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初中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这就使得学校必须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各科任教师必须发挥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除了思想品德课,各科任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最后达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致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始终。《语文课标》前言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获得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语文课标》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材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语文课标》教学建议的部分提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尊定基础。”也就是说,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语文是一门工具,它和具体的人、社会历史中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离不开“人”,它富有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离开“人”,语文教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而正是这些富有灵性的、“人性”的东西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能让学生深刻认识真、善、美,课外古诗词的背诵让学生在仰慕圣贤之道的同时思想受到熏陶,名著导读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融洽、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不断给学生传递着正能量,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则使学生的素质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和内化。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素养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严重短缺,而学科教学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1.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名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得有一桶水”,因此要想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教师必须得是一个“能量团”。当教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时,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也是积极、乐观的;当教师以消极、悲观的心态面对学生时,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就只能是消极、悲观的。2.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术业有专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还有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来获得。同时,通过阅读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参加学术研讨会或专业组织的活动等途径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钻研,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提高专业素养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初中生普遍有这样一种情况: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教的这门课,从而获得极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成绩。可见师生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师生关系还会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关乎到学生的未来。从本质上讲,师生往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笔者观察了班里与教师交住较好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社交能力,在和教师不断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在进行着社会交往,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着如何交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技能、解除心理障碍之外,还应传授他们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更好地与人沟通。

(三)利用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尊重学生,关注个别差异,注重方式方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发挥学科优势,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就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谈一下体会。1.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理想人格近来年,媒体频频爆出初中生涉足犯罪的新闻,究其原因,除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不良影响外,主要还是源于主观心理发展的缺陷。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蕴含着积极的心理品质。比如鲁迅的文章,一方面透过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学生可以感受到他强烈的正义感,另一方面通过他的文学作品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生被那个身残志坚、自信自强的小姑娘所震撼,从而学会乐观、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2.巧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感恩教育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现在的学生身上存在着冷漠、自私等不良品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大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试想学生如果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这样的教育又怎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而初中语文教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例如《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忍受军营之苦,替父从军,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朱自清的《背影》中那段“望父买橘”的描写,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爱如山,从而懂得感恩父母。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对其以后的成长和成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某些故事对学生进行心理适应、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在鲁迅的《社戏》中,“迅哥”作为一个城里的小孩,对于农村的环境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适应,相反他能和村里的孩子很快打成一片,并且在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了勤奋、不服输等优良品质,可见他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有很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孔乙己》这篇文章除了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热衷科举、自视清高的孔乙己之外,还描绘了一群自私冷漠、麻木不仁的看客。通过学习,一方面学生对当时社会的病态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也懂得了如何去同情和帮助劳苦大众。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反观自己,积极地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利用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王娟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初中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36574.html

    相关专题:可持续发展理论 榆林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一篇: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物流管理学科交叉类课程建设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