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工科人才培养

摘要: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区域发展,在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经济特点,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间的深度融合,建立面向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创新体系结构;研究校校、校所、校企、校地间的协同创新,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独特优势,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团队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并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协同创新;建设;工程教育

1概述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尤其高等工程教育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提升毕业生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和工程技能,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从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看,校内改革轰轰轰烈,翻转课堂、慕课、项目化教学等等,进行了许多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企业出于安全责任、生产效率等诸多方面考虑,不愿接收学生实习,或者只参观可以,不能动手实际操作,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度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应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导致学生毕业踏入社会后出现严重的“断桥”现象。基于以上现状,探索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吸收和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加强校地、校校、校所、校企四方面合作的探索,将地方政府、研究所、企业人员引入到高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积极功能,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培养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代工程人才。

2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内容与目标

根据湖州以及浙北区域产业经济建设特点,结合我校工科专业实际,面向先进装备等产业,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在现有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基础上,积极与地方政府、省内外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对接湖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在节能环保、物流装备、高端制造、信息经济等领域,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新格局,实现学科建设推进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校地共育,深化产教融合,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加快培养一批面向湖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研究面向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机制体制及激励评价体系,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支撑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3工程协同创新体系构建

3.1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中心建设坚持以“政府主导、区域急需、创新引领、影响突出”为宗旨,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单位,我校为牵头单位,企业、合作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参加,充分发挥主导和参与单位的综合效应,搭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体系,以物流装备、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为优先发展方向,努力构建大协同机制与平台,争取国家级大项目,打造国家级科技成果,实现产业提升与经济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合作构建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各主体的主要目标不同,高校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科研院所主要追求科研成果,企业以实现商业利润为目的,注重科技成果市场化,政府管理部门制订产业政策,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3.2研究协同创新机制及激励与评价体系

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学校工科专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积极与企业沟通探讨,吸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如物流装备、电梯制造、高效节能环保设备等企业参加,协同开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企业是协同创新的参与者、实施者,任何创新技术成果,最终都需要由企业完成实验、制造、完善改进、最终推向市场,创新的价值需通过市场检验来体现。通过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挖掘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造力潜能,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将教育和科研相结合,为区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建立各方协调机制及科学管理规范,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相互信任,是彼合作的基本条件,是实现有效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基础。建立主体间信任关系首先要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配;其次,增强主体成员间的信息沟通,减少合作中的误解,为创新合作提供基础;再者,在协同创新主体选择时,重点关注企业文化,彼此目标一致性越高,熟悉程度愈高,越有助于信任的产生,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合理、信息沟通不畅、目标差异是导致冲突的主要方面。构建全过程的协调体系,一方面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减少冲突,做到事前预防,明确合作主体各自的权责,利益分配;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使合作各方都能有机会面对面地讨论问题,增加彼此间直接的交流,同时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发生以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减少负面和消极因素的影响,如采用第三方调解等。

4组建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团队

协同创新打破政府职能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的壁垒,组建跨学科、跨单位、以任务为导向的协同创新团队,团队成员由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企业技术人员优化组合,实现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多元主体优势资源互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开展科研攻关,项目申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面向社会及行业需求,实现教育与产业同步发展,促进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协同培养现代工程建设人才,实施校企人才“双进”制度。吸引优秀企业家、企业“千人计划”和“南太湖精英计划”人才,到湖州师范学院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或创业导师,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加快培养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根据企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组织选派相关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将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与企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学科专业、行业创新发展,提升高校师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5结论

(1)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区域发展,在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经济特点,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间的深度融合,建立面向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2)促进创新团队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因地制宜,积极吸收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多方互动,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团队。(3)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体系,面向区域需求、科教产融合的学生培养模式有机结合,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4)建设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地方高校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面向区域产业特色,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研究方向必须紧密结合企业需求,解决企业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才能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杨秀增.我国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3期.

[2]许晓冬.转型期高教理念重构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2015年第04期.

[3]王洁方.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体系研[J].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04期.

[4]林健,倪渊.协同创新中心卓越绩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新疆职称13年第08期.

[5]张忠迪.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5年第01期。

作者:程广振 王培良 陈惠英 李兵 杨俊凯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工科人才培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273739.html

    相关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上一篇: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