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国际本土化美国高等教育论文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的特点

一个国家、一所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的形成须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各有其特点,其背后是法律、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多个种族、众多语言、两个政党利益、思想流派等相互交织、角力互博、平衡妥协的结果,因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有其独特性。

(一)美国的高等教育从输入教育到输出教育,过程漫长美国是一个大学历史比国家历史还长的国家,其高等教育从输入到输出,经历了300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建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是美国仿效牛津、剑桥模式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到独立战争前,美国共创办了九所学院,主要是仿效英国的模式[10]。独立战争后,美国开始出现专业学院[11]。1802年开办的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设有技术学科的学校[12]。1824年伦塞勒多科技术学院正式建立。各州也开始创办州立学院,强调培养实用人才。在德国柏林大学的影响下,1876年建立了霍普金斯大学,并采取提高水平、设置研究生课程等措施,将一批诸如哈佛、哥伦比亚、耶鲁等学院改造成大学[13]。直到二战前后,因为战争的影响和"欧洲复兴计划"的开展,国际学生和人才大量涌入美国,加上二战后美国国内大学入学人数由于《退伍军人法》的实施[14]以及国内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平权法案"实施等因素,美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到1960年以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15]13,使得美国高等教育成为国际留学的重要目标。到了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国际地位更加不可动摇,即使在"9.11"之后收紧学生签证,全球有意赴美深造的学子数量仍然持续攀升。

(二)英语是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的主要工具,美国等国占据知识资本生产的上游,留学生来源主要为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G.Altabach,2010)认为,英语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承载语言,美国等英语国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主导国,控制学术传播的上游即知识产品的生产,未能拥有话语权的国家在此过程中被边缘化,沦为被控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产业输入国,造成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外流,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16]。尽管诺贝尔奖并不能代表学科的最高发展水平,我们仍可从下列数字中看到美国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实力。截至2013年10月9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311名美国学者,占1737名得主的17.90%[17]。截至2011年,培养6个以上诺贝尔奖得主的大学共有32所,美国大学有17所(247人次),占53.13%,英国大学有4所(93人次),占12.5%,德国的大学有4所(56人次),占12.5%,法国的大学2所(26人次),占6.25%[18]。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并存,融合程度高。面向留学生的签证、社保、金融、移民、学生打工、税收等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截止2013年11月,美国共有在籍高校学生2125.3万,其中国际学生人数为81.9万,占总数的3.9%,国际学生中7.35万是非学历生,约为8.97%,其余皆为攻读本科和研究生学位的学生。中国、印度、南韩为三大主要来源国,占在美国际学生总人数的49%[19]。表1数据显示,2007年—2011年,高等教育学生国际流动加快,每个国家的国际学生人数都呈上升态势;英语国家接收的国际学生数量比较其他语言国家要多得多,体现了英语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美国接收国际学生的数量远超其他单个国家的数量。表二数据显示,尽管美国每年接收的国际学生人数在增加,但增加量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其他地区赴美的国际学生数量保持平稳或者稳中有降;而在亚洲国家中,中国和印度赴美的学生人数增长较快,与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需求增长水平相一致,而日本赴美学生人数则处于下降态势。国际学生的流动以南→北流动为主,北→北流动较少,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普遍较高,二是因为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基本上能够满足本国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这两点上仍然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三)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过程中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招收学生、开办海外独立机构、合作办学项目、合作科研、设立独立的招生机构等方式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盛宴。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招生办人员每年暑假在全世界做招生宣传[15]31,纽约大学在上海、佛罗伦萨、阿布扎比、马德里等地设有分校[20],以及分布中国境内各省市的合作办学项目等。此外新的形式新的项目不断涌现,如卡普兰教育集团、阿波罗集团的凤凰城大学,前者在美国本土通过语言培训起家,进而介入职业证书教育、学位教育,在美国华尔街上市,推广到在海外开办高等教育机构,目前在都伯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印度、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校,提供高等教育[21]。后者是一所营利性大学,美国是承认营利性学校的,这种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了商业利润,依靠学生学费作为主要营收。目前美国有10所上市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如科林斯学院(COCO)、职业教育(CECO)、Strayer教育(STRA)、ITT教育服务(ESI)等。

(四)政府加强教育发展,高校师资来源国际化美国历来忧患意识很强,重视未雨绸缪,对未来进行重大谋划。如2006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及两院下属的医学研究所联合发表了一份报告—《迎接风暴:振兴美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建设美好未来》(简称《迎接风暴》),在美国政界、教育界与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迎接风暴》报告提出四项重大政策建议,即美国政府应当加强在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经济政策方面的行动。该报告的典型特点是直面竞争危机,瞄准中国等国家和反思教育问题,将人才和创新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3]。2006年9月,美国出台了一份旨在引领未来10年至20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的报告—《美国高等教育未来规划》[24];2007年5月,美国联邦教育部正式发布了《2007—2012年战略规划》[25]。奥巴马在2009年提出,美国欲在21世纪保持其在20世纪的领导地位,就要自强,只有教育比别人强,竞争力才能比别人强。美国要通过创新,强化教育,要有新的眼界[26]。这些战略思想集中反映出美国有强烈的危机感,强调以危机凝聚共识。战略目标主要有是帮助美国广聚贤才、加强美国文化向世界各国渗透、提升美国综合实力、强化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力。为此目的,联邦政府在签证政策、就业政策、移民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配合国家战略目标。美国高校也积极招揽全球英才赴美工作,招收优秀学生赴美学习。大量留学生的涌入,不仅带来高额的资金流,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助力经济发展。

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给我国的启示

陈昌贵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超长板"效应,即在合作共同体中的每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不仅会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甚至会通过合作中的互动,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27],这个"超长板"效应也同样适用于中国在向美国学习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的经验上,通过学习美国的经验,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程度。

(一)做好战略规划,大力推进国际本土化美国高等教育可以上溯至1636年,而在1960年以前,美国的私立大学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校只招收富裕家庭的白人子弟,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平权法案"后才开始招收少数族裔如黑人和亚裔、女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15]13,历时300多年。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高校的主体作用非常重要,政府主导重在文化的对外扩张和法规制度的建立,高校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注重高校实力的提升、教学质量和国际生的本土适应上,注重本国文化的输出和国际文化的本土融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多年来一直在本土国际化和国际本土化两方面进行尝试,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本土国际化方面的措施如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学科和专业建设改革面向国际的课程、加大师生国际交流力度、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的合作,搭建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加大力度吸引国际人才来华工作、设立"千人计划"等项目吸引华人学者回国服务等。本土国际化方面的措施如加强来华留学生工作,鼓励中国高校在海外开设分校,加大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在海外的推广力度,派遣汉语志愿者赴外学校工作,设立"汉语桥"等语言竞赛项目等措施。总的来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工作是本土国际化,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知识生产、科研开发上的成功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很多学者做了积极反思。张少雄提出要培育我国向外国际化的力量,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走向国际。任继愈先生发现,文化的传播存在"势差"规律,总是先进的文化向文化落后的地区流动,并且逐渐取代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的回流是非常薄弱的。张彦通认为我国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向国外学习和借鉴经验的单向需求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迫切需要超越"留学",构建一种以对等、合作、贡献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28]。周作宇提出高度重视面向第三世界输出教育的战略构想,提出"中国声音需要世界听众,首先需要自己主动发声"[29]。我国发展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这跟我国当前的综合国力、科研能力和文化发展水平分不开。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国际本土化和本土国际化进行统筹规划,加大力度开展本土国际化项目,制定中国文化、语言、高等教育分步、分地区对外发展战略,保障重点项目的开展;引导大学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大学章程,建立完全学分制,增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提升,健全校内服务制度;完善面向外国人工作和学习的规章制度,如税收、医保、社保、人员流动管理、社区融合等制度。以中国核心文化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以孔子学院和接收来华留学高校为基地,以自主化的科技和知识产品为推广内容,通过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的目标。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学生教育,面向发达国家发展语言和文化交流,面向非发达国家发展学历教育2012—2013财政年度,留学生给美国经济贡献了240亿美元[30],中国学生占其中的44亿美元[31],占18.3%。从图2可见,自2003年到2012年,赴美的国际学生人数基本上一直呈上升趋势,支撑的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经济收益十年内翻番。2013年共有356499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数增加4554人,同比增长15.83%。2013年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为147890人,占总数的41.48%。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数继续稳步增长,中国政府奖学金对扩大留学生规模的拉动作用明显。2013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数33322人,占来华生总数9.35%[33]。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Council)下属的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服务机构教育情报处发布报告称,在考虑去国外学习的美国和英国学生中,只有1%打算前往中国。报告显示,在美国学生中,在最理想的海外留学目的地中,中国排在第10位,较去年的第九位有所下滑。在英国学生的最理想海外留学目的地排名中,中国排在第11位,低于2013年的第九位。教育情报处的调查样本是美国和英国的1万多名学生。美国学生留学目的地前三名是英国(19%)、法国(10%)和意大利(8%);在非西方国家中,日本(5%)和巴西(2%)排名居前。英国学生首选目的地是美国(33%)、澳大利亚(9%)和法国(5%)。两国学生出国的首要学术动力是修学分,分别为40%和33%,希望出国学习的学生主要为本科学生,而两国学生选择中国的最重要因素同为"希望体验这种文化"[3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开设用英文讲授、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课程理应成为中国高校吸引英美大学生来华学习的一个重要议题。未来几年,面向发达国家学生发展语言和文化交流项目,面向非发达国家学生发展学历教育,特别是发展面向非发达国家的工程、医学、护理等应用性专业教育,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的一个趋势。此外,我国在发展来华留学生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过程中,通行的做法是将留学生与本土学生分开培养,分开管理,分开住宿,割裂了学生间语言交流和文化交往的联系。学习美国经验,将语言以外的留学生教育与本土学生教育并轨势在必行,也即采用统一教学质量标准、采用统一教材与教学方法、同班上课、同宿舍居住、同等管理,可以增加留学生与本土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化沟通能力,促进高校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努力发展全外语教学专业,增加国际化高水平师资比例,提升来华学历教育生回国就业竞争力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2009年的数据,当年新晋终身教职的11599名高校教师中,有1332名是外国人,占11.5%,此外亚裔美国人占10.5%,非裔美国人占0.5%,西裔美国人占0.4%[35],这些终身教职的副教授、教授的后续工作年限一般在八年以上。但国际师资在国内高校的比例还比较低,以江苏省2011年的数据为例,985高校外专外教低于10%,211高校外专外教比例低于5%,其他本科院校不足1%,这些教师一般聘期不超过一年,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语言教师[36]。美国的留学生绝大部分课程是用全英文授课,极少量课程用留学生母语授课。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教学一直占据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主体位置,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进入21世纪,尽管由美国等英语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多文明、多语言构成的世界,语言是文明间沟通的主要工具,高校不仅为全球化时代培养人才,还要为后全球化时代培养人才。因此,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外语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不同文明的理解,还能够提升未来我国在世界多种文明社会中的话语权,占据未来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主动地位。在有条件的高校或者几所邻近的高校发展一门或者几门外语(如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的多个全外语教学专业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时我国高校也要加大力度积极引进高水平国际师资,提升国际师资比例,广纳全球精英为我所用。这些全外语专业的开设、国际师资比例的增加如果能够与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结合起来,还可以带来一个更为直接的正效应,即提升来华留学生回国工作时在华所学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中国学位在其国家的吸引力。

作者:周慧 单位:吉首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国际本土化美国高等教育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25351.html

    相关专题:历史研究 伊犁师范学院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问题与应对策略
    下一篇:钢琴教学中钢琴构造的必要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