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手段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谋求在股票市场中立足,使得真实盈余管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粉饰财务信息的一种普遍性行为。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提出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的建议,有助于深化财务信息使用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理解。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手段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涵义

Healy&Wahlen(1999)提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者利用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手段或者蓄意规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披露,以传递虚假信息误导利益相关者,使其对企业业绩的理解发生偏差。Roychowdhury(2006)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突破,他提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刻意营造的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经营行为,而这些偏离正常经营的活动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即使进行这些活动可以实现企业的业绩目标。

二、上市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首次公开发行(IPO)动机

2016年我国A股市场IPO审核步伐明显加快,根据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2016年8月,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了175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167家成功过会,通过率高达95.43%,预计公布募资1003.35亿。大量的企业谋求上市,其目的在于募集企业发展资金,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利用发行股票(而非付现金)的形式来购买其他公司,发行认股权证或通过股本性质的得利以激励员工或是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等。出于以上目的,上市公司为了能够抬高在资本市场中IPO的股票价格,会利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在首发前的一年通过实施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调高企业利润,以最小的代价募集到最大的资金,以达到监管部门的审核要求。

(二)配股动机

企业上市后为减少融资成本,所采取的首要筹资渠道及方式就是配股,因此很多上市公司想方设法地争取配股资格。尤其自1993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以后,配股融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的青睐,上市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而更多的实施盈余管理操纵利润。胡志磊(2012)通过研究2009-2011年沪深A股首次配股的上市公司配股后的会计业绩下降的原因,研究表明,如果上市公司配股后没有计划进行后续融资,则配股后经营业绩会大幅下降,且配股之前发生的因配股而操纵的应计利润会被企业逐渐转回;但是如果上市公司有计划进行后续融资,为了达到证监会要求的融资门槛,公司会继续之前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尽可能维持较高业绩。

(三)契约动机

债务契约中通常以某些会计数据为条件,规定了约束债务人的条款,通过对这些契约进行监督,确定契约是否被违反。当上市公司向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贷款时,贷款金额越高,这些限制性条款就越严格,比如要求年实现的利润率达到某个水平或年末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规定的某个比率等。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拥有较高贷款金额的上市公司更可能无法达到这些条款要求。由于违约的代价高昂,越是负债率高的上市公司就越有动力对盈余进行操纵,以推迟技术性的违规罚款。根据VasilikiE的“债务契约假说”理论,假定其他条件相同,当上负债增加时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可能性越高。

三、上市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生产操控

通常情况下,企业每一会计期间的固定成本是相对不变的,为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调高产品边际收益,企业会将未来需要生产的产品转移到本期生产,或通过扩大生产数量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以达到增加产品单位利润的目的,此时,企业会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是,过量的生产使得企业的存货增加,耗费企业大量的仓储保管费用,在外部消费者需求稳定的情况下,一旦产品无法及时地销售,企业现金将被锁定在存货上,这将使得企业无法将存货转化为现金,企业将会面临资金流断裂的风险,此外,过多的存货还可能面临由于过时或损毁而减值的风险。因此,生产操控是一种满足企业现阶段盈利目的而忽略未来企业发展的行为。

(二)销售操控

销售操控主要是指为了使本期的盈余达到企业预期的水平,或是管理层注重短期企业绩效,异常地采取降价促销、放宽赊销条款、延长信用期等方式扩大销售额,迅速增加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但是通过向客户提供价格折扣或是宽松的信用条件以使销售额增加只是暂时性的,长期而言会带来总体利润的下滑,即使上市公司采用上述营销手段可以立竿见影地实现盈余效果,但是却极易造成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加大,进而损害上市公司的长期利益。

(三)费用操控

费用操控是指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加以控制或改变可自行决定的额度费用,主要包括:研发支出、员工培训费用、广告支出等。酌量性费用的降低能够减少上市公司当期财务报告中的费用支出,进而提高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为提高当期盈余,或出现经营业绩不佳,管理者迫于绩效压力等情况时,可能会削减当期可自行决定的费用的支出。费用操控虽然实现了短期的目标,但是却牺牲了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四、规范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建议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不同行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各有不同,监管部门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修订会计法律法规,对于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异常行为需更严格的监管以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第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治理结构,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其执业素质,保证其执业的独立性,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和机构投资者的积极监管作用,从而确保监事会职能的有效发挥。

作者:梁宵月 侯文哲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手段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147351.html

    相关专题:论文发表骗局 企业规划案例


    上一篇:土特产包装设计发展方向
    下一篇:企业财务风险动因与控制对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