性决定其教育转化的现实可行性,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多重复合性又决定其教育转化的艰难性。自杀意念作为一种消极腐蚀力对大学生的正常人格造成严重的侵蚀后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强化其内在免疫力。大学生自杀免疫力是一个由心理人格、生死认知、负面事件和临场扶助等变量决定的函数。因此,高校必须依据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规律,采取有效的自杀防控教育转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以社会责任为中心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自杀意念;自杀免疫力;教育转化政策

在大学生的自杀防控中,教育能否起作用?如何起作用?起多大的作用?这是高校在防控大学生自杀过程中首先要厘清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在大学生自杀形成的各项要素中,生存环境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具有决定作用的可变量是后天的教育状况,具体包括两个层面、四个方面的内涵:(1)公共基础性的自杀相关防范教育状况(生死观念教育水平、人格心理教育水平);(2)个别临场性的自杀扶助防范教育状况(自杀意图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疏导教育、自杀行为实施过程中的危机干预与关怀教育)。在高校学生自杀教育防控体系中,对自杀倾向学生进行临场性扶助教育,在公共基础性的自杀相关防控教育(生死观念教育、人格心理教育)的基础上,运用其基本原理所做的个性化的临场性人本关怀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挫折应对教育等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一、大学生自杀的主观意志性及其教育转化的现实可行性

(一)大学生自杀行为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意志性

首先,大学生自杀率高低与其自杀态度有密切联系。DanielStein等人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行为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对自杀行为持否定和歧视的态度者对自杀现象看法越消极、鄙视,自杀行为倾向性就越低;对自杀行为持肯定、宽容态度者对自杀现象看法就越积极,自杀倾向性就越高。其次,大学生对自杀现象的评价态度与个体自杀风险的增高呈显著的正相关:自杀意念强烈者很少把自杀看成是消极的耻辱行为,而对自杀现象持否定态度者自杀意念明显很低。

(二)大学生自杀主观意志形成并采取行为呈现出一定阶段性

大学生自杀作为一种主观意志行为,是大学生个体基于先天心理人格基础,在后天生死认知教育与负面事件冲击下由自杀动机到自杀观念,同时又在正面抵制力量不断化解下不断销蚀负面意识的作用,经过多次反复再到自杀行为实施的过程。大学生自杀心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因负面事件产生自杀动机大学生自杀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但大多集中在学业、就业压力、生活条件差别、个人情感纠葛、社会人际危机、悲观厌世情绪、精神心理障碍等方面。自杀心理形成的关键是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形成,突发应激事件会破坏个体稳定的内环境,使个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对自杀者自杀行为起到启动作用的应激生活事件一般成为了自杀的导火索,尤其是叠加的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会大大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某种极限值,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2)矛盾冲突阶段自杀动机产生后,生的本能可能让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剧烈冲突之中,他们会经常与周围的人谈论与自杀的相关话题,表现出直接的或间接的自杀意图。由于求生本能的抵抗作用,自杀意识可能会因为获得外部抑制而被人为弱化,自杀行为倾向就会相应地减退和消失,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3)平静及准备实施阶段自杀者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后逐渐趋于平静,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这或许是当事人已经真的不再纠缠于过去走了出来,也有可能是坚定不移要选择自杀,开始思考并制定完善的自杀计划,一边进行自杀时间、地点、自杀工具的选择,一边安排自己的后事、写遗嘱等。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坚定了死的意志,遇到恰当的刺激源就会实施自杀行为。

(三)大学生自杀并非不可预测

大学生自杀的三阶段发展规律表明,大学生自杀并非完全是无缘无故的、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或多或少规律性地体现一定程度的、可供观察和分析的言行迹象或预兆,这通常可被敏锐的高校教育管理者不同程度地加以感知和预测,为高校学生自杀教育防控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宝贵空间。

(四)自杀是可以教育转化的

第一,自杀通常不是突然产生的,从自杀意念到实施自杀有时要经过数天、数周或数月时间的演变,这为高校及时发现并提供自杀教育防控、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准备了充分的时间条件。第二,企图自杀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有一个期望自杀解脱心身痛苦,但又难以下定决心排除各种顾虑或牵挂、期待得到社会扶助系统给予救助的心理矛盾与斗争阶段,这为高校教育者采取适当措施积极挽救大学生生命提供了宝贵的心理基础。第三,大学生自杀的理智性决定其在最终采取自杀行动前,会或多或少地考虑自己的死给父母、好友、亲戚等亲近的人带来的伤害,因而在自杀前的言行上会有所表现或警示,这也在客观上为自杀行为防范与干预提供了可能。第四,大学生受到重大的人生挫折、负面事件影响而诱发自杀行为,而诱发事件的出现为个性化自杀防控教育与及时性临场危机干预提供了良好的介入点。第五,大学生自杀发生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为全面、系统开展大学生自杀教育防控和干预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高校大学生自杀防控教育机制建设应立足于大学生自杀的内在认知机制。

二、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复合性及其教育转化的艰难性

自杀意念具有形式偶发性、相对隐蔽性、动机复杂性、个体差异性等基本特点,从而使得对大学生自杀的教育引导具有一定的艰难性。我国大学生对生命死亡教育体验缺失、对生命死亡价值认知理解肤浅、生命死亡情感感悟淡漠是当前大学生自杀行为偏高的重要原因。注重专业知识技能轻视人本情感关怀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充分满足当前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实际需求,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非人本化倾向、轻生命价值倾向。因此,高校教育应当努力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借助以下三种有益的自杀防范分析理论,最大限度地避免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一)自杀的精神人格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是在死本能机制影响下形成的消极人生后果。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超我是根据“完美”原则工作,研究表明过度发展超我可能引发自杀。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死的本能普遍存在于人性之中,是一种失败的人生应对,自杀结果可以理解死本能压倒生本能。当生命个体充满抑郁、绝望时,死亡就控制了他的生命。

(二)自杀的逃避自我认知理论

马斯洛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人具有一种趋向更高层次需要的自然倾向,这种追求有助于人们去发现生活的意义,但在其无法克服现实困难达到目的时,便会产生时不待我的堕落情节,最终选择逃避而自杀。该理论表明自杀行为是由个体经历强大的负面心理刺激时所激发的心境障碍,强大的心理冲突得不到及时心理调适与化解所导致的消极结果。如果内部调适能力差,可能会对意志薄弱者形成严重的心理挫折,甚至直接导致绝望而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

(三)自杀的多维综合影响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自杀是一个由生物、文化、遗传、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体在自杀危险面前软弱无力通常是生物遗传因素的原因,不良家庭成长的个体做出自杀示范风险和患精神疾病的概率会增大;而环境因素会让个体以自杀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个体自杀方式和行为倾向性受社会因素影响比较大;个体会产生不合理的信念一般是人格偏差和认知方式造成的,由于不合理信念导致了悲观态度和绝望,并采取自杀行动。自杀社会学理论认为当个体感觉很难从社会集体得到认可与支持时,极端渴望与重视集体者会因为极端无望、无助感而发生自杀现象,而社会压力与影响是自杀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压抑时产生的挫折感,得不到有效的社会规范调节和整合,就会导致自杀行为产生。

三、大学生自杀免疫力:一个弹性较大的可教育提升的变量

大学生自杀免疫力是一个由心理人格、生死认知、负面事件、临场教育四个基本变量决定的函数。负性生活事件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直接外部诱因或刚性客观刺激。除负面事件之外,其他三项都是直接或间接可供教化提升的变量。

(一)大学生自杀免疫力的界定

大学生自杀免疫力是大学生个体在先天心理人格健全性和后天心理人格教育、生死认知教育的科学性的基础上,在临场教育关怀的影响支持下,理性应对各种强度与频度的社会生存与竞争压力性负面事件的承受能力。它由心理人格成长的健康水平、生命死亡认知的科学水平、负面生活事件的冲击力度和临场教育关怀的影响力度综合确定。从大学生自杀免疫力影响因素不难看出,高校通过适当建立地学生人本化的素质教育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行为倾向的强度。

(二)心理人格特征是大学生自杀免疫力强弱的先天心理条件与可教育基础,与自杀免疫力正相关

人格因素是大学生自杀免疫力高低最主要的内在素质。在自杀意念的理论模型中,大学生人格特征是自杀意念及行为倾向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一些性格孤僻内向、心理敏感脆弱、情感焦虑冲动、情绪抑郁狭窄、思维狭隘固执、理想完美人格、抗压能力较差的易感人格特质的学生,自杀免疫力的先天心理条件与可教化基础较差,自杀意念一旦浮现就难以改变,演变成自杀极端行为的可能性也较大。其中,冲动性人格是自杀意念产生最重要、最普遍的危险因素。鉴于心理人格培养是提升大学生自杀免疫力的主要可教育因素,高校应当努力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与训练环境,努力培养大学生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增强他们的社会心理耐挫力。

(三)后天教育形成的生命认知水平是提升大学

生自杀免疫力的决定因素,与自杀免疫力正相关当自我生命认知面临困境或出现错误时,就会导致非理性选择,这是大学生进行自杀选择的重要原因。不良的认知方式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具有导致自杀免疫力降低的功能。不合理认知一旦被某种负性生活事件所启动,会导致产生大量消极的“非理性信念”,降低人的自杀免疫力。认知心理学认为真正导致自杀意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非理性认知,表现为看问题重感觉、以偏概全,缺乏辩证、客观的认识理解事物的态度,容易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导致产生无助感、绝望感,并将自杀视为唯一的出路。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自杀免疫力,必须通过构建以生命价值教育为主体与认知心理教育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加以有效推进。

(四)大学生自杀免疫力是特定个体内在主观因

素与外部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对生死的抉择不仅受外部客观危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取决于是否获得相应支持系统对内部心理平衡机制的有效保护。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免疫力的影响与其发生的强度、突发性、相关性、持续时长等反相关,与高校教育支持系统的维护力度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冲击强度越大、相关越密切、持续时间越长,对大学生自杀免疫力的破坏性影响就越大;而高校教育支持系统越健全有效,就越有利于减缓对大学生自杀免疫力的冲击,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行为倾向的产生影响就会越小。

四、大学生自杀的内在教育防控机制

(一)大学生自杀防控生命死亡教育机制

生命观教育应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突出主题。高校要全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对生命体都怀有敬畏之心,学会尊重与爱惜生命,可以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发展。生命教育课程中一定要开展正确的死亡观教育,打破对死亡讨论的禁忌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生命死亡认知,以开拓更有意义的人生理想。同时,充分重视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生命教育内容选择上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善于运用多种载体、各种途径来培育学生的生存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充分调动学生提升生命力的各种积极因素,并以更积极健康的姿态面对生活,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进而降低自杀率。此外,高校生命观教育的有效开展,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规范与完善、资源整合与配套、实践指导与协调,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大学生自杀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高校要加强自杀临场扶助教育与个性化心理咨询教育,根据大学生自杀的心理演变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避免大学生自杀悲剧的发生。(1)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自杀免疫力第一,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增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格力量以及提高乐观感,奠定坚实的自杀免疫力心理人格基础。高校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会在压力与挫折面前加强心理调控能力,增强对自杀意念的抵御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自杀免疫力。在实施团体心理教育辅导工作中,要依据大学自杀意念产生的原因设计干预因子,着重就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如何用积极态度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问题、如何进行自杀意念等负面情绪教化校正等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形成共识。第三,高校要在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教育心理学方法,指导和帮助心理存在一定隐患的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内化,感悟并解决自己的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等价值冲突,进而形成合理的观念,强化大学生自杀免疫力教育培养的力度。(2)针对大学生自杀风险重点对象,加强对大学生自杀干预的临场扶助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除一般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特定群体团体心理辅导、日常心理咨询活动之外,还包括对特定大学生个体所进行的自杀风险重点干预对象的特别临场扶助教育。针对自杀意图明显的大学生个体开展深入细致的个性化心理引导与扶助教育工作。要根据自杀意念产生的具体原因与其心理人格特征,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扶助方案,辅以必要的强制性管制措施,化解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特别心结,让其平安度过高度危险的强烈自杀风险期,以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的强烈意愿,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自杀事件发生后,要做好相关大学生心理损伤修复教育工作,不仅要及时做好自杀未遂者的心理修复教育工作,而且要高度关注自杀现场目击同学的心理修复教育工作,尽快消除其心理紧张和恐惧。为降低大学生自杀的发生率,高校最好在自杀意念萌芽阶段就展开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扶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案。Dema主张通过提高自尊心与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对自杀意念人群进行教育支持。Huff主张通过创立同辈团体帮助提高沟通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冲突问题等,解决心理压力。Willcox主张提高自杀意念预防认识,增强危机应对能力,减少自杀意念和企图。

(三)大学生自杀防控思想品德教育机制

首先,强化以人格健全教育为基础的挫折教育,激励大学生自强不息,正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大学生人格教育要从满足社会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自控、自我了解与自我激励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要求变成自我内在需要,要从实现大学生自我基本需要为目标,帮助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明晰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坚毅、责任、同情、创新等自我完善的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调整心理失衡的能力。其次,加强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升大学生抗逆力与心理素质。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处理与应对一些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自我接纳能力,降低大学生自杀概率。第二,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与感恩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在考虑、选择自杀时,要充分领悟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企业经济论文恩,要意识到自己的各种社会责任,不能只求自我痛苦的解脱,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感恩社会、珍惜生命价值的人。总之,高校应当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组成一个教育系统,有效促进大学生内在心理能力、认识素质的不断提升,不断增强大学生自杀免疫能力,让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吴彩虹 曹建平 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自杀防控教育学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98437.html

    相关专题:兰州大学学报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上一篇:精益生产方式与成本管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