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 >

中医药院校师德建设路径及实践

摘要:当前,中医药院校面临巨大发展压力,中医药院校教师师德建设势在必行。陕西中医药大学针对当前师德考评机制欠缺及“生本位”教育理念缺失的问题,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创新师德教育模式、构建考核、监督、激励及制约机制,建立了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中医药教师队伍,服务于教育教学、医疗科研、社会服务事业。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师德建设;路径实践

师德建设是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根基,是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首先注重师德建设。

一、中医药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

大学在社会组织中占有特殊地位,被视为象牙塔,肩负道德教化的责任。教师作为实践主体,具有人才培养、科学培养、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崇高使命及历史重任。上世纪末,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剧烈冲击。一方面,大学受到了“社会道德危机”的冲击,出现了管理行政化、思想功利化及学科同质化等问题,部分中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爱岗敬业精神出现懈怠。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载体,更是具有中华民族医药宝库挖掘与整理、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当前,中医药院校面临巨大发展压力,加强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二、中医药院校师德建设归因分析

探究中医药院校教师师德建设,有助于增强教师内驱力,塑造外部环境,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创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一)师德考评机制欠缺

一方面,中医药院校和大多数院校一样,师德考核表面化、运动化和形式化。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没有话语权,师德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师德与教学、科研相比,层次、规模存在明显差异,再者,师德荣誉未和提拔干部和职称挂钩,无法产生有效激励。

(二)“生本位”教育理念缺失

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的第一要务,在现代的教育实践中,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变成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前高教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教育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标准更侧重于硬性指标的评比,高校办学流于办学任务指标化、取向功利化的特点。重科研、轻教学、忽略师德建设是大多高校面临的问题。教师们迫于科研的压力,无法将精力集中在人才培养上,更不必说关注学生,帮助健全人格,树立高尚品德。再者,在文化多元化及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教师队伍对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及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职业理想和信仰缺失,价值观与人生观出现偏差,职业倦怠,学术浮躁。这些均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悖。

(三)人文精神缺失

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双重影响。外部环境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因素形成的政策导向及舆论宣传。内部环境指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及校园氛围,它是影响是的的关键因素。师德的建设离不开内部优良环境的创造,要贴近教师工作及生活的实际,从顶层设计入手,弘扬师德,切实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做好心理疏导,激发教师崇高的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在当前教学、科研、生活的三重压力下,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有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在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认识和评价时,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和健康堪忧状况的共占49.5%,认为心态平和的仅占6.3%。[1]即使高校教师受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认同“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但在多重压力的紧迫感之下,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及道德修养的高水准就无法激活,更谈不上发挥。这与重引进、轻培养;重要求,轻关怀的客观坏境密不可分。

三、中医药院校教师师德建设对策及实践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制

加强领导体制建设,将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层面工作重点。陕西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成立“三育人”领导工作小组,自2005年研究制定《陕西中医学院“三育人”工作条例》,十余年坚持实施,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全校高度重视,领导班子亲抓,成员人人有责,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作,各尽其责,协调统一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师德教育模式

师承教育、传帮带是中医药特殊的育人模式。中医药院校要通过中医名师大家树立崇高理想,通过中医药文化培养精、诚、仁、朴的优良风尚,通过校名师名医塑造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陕西中医药大学制定了《“名师名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自实施以来,针对张学文、郭诚杰两位国医大师分别建立国医大师工作室,配备工作团队,师承博士。选拔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人,省级指导老师24人,陕西省名(老)中医32人,培养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人才近200人。并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作为校文化核心,坚持“精、诚、仁、朴”的价值核心,青年教师具备了中医药文化底蕴,领略了大医精诚的精髓,增强了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三)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交叉互式主题教育理念,即“以尊重和确认学习者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教育者主导性主体和受教育者发展性主体的双主体协同交互活动,以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教育。”[2]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实现德育目标,更有助于师德长效机制的建立。教师与高尚的品德及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的敬重与爱戴,学生对于老师的反馈有助于老师反省及激励,学生与教师之间良性互动,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文斌,冯丹娃,冯智恩.《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道德———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N].光明日报,2013.

[2]方正泉.《主体性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J].江苏高教,2014,02.

作者:刘癑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中医药院校师德建设路径及实践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gsgl/81383.html

    相关专题:创造性思维训练 车用发动机


    上一篇:高校油画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谈新疆地区的语言文化互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