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温锐;陈胜祥;邱贵明;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本文以江南某省为例,从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组织化程度三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加以考察。实证研究发现:农民积极性较高,但缺乏自主性,农民理事会几乎没有作用;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性别、受益、政策和理事会作用的显著影响;农民的自主性受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族、受益和政策的显著影响;理事会作用受到农民受益和积极性的显著影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面临诸多困难,既缺乏人力支持,又没有组织依托,还受到政府政策失灵的不良影响。政府应重新定位农民理事会与村委会的职能边界,培育农民组织,为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论文正文预览】: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和不断推进,“农民主体作用”成了“三农”领域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专家学者著文论述“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意义;政府官员反复强调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性;村舍道旁时能见到“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之类的宣传语。总之,农民
【文章分类号】:F327
【稿件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现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谢菊;;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问题[J];学术探索;2006年01期
- 樊帆;;培育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 邓忠;;从农民的视角看新农村建设[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 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 樊帆;;培育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 曾芳芳;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 胡运锋;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现代化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 陈建平;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 赵玉丽;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 林青;农业市场化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 张宝马,潘惠,陈志华,王骏,巢国祥;扬州市农村社区人群肥胖超重现况及影响因素[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9期
- “浙江省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对策的研究”课题组;浙江省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对策研究(上)[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 “浙江省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对策研究”课题组;浙江省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对策研究(下)[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 刘锡荣;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 刘成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6年05期
- 王阿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级档案建设[J];浙江档案;1997年05期
- 蒋兴国,吴廷友;蒲家浩的新农村建设之路[J];农村经济;2001年06期
- ;加快新农村建设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J];浙江国土资源;2004年01期
- 廖明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J];老区建设;2005年01期
- 曾凡;把握库区新农村建设的四大环节[J];老区建设;2005年01期
- 李金活,丁天华;稻花香里说新村——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掠影[J];小城镇建设;2005年08期
- 闫正平;翟印礼;赵涤非;;新农村建设推进辽宁现代农业[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 汪亚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陈昭玖;周波;;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析[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陈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与模式创新[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张玉华;刘东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彭玉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乌蒙论坛[C];2006年
- ;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高级论坛征文通知[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郭文华;;新农村建设应融入土地节约集约理念[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 陈态祥;;科学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 作者为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英才;武将台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 曹伟庆 曾毓琳;第二届中国农民旅游节深秋登场[N];华东旅游报;2000年
- 本报记者 任芳;四川农田水利:何时丰水又沃田?[N];经济日报;2000年
- 冯金涛 邹建丰 朱新法;农民住宅与城市小区没有区别[N];新华日报;2000年
- 朱安军 王治;浦北县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N];中国建设报;2000年
- 记者 春鹤;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闭幕[N];中国体育报;2000年
- 通讯员 李华 记者 胡冠平;水清地绿环境美[N];浙江日报;2000年
- 通讯员 李华;让河水更清环境更美[N];浙江日报;2000年
- ;北京顺义区投资环境概况[N];北京科技报;2001年
- 记者 卢新宁 施芳;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N];人民日报;2001年
- 刘建荣;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 邢志广;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 严江;四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 张仕平;乡村场域变迁中的农民外出就业[D];吉林大学;2006年
- 黄丽萍;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 贺曲夫;我国县辖政区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 谢婷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 甘小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江西农民增收因素的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 周博;赣中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 张宝玲;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 沈国庆;黔南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 陈义忠;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发展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 周黎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 吴春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 陈作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 廖永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D];厦门大学;2006年
【稿件标题】:【教育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实证研究——以江南某省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财经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
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5期
【期刊简介】:《农业经济问题》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农业经济问题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1323/F,国际刊号:ISSN1000-6389。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更多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86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温锐;陈胜祥;邱贵明;
更多
绿色农业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教育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实证研究——以江南某省为例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lsnylw/269618.html
相关专题: 《农业经济问题》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商用汽车情报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中国经贸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土壤圈临床医学与亚健康
上一篇:
【个人所得税会计论文】略论近代中越陆路贸易通道格局的变迁
下一篇:
【毕业论文宠物收养网站】大庆市土壤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污染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