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语文世界杂志社

关注我们

【灰色关联分析法】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作者:马凯;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年Z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文章从制度创新的四个方面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提出应从继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论文正文预览】: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通过评价改革30年来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虽然资本形成加速对过去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更重要的贡献来自制度变革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2003年10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文章分类号】:F427
【稿件关键词】: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外开放度;非国有化;市场化水平;国家战略;配置作用;地区生产;
【参考文献】:

  • 高晶;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 史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82期
  • 徐传谌,庄慧彬;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J];学习与探索;2004年01期
  • 李华;马喆;王金萍;;东北地区民营工业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 王子良;金喜在;;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 徐传谌;杨圣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解锁”与制度创新——兼评关于老工业基地落后成因争鸣的各家观点[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 曹荣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浙江视角[J];东北亚论坛;2006年04期
  • 赵英霞,方秀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振兴东北地区经济[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 朱明仕;;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 邵学峰;赵茉;;增值税转型的绩效分析——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J];经济纵横;2005年12期
  • 林木西;和军;;东北振兴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求是学刊;2006年06期
  • 邱爽;;增长极理论与东北经济的振兴[J];生产力研究;2005年11期
  • 徐世江;;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创新体系的建构与评价[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 林民书;张树全;;产业结构与体制因素共同作用下民营企业市场进入问题研究——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县域农村民营企业市场进入的实证分析[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 叶征;中国软科学的发展(1978-2010)[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 马涛;东北地区经济转轨的制度演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 刘兴旺;基于有机认证完善的东北地区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 董丽晶;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与就业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 吴艳玲;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D];辽宁大学;2008年
  • 李尔彬;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支撑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 王福君;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王祖继;制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 任海芝;环境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 严瑾;我国资源产业的产权改革和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 韩秀芳;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吕旭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沉淀成本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 袁志琦;我国东北三省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 邓大才;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 王燕梅;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 唐要家;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演进的绩效与挑战[J];经济纵横;2001年06期
  • 郭凤城;体制和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J];经济纵横;2003年11期
  • 董晓辉,康宇航;制度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年02期
  • 姚力;对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再思考[J];经济纵横;2000年09期
  • 齐建珍;改造老工业基地的一种新思路[J];求是;2000年09期
  • 《振兴老工业基地研究》课题组,林凌,荣剑英,沈鸿生,刘世庆,董德歧,陈唯,刘红儒,阎俊,张承耀;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J];改革;2000年05期
  • 纪玉山;结构升级: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挑战[J];长白学刊;2000年01期
  • 孙启文;;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创新[J];内部文稿;2000年22期
  • 胡春力;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作用及重点任务[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11期
  • 王翠霞;抚顺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1年08期
  • 卢嘉鑫;创新与西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 蔡文彬;对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几点思考[J];吉林财税;2003年10期
  • 鲁志军;;论技改贷款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 焦方义;;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 徐勇;;创新国企体制 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程[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 孙世强;;国家政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研究[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 朱荣科;;资源型城市反贫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文汇之一[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 李俊江;史本叶;;老工业基地兴衰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与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 李中义;高元禄;;加快市场化改革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进一步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 李向平;陈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 娄福恩;徐萍;;地方志要为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服务[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N];经济日报;2004年
  • 胡鞍钢;老工业基地振兴:吉林该如何做[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 本报记者 王海坤;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回春”有术[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 记者 朱大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和历史任务[N];长春日报;2007年
  • 班健;创造老工业基地的新生[N];中国环境报;2006年
  • 佟冬俊;蓝图展现出的是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 陈金子 初训;围绕主题 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N];丹东日报;2007年
  • 记者 樊金钢;九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开工[N];黑龙江日报;2007年
  • 呼涛;老工业基地历史欠税将得豁免[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 记者  孟唤;现代流通在老工业基地辽宁快速发展[N];经济参考报;2006年
  • 杨振凯;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任晶;我国老工业基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 关大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 吴艳玲;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D];辽宁大学;2008年
  • 李铁滨;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扩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 姜周;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 李道刚;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方政府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 李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 周永波;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 刘玉梅;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 陈彬;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吉林省人才问题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 白鹏;用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指导辽宁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 童睿;产权多元化和老工业基地振兴[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 夏沛妍;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陈新锁;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 刘荣;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引入国外风险投资引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 张彩梅;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 曹振峰;发展虚拟经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D];吉林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灰色关联分析法】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年Z1期
【期刊简介】:0......更多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2000/)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马凯;


    更多中国农业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灰色关联分析法】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zgnylw/252278.html


    相关专题: 《语文世界》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信息化研究
  •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 工业加热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 数学学习与研究


  • 上一篇:【大风预警】预警
    下一篇:[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论文]对当前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