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系统设计高效课堂论文

一、课堂录像技术参数与效果要求。

目前,课堂录像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单画面电影模式和三分屏资源模式。单画面电影模式是指多个摄像机和多媒体设备同时工作,但被录下来时是经过切换选择后的,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一个场景的顺序呈现,像电影故事;三分屏资源模式是指生成的情景课件整个屏幕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教师视频,计算机屏幕内容,知识点索引,全部呈现给观众,由观众自己选择观看内容,并有放大缩小、可快速索引功能。单画面电影模式的优点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学生收看时容易接受,注意力不易分散,减轻学生认知负担。但其优点也正是其缺点,学生在收看时只能被动接受,自主选择性差。而三分屏资源模式正好和单画面电影模式优缺点相反,两者互为补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可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对于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一般要求采用单画面电影模式,而对于一些网络课程也可采用三分屏资源模式,便于学生自学。课堂教学录制的目的不仅是保存教学资源,而且要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和共享。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录像要具有通用性、传播性和时效性,能够在网络中流畅的传输与播放,因此,一般课堂录像为流媒体文件,文件编码方式为RM、ASF、WMV,H.264等。近年来,尤其是H.264的编码格式,由于其同等质量下高压缩比的优势,被广泛采用。另外,为保证教学视频的质量,对图像的分辨率,码流,帧率,声音质量等都应有严格的要求。

二、系统设计相关理论

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确定逻辑模型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设计方针和原则,综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确定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目标及相互关系,对子系统及全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从而创造出具有所需功能的新系统。所谓归纳法即进行系统设计时,首先对现在和过去的同类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所设计的系统功能要求进行多次选择或合并同类系统,最后形成少数几个同类系统,对它们作出相应修正,最后得出一个所需要的系统。演绎法由设计人员按照普遍的规则和原理,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多种功能元素中选择符合系统要求的元素,并按照一定形式进行合理组合,从而完成新系统的设计。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情况合理使用两种方法,两种方法经常是并用或交叉使用的。高效课堂网络实时录播系统做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设计之前要做好分析,综合运用两种设计方法完成设计。首先运用归纳法。通过对市场上有代表性的网络录播产品进行调研和测试,分析和比较其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技术方案和指标参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确定所设计的新系统关键技术方案。同时运用演绎法,按照已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选取合理的设计元素,加入到设计方案中,合理组合,从而完成高效课堂网络实时录播系统的设计。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上设计原则,才能保障新系统的建设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三、电视制作相关理论

课堂教学录像也属于一种电视制作。网络录播系统的设计必须依据一定的电视制作的相关理论,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课堂录像作品。其中画面质量是衡量教学录像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就对有关画面处理的相关理论做个简要阐述。

1.摄像构图。

摄像构图是指视频画面中视觉元素的布局和构成。构图的目的是为了完美地表达画面内容,因此构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内容表达、形象塑造、气氛渲染及观众的观看效果。构图要突出画面主体,主要被摄对象就是画面的主体。画面中的主体是表现的中心,又是结构画面的中心。常用构图方式有黄金分割构图和九宫格构图。黄金分割构图要求拍摄主体的位置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或者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分配画面空间等,这样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九宫格构图是指画面用四条线构成井字形,将画面分成九等分,建议将被摄主体安置在“井”字的四个交叉点上。九宫格构图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可以使拍摄主体很容易进入到观众的视觉中心,对于突出主体比较有利。课堂录像构图设计的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好的呈现出来,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明确画面中心,引导视觉顺序,使观看者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构图线索去浏览画面。

2.拍摄角度。

角度是处理拍摄场景时空关系,人物位置和画面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画面侧重点,交代不同的关系,形成不同的电视叙事语言。在精品课程课堂录像的拍摄中,主体应当是教师的讲课活动,陪体则是学生。一号机位拍摄的角度应该用正面平视或俯视角度,机器设在教室中间靠后位置,主要跟踪拍摄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二号机位设在教室前方用斜侧位置,俯视角度拍摄,主要用来拍摄学生听课、回答提问等。三号机位设置于教室后方,俯视角度拍摄。主要用于拍摄教室场景。有时还会设置专门拍摄黑板的摄像机一个机位或两个机位,一般设置于教室中后方,用俯视角度拍摄。

3.景别运用。

摄像景别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对于课堂教学录像一般只用后四种景别,远景几乎不会使用。全景用来表现被摄体全貌,课堂录像中用于介绍课堂环境、学生活动、教师的教态等,反映师生的教学氛围和课堂精神面貌。全景拍摄时,要注意教室空间深度的表达和师生主体轮廓线条、形状的特征化反映。此景别经常用在课堂录像的开头、结尾及中间环节。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其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可用中景拍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场景,不但可以表现教师和答题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反应。拍摄时,必须要注意抓取师生的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和镜头都富于变化。近景是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它与中景相比,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课堂录像中用来表现师生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如教师讲课、写板书、学生回答问题、认真听讲等。这是课堂录像中最常用的景别。特写是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所表现的事物。课堂录像中如教师强调的板书重点内容,演示实验时,准确操作的画面等。课堂教学录像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景别的作用合理的运用景别,才能使教学视频获得好的视觉表现力和教学效果。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技术要求,可以考量所设计的高效课堂网络实时录播系统能否满足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技术要求;系统设计相关理论,能够为高效课堂网络实时录播系统设计时提供设计的方法和原则;电视制作的相关理论,能够为我们在设计系统时,保障好的导播策略和录制效果。   

作者:张志刚 孙幸成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系统设计高效课堂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45728.html

    相关专题: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上一篇:配电线路自动化资料管理论文
    下一篇:社会管理行政法能力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