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会类 >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作者:刘国斌;王轩;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县域经济的"四化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新时期振兴县域经济的新思路。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工业化是根本动力,为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供给;城镇化能够加速要素转移,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增加需求;农业现代化可以为粮食安全和其他一切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信息化则是加速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优化升级。
【论文正文预览】:(GH11009)2012年,基于中国由“乡村型社会”向“城镇型社会”转变的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适时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
【文章分类号】:F127
【稿件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东北地区
【参考文献】:
  • 洪名勇;;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 程丹;薛莎莎;郭丽娟;李富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3期
  • 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85期
  •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乌家培;;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 郭庆海;;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路径[J];经济纵横;2013年08期
  • 刘国斌;王轩;;吉林省县域教育与县域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J];人口学刊;2012年06期
  • 张亚斌;金培振;艾洪山;;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的综合评价及分析——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测度与比较[J];财经研究;2012年08期
  • 陈晓红;陈石;;基于两化融合视角的企业效益差异研究——来自制造业企业微观调研数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 陈石;陈晓红;;“两化融合”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基于所有制视角的门限回归分析[J];财经研究;2013年01期
  • 张兰婷;洪功翔;;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 常修泽;曾铮;顾严;;信息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年02期
  • 宋立;曹玉瑾;曾铮;;信息化对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的影响[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年02期
  • 张敏;马泽昊;;信息化、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政研究;2013年08期
  • 李裕瑞;王婧;刘彦随;龙花楼;;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年02期
  • 张亚斌;金培振;沈裕谋;;两化融合对中国工业环境治理绩效的贡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01期
  • 陈庆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J];城市观察;2014年01期
  • 陈伟;陶长琪;;基于复合协同模型的江西省与全国两化融合水平对比分析[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 王高山;张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简单模型[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 张鸿;代玉虎;张权;;“新四化”背景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析[A];《资本论》与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 王林;杨坚争;杨立钒;;世界市场虚拟化与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 张延林;肖静华;谢康;;小小的IT经理能实现IS与业务战略匹配吗[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 胡树林;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增长[D];四川大学;2004年
  • 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 杨洋;中国区域工业化与交通资源配置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 赵宏海;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 许轶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 韩春民;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 王金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绩效[D];南开大学;2012年
  • 姜松;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 孙秀秀;东北三省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 庞爱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 任爱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 徐士锋;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关联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 侯静;基于产业发展的四川城市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 马雯雯;阿克苏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 张晶;哈尔滨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 罗浩;信息时代城市空间演化趋势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 胡子龙;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 张劼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 刘泽仁;罗钰;张华;;建立成都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 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 刘国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 张丽华;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3年01期
  •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 王宏伟;;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1期
  • 李旭东;;贵州省工业化、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影响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 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 洪名勇;;城乡统筹与协调: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与调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刘荣添;叶民强;;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来自29个省份面板数据的经验:1992~2004[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9期
  • 周叔莲;[N];人民日报;2008年
  • 华中科技大学 刘朔;[N];经济日报;2012年
  • 潘根宝;德法两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农机化;2000年01期
  • 任金玉;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J];中国农机化;2000年03期
  • 谷文晓;遵循客观规律 推进农业现代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 姚监复;要实事求是地有选择地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02期
  • 白人朴;关于衡量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探讨[J];中国农机化;2001年02期
  • 刘坚;认清形势 迎接挑战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3期
  • 傅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涵义与标准的理论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2期
  • 陈孟平;制度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杨万江;对我国农业转变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1年03期
  • ;提高产业化水平 推进农业现代化[J];河北农业;2001年09期
  • 陈晓华;;夯实农业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A];2011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1年
  • 杨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解析[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 任连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 江文胜;;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现状、方向和重点[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2010年
  • 王水泉;;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2010年
  • 张洪松;陈勇;;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 陈新田;;论湖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苑鹏飞;;浅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 杨重光;;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引挈[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 李保全;田建民;蔡世忠;苏磊;;河南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探讨[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 农业发展银行浙江台州市分行 赫鸣放;对农发行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思考[N];今日信息报;2007年
  • 回良玉;在中华农业英才奖表彰会上的讲话[N];农民日报;2008年
  • 市委讲师团;为什么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N];德州日报;2008年
  • 王忠海;产业化经营:农业理念的全面创新[N];农民日报;2001年
  • 李文学;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N];农民日报;2001年
  • 记者 宁启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N];农民日报;2003年
  • 张粼粼;农业现代化正逢其时[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 记者 欣闻;“鱼米之乡”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N];徐州日报;2011年
  • 林广瑞;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刍议[N];光明日报;2000年
  • 记者 杨伟鸣 特约记者 宋宏伟 通讯员 李顺清;我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试点工作[N];湖北日报;2002年
  • 宁新田;我国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 彭艺;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模式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 陈枫;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 杨敬宇;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 李荣喜;农业现代化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 雷婷;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对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 苏菲;中外农业现代化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 闫德文;日本农业现代化与环境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 马军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实现的路径及对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 周圆;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评价与发展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 凌平;一三一团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 连馨;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创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 张东旭;城镇化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 鲍婧;长春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稿件标题】:【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期刊简介】:《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23-1407/C,国际刊号:ISSN1007-4937。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管、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更多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006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刘国斌;王轩;


    更多社会类论文详细信息: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shehui/31832.html


    相关专题:浙江地方志 美国金融监管 《黑龙江社会科学》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橡塑资源利用
  • 中州今古
  • 中国井矿盐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当代人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中国牦牛
  • 当代电视
  • IT时代周刊
  • 广西畜牧兽医


  • 上一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解
    下一篇:【甲午战争】金韵梅与甲午中日战争红十字会救援辨——兼谈近代中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