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政校企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一、政、校、企一体化模式与技术创新关联机制的经济学基础

(一)知识溢出的含义

在经济学领域,罗默最早用溢出效应解释了外部性作用。由于知识本身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导致其不可能由知识生产者独自占有,从而产生知识从知识生产者到知识接收者的非自愿传递,这种无意识地传递过程就是知识溢出。知识溢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显性知识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而隐性知识包括毅力、心智、观察力等则难以被模仿及复制。在现实中,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研发人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联系与互动,通过知识传播进而产生知识溢出效应。

(二)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显示知识流入是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创新绩效的重要外部力量。企业的创新绩效除了受自身的影响外,外部力量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培训、人员流动、非正式交流等方式获得来自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先进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习、积累和丰富自身的创新能力,创建创新模式,促使其创新产出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高校的知识溢出可以促使高校显性知识通过讲座、交流、培训等形式流入企业。隐性知识溢出可以通过先进知识获取者在不同时空范围流动,如联合研发、兼职等形式与企业相关人员发生互动和交流这一方式,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创新知识、创新信息、创新技能等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企业从知识溢出中获取更多创新活动所需知识、技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提高。

二、政、校、企一体化模式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

(一)有利于建立区域技术创新纽带

在政、校、企一体化模式下,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的优势,加强相互间的联系,能够为技术创新带来机会和便利的同时,也为积极有效地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带来可能。高校在人才、学科、实验条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往往缺乏实际的生产运作、企业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和专长,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难以保证科技成果的市场实际应用性,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在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在技术研发或创新工作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瓶颈问题,同时,企业为了战略发展就必须考虑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寻找技术创新机会提高自己的研发水平和能力,在这些因素的驱使下自然就会产生科技联合方面的需求。于是,在某一区域内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政校企结合技术创新共同体就成为了可能。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搭建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平台,协调好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才能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统一起来。因此,在政、校、企一体化这种模式下能够做到各方资源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能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

(二)有利于实现区域技术创新协同

在这一模式下,高校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建设工作服务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一手信息,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动自身在学科领域内的探索,获得了协同发展效益;企业利用高校的研发力量,不断创造出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自身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速度,因此会乐意投资发展这种战略合作关系,无形中把高校的科研力量纳入到自己的技术创新系统中,获得了协同效应;政校企结合使得新知识得到了应用,不仅促进了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更能提高区域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也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形成了人人重视教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进而理解、支持政府和企业界对高校等科研机构的资助。这不仅提升了地区整体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更增强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能力。

(三)有助于使区域技术创新联系模式化、制度化

在政、校、企一体化模式下,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体系的建立与技术创新成果同样重要,因为创新模式和制度的形成,反过来会有力地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合作,使之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过程。同时,国外很多成功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通过三方协同合作,能够有效建立起区域企业与高校之间紧密而稳定的联系,形成政、校、企共同发展的区域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四)有力地促进区域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在政、校、企一体化模式下,高校教师、学生等在企业中兼职,以及人才在区域内的流动、合作,会吸引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力量,同时也促进政府、高校与区域内企业之间的知识对流,激活创新潜力、增加创新机会及技术市场化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有力地促进区域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校、企一体化模式下的技术创新可以直接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有助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是区域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及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高校层面

高校自身的研发能力是政、校、企合作的基础。其中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高校自身研发优势的集中体现。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对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服务经济增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研发人员。高校是推动政、校、企合作发展的知识源、人才库,其职能是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可体现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基础的教科研活动。高校可以从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等几方面入手。首先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应用性、创新性课程的设置,适当地加大应用性课程的比例;加强对部分具有科研潜力的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传授与锻炼。同时重视“超本教学”的重要性,使之成为一种教学规范和要求。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除了要及时更新自己所学专业的最新知识外,还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和探索意识。最后是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在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的同时,还可借助自己的科研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兴趣小组或社团,并给予一定的实验实训场地及经费的支持,吸引学有余力或具有潜质的学生参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及思维。二是科研人员的培养。首先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数量依然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重视对研究生质量的培养。高校可通过让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研究、进入校办企业实习等方式,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是高校教师中科研队伍的建设。可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鼓励等方式,让教师们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国内国外研修学习、参加高层次技术论坛等,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2.改变观念,积极探索科技转化工作。在政校企模式下,除了为社会、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外,高校自身也应勇于突破旧观念和旧机制,变学术导向为市场导向,真正意义上实现技术创新。一方面要树立市场意识,在研究发明的同时还应在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上下功夫,争取使科研成果在企业扎根成为产品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将一批实用性较强、市场转化率较高的科研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让社会和企业及时认知和了解,使科研成果尽快与市场结合。

(二)政府层面

政府在政、校、企一体化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协调和支持作用,应多方面促进校企合作。

1.发挥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在制订战略与规划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可根据国家、区域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协调多方因素重点攻关、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某些行业和产品的发展,形成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政策体系,正确引导学校、企业的技术资源,营造市场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在政策方面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搭建相应的平台进行重点扶持,规范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为企业、大学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政府应在财政经费中划拨专项资金,建设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并通过市场化机制运作方式,努力提高研究开发产业共性和关键性技术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服务,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能,整合区域内科技资源,搭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实行专业化管理,实现降低研发成本,区域科技资源共享。

(三)企业层面

1.企业要主动出击,建立早期研发机制。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因此应在技术创新的上游链上主动出击,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主动提出技术设想并出资参与全过程的合作,建立早期投入研发机制。企业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成果储蓄较多的情况下,往往处在被动选择的随机的境况,早期投入研发机制的建立就可充分利用企业在市场方面的优势,变主动为被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中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客服人员等全员参与到此项机制中来,才能取得长期效果。

2.以利益为纽带,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在政校企一体化模式下,企业与高校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因此,企业与高校双方的信息互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校企双方可通过相互兼职、建立信息共享制度等方式增强互通使企业知晓高校的研发方向、特点和所取得的成果并能及早注入资金,利用自己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和工程技术人员与高校科研人员共同孵化,使其逐步完善成为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学校也能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需求,在实验项目的初始阶段就能充分地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调动了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产品开发、科研立项的积极性,使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针对性更强。政、校、企一体化模式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政府、高校、企业层面之外,中介机构和融资机构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信息资源、专项服务、资金保障等重要职能。

作者:赵利娟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政校企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38441.html

    相关专题:论文投稿 鸡西大学学报


    上一篇:戏剧舞台美术设计论文
    下一篇:辅导员人格魅力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