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陕西农业科学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类 >

郑单958特征特性|不同种植模式和密度对夏玉米郑单958产量的影响

本文作者:马志超;王惠萍;周仓军;张明学;王录科;冯海萍;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08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郑单958在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通过进行等行距(60cm+60cm)和宽窄行(50cm+70cm)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每667m23000株、4000株、5000株、6000株、7000株5个密度梯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宽窄行种植模式显著优于等行距种植模式,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以宽窄行种植模式、密度6000株·667m-2组合最优,产量构成三因素最为协调,单位产量最高。
【论文正文预览】: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现代玉米工业的原料,需求量越来越大。玉米持续增产是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关键,玉米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进一步提升玉米单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郑单958在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关中玉米生产上普遍存在种植模
【文章分类号】:S513
【稿件关键词】:不同种植模式密度夏玉米郑单籽粒产量
【参考文献】:
  • 高培荣;;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02期
  • 李均平;韩银堂;闫宏生;闫俊平;王春绪;;陇县地膜玉米栽培模式及技术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3年03期
  • 郑友军;张斌;浦军;张仁和;路海东;何仲阳;薛吉全;;春玉米高产栽培下(≥15000kg/hm~2)光合和物质积累转运特性[J];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01期
  • 汤其琴;薛世芳;郭其中;朱训永;李宝才;;丘陵地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 董奎义;;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期
  • 白树春;李保军;李保民;朱成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 徐斌;钱群一;李育娟;;鲜食甜糯玉米安全高效种植技术与种植模式初探[J];农技服务;2007年12期
  • 郭宏敏;;鲜食甜糯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与配套技术[J];河南农业;2012年24期
  • 杜保池;薛金伟;刘军继;;玉米品种郑单988、郑单538高产简化栽培[J];河南农业;2013年14期
  • 祝玉龙;孙永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年14期
  •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年05期
  • 沈秀瑛,戴俊英,胡安畅,顾慰连,郑波;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光截获及产量关系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3年03期
  • 董树亭,王空军,胡昌浩;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群体光合特性的演变[J];作物学报;2000年02期
  • 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王成雨;郅胜军;;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年01期
  • 陈国平;高聚林;赵明;董树亭;李少昆;杨祁峰;刘永红;王立春;薛吉全;柳京国;李潮海;王永宏;王友德;宋慧欣;赵久然;;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J];作物学报;2012年01期
  • 鲍巨松,薛吉全,杨成书,郝引川;不同株型玉米叶面积系数和群体受光态势与产量的关系[J];玉米科学;1993年03期
  • 黄智鸿;王思远;包岩;梁煊赫;孙刚;申林;曹洋;吴春胜;;超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7年03期
  • 常建智;张国合;李彦昌;闫丽慧;李潮海;;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研究[J];玉米科学;2011年04期
  • 黄振喜;王永军;王空军;李登海;赵明;柳京国;董树亭;王洪军;王军海;杨今胜;;产量15000kg·ha~(-1)以上夏玉米灌浆期间的光合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 姚万山;;1987年郾城基地县夏玉米万亩500公斤开发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88年05期
  • 郑卓琳,李伯航,张淑敏;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需水规律研究[J];玉米科学;1994年04期
  • 袁宝玉,楚爱香,韩向阳,戚永安,茹海江,谢红敏;夏玉米单产11000~12000kg/hm~2试验示范[J];玉米科学;1998年04期
  • 卜祥凤;夏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原因浅析[J];农村科技开发;2002年06期
  • 张海申,王友华;夏玉米的中后期管理[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年08期
  • 董其德;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5年07期
  • 刁凤玲;吴茂平;张丽林;;夏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6年04期
  • 罗锋;盛振庆;杭中桥;薛宇;;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农业知识;2008年16期
  • 陈亚伟;;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补救措施[J];农家参谋;2010年09期
  • 李正风,张淑敏;干旱对夏玉米需水量和产量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1985年02期
  • 陈天锡;武建华;房稳静;陈松;张建峰;;驻马店夏玉米生长季气候特征及影响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 潘磊;程晓辉;李卫华;;漯河市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 李艳梅;;河南省夏玉米生产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 李树岩;马志红;;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 李树岩;马志红;;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 王忠伟;王丽英;南华;李东升;;稻赤斑黑沫蝉在夏玉米上危害观察及防治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 曲良梅;;南阳市夏玉米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 方文松;邓天宏;付祥军;;夏玉米干旱综合防御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 刘宝存;吴静;孙明德;;夏玉米硫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的研究[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杨光仙;马青荣;张志红;李红卫;赵海青;;夏玉米生长量规律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 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 杨利华;夏玉米生产四注意[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1年
  • 滑县农技中心 邢晓焕;夏玉米苗期管理五防[N];河南科技报;2009年
  • 王智广 张英福 郭怀锋 郝贵军 崔书瑞;影响夏玉米高产的四因素[N];农民日报;2001年
  • 郝延新 王昀 记者 云丹;夏玉米万亩示范方显神威[N];渭南日报;2009年
  • 广平县农牧局 韩秀玲;怎样种夏玉米才高产[N];河北农民报;2010年
  • 邯郸市农喜植保科技公司 王智广 尹洪雨 陈宝军;夏玉米缺素症一览表[N];河北农民报;2010年
  • 沧州市吴桥县农业局 赵凤娟;夏玉米穗期管理要点[N];河北农民报;2010年
  • 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 毕瑞芝;夏玉米隔行去雄籽粒饱[N];河北科技报;2010年
  • 记者 焦莉莉;项目区夏玉米长势良好[N];石家庄日报;2010年
  •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周新国;2009年我省夏玉米部分主导品种(中)[N];山东科技报;2009年
  • Muhammad Naveed Tahir;关中平原夏玉米氮素营养和生物物理特征遥感估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 宁堂原;春夏玉米套作氮素竞争利用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 魏亚萍;氮肥对夏玉米籽粒库容建成和充实的影响机理[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UZOKWE Pauline Adaobi;不同灌水方式下依据水面蒸发量确定夏玉米适宜灌溉制度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 高志岭;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土壤N_2O排放和CH_4吸收特征[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申丽霞;碳氮代谢对夏玉米穗粒数形成的影响机理[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刘淑云;不同施肥制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 李全起;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 王启现;夏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及周年氮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汪明霞;控制性交替灌溉试验研究及SPAC系统水分传输模拟[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 连艳鲜;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态区高产杂交种形态生理特征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 李芸;不同密度对夏玉米花丝发育和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 武俊喜;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 罗遵兰;华北地区冬小麦与夏玉米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韩世栋;苯磺隆防除夏玉米田阔叶杂草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 钟茜;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丁民伟;黑龙港地区夏玉米氮肥用量与胣用时期及分配比例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 程富丽;密度和钾肥对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影响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 陈述悦;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呼吸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 郑光辉;山东省夏玉米田杂草生态经济指标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稿件标题】:郑单958特征特性|不同种植模式和密度对夏玉米郑单958产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发表期刊期数】:《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08期
【期刊简介】:《陕西农业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陕西农业科学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1-1089/S,国际刊号:ISSN0488-5368。陕西农业科学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本......更多陕西农业科学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7296/)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马志超;王惠萍;周仓军;张明学;王录科;冯海萍;


    更多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郑单958特征特性|不同种植模式和密度对夏玉米郑单958产量的影响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19042.html


    相关专题: 《陕西农业科学》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东北电力技术
  • 情感读本
  • 电镀与精饰
  • 孔学研究
  • 中华麻醉学杂志
  • 天府新论
  • 海洋信息
  • 现代医学
  • 江淮论坛
  • 土壤圈


  • 上一篇:【德国鸢尾】小花鸢尾的花部结构与繁育特性研究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中的应用进展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