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果树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类 >

[土壤微生物论文]温室栽培草莓连作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本文作者:白鹏华;刘奇志;刘正雄;王玉玲;栾小兵;李贺勤;张航;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果树》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测定了温室草莓连作2、3、5、7、11年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真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中细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放线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温室草莓连作5年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大,连作7年与连作11年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略有缓解。建议温室草莓连作年限不要超过3年,并辅以相应的耕作和施肥措施来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论文正文预览】:近年来,人们对草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导致草莓主产区的连作问题日趋普遍。草莓长期连作使得地下病虫害逐年加重,草莓长势逐年变弱,表现为植株死亡、果品质量逐年变劣、产量逐年下降[1]。目前研究者对作物重茬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壤养分,如韭菜、香蕉
【文章分类号】:S668.4;S628;S154.3
【稿件关键词】:草莓温室连作年限真菌细菌放线菌土壤微生物
【参考文献】:
  • 李刚;文景芝;吴凤芝;张齐凤;叶楠;;连作条件下设施黄瓜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数量消长[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钟爽;何应对;韩丽娜;周兆禧;臧小平;王必尊;金志强;;连作年限对蕉园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 王志刚;郭天文;徐伟慧;;大棚韭菜连作对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郑宏伟;杜建珍;;重茬大豆减产原因及控制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04期
  • 徐文修;罗明;李银平;韩剑;王娇;舒春霞;余虹;;作物茬口对连作棉田土壤环境及棉花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 李春格;李晓鸣;王敬国;;大豆连作对土体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 时鹏;高强;王淑平;张妍;;玉米连作及其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22期
  • 范君华;龚明福;刘明;孙红专;张利莉;;棉花连作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孙权;陈茹;宋乃平;王青凤;王锐;;宁南黄土丘陵区马铃薯连作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演变[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6期
  • 胡元森;刘亚峰;吴坤;窦会娟;贾新成;;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J];土壤通报;2006年01期
  • 王金龙,徐冉,王彩洁,撒得山;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环境的变化及其危害[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王嘉;王仁卿;郭卫华;;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万书波;王才斌;卢俊玲;李光敏;伦伟志;吴正峰;成波;;连作花生的生育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朱同彬;诸葛玉平;刘少军;娄燕宏;;不同水肥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 王薇;袁亮;;设施栽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 王文娇;张涛;陈健美;陈振德;;韭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 吕品;;国内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 田雪亮;霍云凤;单长卷;;内生细菌对温室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 徐鹏;赵东;赵勇;樊巍;李岚岚;;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退化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 罗友进;王子芳;高明;;复合污染下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 吕成群;黄宝灵;张明慧;秦武明;李志先;韦立秀;;桉树×相思树混交与纯林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马驿;陈杖榴;;恩诺沙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耿广东;程智慧;张素勤;周新民;;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的探讨[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 万书波;王才斌;卢俊玲;吴正峰;成波;郑亚萍;陈殿绪;;连作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生育特性的影响[A];山东省植物生物学研究进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赵萌;李敏;王淼焱;刘润进;;AM真菌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潜力[A];山东农业微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朴春根;朱天辉;汪来发;郭民伟;张晓美;王天龙;陈阳;赵志强;;鄂尔多斯沙漠土壤及沙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概况[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张重义;林文雄;;基于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研究的启示[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 闫晗;吴祥云;黄静;;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魏珉;李天来;马云华;王秀峰;;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A];现代农业工程与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 王延平;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酚酸的累积及其化感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杨江山;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韩春丽;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 郝文芳;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 佘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灌木林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 林贵兵;丹参栽培土壤适宜性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 闵红;大棚蔬菜连作障碍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 董锡文;科尔沁沙地沙丘植物恢复进程中土壤肥力变化及线虫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 李坤;葡萄连作障碍机理及调控途径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 乌仁陶格斯;内蒙古典型森林类型土生空团菌生态分布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 李素霞;蔬菜—土壤系统镉与硝酸盐复合污染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郝艳;油茶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及高效解磷菌的筛选[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 杨阳;外源酚酸对欧美杨Ⅰ-107水培幼苗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王宗芹;杨树人工林连作酚酸生物降解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陈君;树皮堆肥施用方式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杨树泉;老龄苹果园及连作园不同位置土壤环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苏立涛;连作条件下有机物料对平邑甜茶根系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 牛秀群;甘肃省干旱灌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马铃薯连作的关系[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赵春燕;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的探讨[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裴国平;连作马铃薯生理指标及根际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隋清卫;左学青;;花生连作对土壤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93年01期
  • 万书波;王才斌;卢俊玲;李光敏;伦伟志;吴正峰;成波;;连作花生的生育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胡宇;郭天文;张绪成;;旱地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 朱林,张春兰,沈其荣;施用稻草等有机物料对黄瓜连作土壤pH、EC值和微生物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吴凤芝,王伟,栾非时;土壤灭菌对大棚连作黄瓜生长发育影响[J];北方园艺;1999年05期
  • 吴凤芝,王伟;大棚番茄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J];北方园艺;1999年03期
  • 刘喜更;草莓重茬土壤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J];北京农业;1998年08期
  • 马宝红,甄文超,曹克强,武玉环;VAM真菌对草莓促生、防草莓黄萎病效应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甄文超,代丽,胡同乐,曹克强,孔俊英;连作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根部病害发生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解灵军;尹宝重;高峰;齐永志;刘雪静;甄文超;;草莓根系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效果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徐恒;榆林沙区人工固沙林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 赵先丽;周广胜;周莉;吕国红;贾庆宇;谢艳兵;;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J];土壤通报;2008年06期
  • 王树力;孙悦;沈海燕;袁伟斌;;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变化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3期
  • 赵伶;温室草莓喷施禾欣液肥的效果[J];河北果树;1998年04期
  • 杨祥田;周翠;李建辉;李伟龙;林俊;;不同轮作方式下大棚草莓产量及土壤生物学特性[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02期
  • 蔡德龙,钱发军,邓挺,赵华,董玉枝;草莓施用硅肥效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2期
  • 王子崇;杨红丽;;基于Web的温室黄瓜生产专家系统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9年07期
  • 刘与明;皮粉肥对草莓产量、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0年03期
  • 孙国凤;;重组番茄已结束温室栽培[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8期
  • 邵忠;大棚草莓应用CO_2气肥效果试验[J];浙江柑桔;1999年02期
  • 张淑玲,吕俊杰,仇华利,温金华,胡淑兰,葛徽衍;拱棚草莓生育的气象条件分析[J];陕西气象;2002年S1期
  • 陈为京;陈建爱;王未名;;木霉对土壤环境适应性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 赵先丽;周广胜;周莉;吕国红;贾庆宇;谢艳兵;;辽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的特征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 郝小丽;韦建福;魏士平;姚元红;;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技术在真菌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黎宁;李华兴;赵兰凤;朱凤娇;邝培锐;张育灿;林日强;;广州菜园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的研究[A];广东省土壤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丁浩;徐亚同;凌云;米文秀;;梦清园芦苇湿地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 高翔;胡俊;郑红丽;;地膜、氮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旱地春玉米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 樊文华;李莉;;硒钴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 谢占玲;何智媛;;四株不同属真菌粗酶液协同降解水稻秸秆效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熊鸿焰;李廷轩;;水旱轮作条件下长期免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冯固;张福锁;李晓林;张俊伶;;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作用与调控[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记者 李先宏?通讯员 汤波;中加合作研究真菌基因组学[N];湖北日报;2008年
  • 席贝;创办科研所发挥能人效应[N];中国特产报;2005年
  • 本报记者 李晶;与专家面对面[N];张掖日报;2007年
  • 本报记者 顾学松?潘剑凯;揭示病毒世界的科学谜底[N];光明日报;2007年
  • 记者  李军祥;梁园区发挥优势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N];商丘日报;2006年
  • 张平;不耕地也能种田[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 滦南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冯宝芹;夏季做好土壤积盐治理[N];河北科技报;2007年
  • 维农;农药化肥使用误区[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 本报记者 刘霞;现代版“巴比伦空中花园”能否成真?[N];科技日报;2008年
  • 记者刘斌;农产品有了专业研究机构[N];解放日报;2002年
  • 袁巧霞;温室栽培土壤硝酸盐累积的水、热、氮耦合效应及其神经网络预测[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 贺永华;根际土壤中甲磺隆除草剂快速降解及其生态化学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 李海燕;丛枝菌根(AM)真菌诱导植物抗/耐线虫病害机制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 崔俊涛;微生物在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 范丙全;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 陈伟;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类群与栽培环境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 范七君;丛枝菌根真菌及一氧化氮提高枳抗旱性及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 赵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不同处理状况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 章高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 毛小芳;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土壤氮素矿化和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刘攀;草甘膦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及其抗性和降解真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 范永强;菌根真菌分离鉴定及其对两种浆果植物的侵染[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 付淑清;施氮和接种AM真菌对刺槐生长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 张文婷;黄土高原坡地不同植被微生物活性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 王海荣;大青山森林培育技术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 贺鸣;贡嘎山东坡林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 张晓美;鄂尔多斯沙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 刘佳;堆肥高温期接种菌时空分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 张志伟;不同林龄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 陈程;沙棘根围AM真菌时空分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稿件标题】:[土壤微生物论文]温室栽培草莓连作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市昌平区植保植检站;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果树》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中国果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果树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21-1165/S,国际刊号:ISSN1000-8047。中国果树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本刊为......更多中国果树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5644/)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白鹏华;刘奇志;刘正雄;王玉玲;栾小兵;李贺勤;张航;


    更多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土壤微生物论文]温室栽培草莓连作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16420.html


    相关专题: 《中国果树》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今古传奇
  •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 中国民康医学
  • 测绘
  • 铁军
  • 特别健康
  • 丝网印刷
  • 中国会计评论
  • 中国矿业
  • 现代矿业


  • 上一篇:【梦到枣树范文】渭北旱塬幼龄枣树栽培管理要点
    下一篇:[总铬的测定论文]ICP-MS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铬·镍·镉·铅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