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类 >

68份小麦脂肪氧化酶活性和戊聚糖含量的测定和聚类分析

本文作者:王慧;崔文礼;张从合;顾明超;吴萍;郑文寅;张文明;姚大年;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和戊聚糖是影响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选用68个小麦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LOX活性、总戊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LOX活性、总戊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LOX活性和3种戊聚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0.35nkat·g-1、4.49%、0.90%和3.59%,变幅分别为4.50~19.40nkat·g-1、2.93%~5.95%、0.49%~1.35%和1.92%~5.01%。采用最长距离法对参试的68个小麦品种籽粒的LOX活性、总戊聚糖、水溶性以及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
【论文正文预览】: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制粉和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小麦的需求不断增加,小麦品质改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国内外对小麦品质的研究多注重其蛋白质和淀粉品质性状,忽视了含量较少却对品质有重要影响的组分,脂肪
【文章分类号】:S512.1
【稿件关键词】:小麦脂肪氧化酶戊聚糖聚类
【参考文献】:
  • 姚大年,钱森和,张文明,何中虎;戊聚糖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研究与利用(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姚大年;钱森和;张文明;崔文礼;姜晨曦;;不同品种小麦中戊聚糖含量的初步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7年05期
  • 李春喜,邱宗波,姜丽娜,张霞;小麦籽粒中戊聚糖含量的初步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2年01期
  • 姜丽娜,邵云,张霞,李春喜,明红,李向力;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及相关遗传特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4年04期
  • 胥红研;张媛;王海燕;武旺;王苏玲;张守忠;高德荣;王秀娥;;不同品质类型小麦戊聚糖含量及其与品质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9年04期
  • 郑学玲,李利民,姚惠源,朱永义;小麦麸皮及面粉戊聚糖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5年02期
  • 崔文礼;姚大年;张文明;郑文寅;;138个小麦品种(系)戊聚糖含量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0年02期
  • 王慧;郑文寅;樊宏;汪帆;王青;王冠球;张文明;姚大年;;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LOX活性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11年01期
  • 莫惠栋,顾世梁;江浙沪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1987年03期
  • 陈东升,C.Kiribuchi-Otobe,徐兆华,陈新民,周阳,何中虎,H.Yoshida,张艳,王德森;Waxy蛋白缺失对小麦淀粉特性和中国鲜面条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 王秀芹;王洪刚;;黄淮冬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 张泽生,苏泽胜,张效忠;安徽籼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1990年02期
  • 崔文礼;张平治;张文明;郑文寅;于学奎;姚大年;;小麦杂交组合F_2群体中总戊聚糖含量的分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 郭三红;陈学莲;黄德胜;陈桃松;吴国峰;朱韬;刘伯山;李海燕;沈霓霞;;上海农场大麦品种资源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 杨媚;刘宝林;;红烧肉的冷冻干燥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 苏雪梅;;Waxy蛋白缺失对小麦淀粉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 杨梅;张文明;姚大年;郑文寅;王慧;樊宏;;20个小麦品种戊聚糖含量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崔文礼;郑文寅;张文明;姚大年;;安徽若干小麦品种(系)戊聚糖含量及其与相关性状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奚广生;王艳玲;;大豆品种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J];大豆科学;2007年03期
  • 刘灿洪,林荣辉,刘德金;福建省大豆地方品种多元统计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1999年04期
  • 娆大年;钱森和;张文明;姜平;;小麦品种戊聚糖含量的初步研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王维赞;朱秋珍;邓展云;;国内外引进甘蔗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A];广西甘蔗研究所论文集[C];2003年
  • 林国平;蔡长春;王毅;周永碧;黄文昌;吴克松;韩飞;;白肋烟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张忠林;彭桂峰;田卫东;谭学林;;杂草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 许如根;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 高德荣;不同Wx基因变异对小麦产量性状和淀粉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6年
  • 翟红梅;小麦重组自交系Wx基因突变体的鉴定及其品质性状的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 付国占;磷氮配施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 张晓科;中国小麦矮秆基因和春化基因分布及小麦品质相关性状多重PCR体系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 韩建明;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模型分析及bcDREB2基因片段克隆[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 蔡瑞国;小麦籽粒淀粉组分、品质特性及其对光照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 刘世杰;饲用小麦营养价值评定及其聚类分析和变异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 闫素辉;小麦胚乳淀粉合成、粒度分布特征及对花后高温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 顾锋;小麦籽粒淀粉组成、糊化特性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 杨梅;小麦品种戊聚糖和若干品质性状及糯与非糯配麦馒头品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 姚广龙;王草膳食纤维提取及脱色工艺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 杨雪;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性状数量遗传规律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 梁恒;小麦戊聚糖含量的QTL定位及迟熟α-淀粉酶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 张晶;陕西小麦糯蛋白和硬度蛋白的基因组成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韩勇;切花菊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性状遗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 刘晓芬;大豆栽培品种群体粒形性状及百粒重的关联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 朱爱国;苎麻主要品质性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 常成;软质小麦品质指标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2年
  • 王莉芳;小麦籽粒戊聚糖积累的基因型与生态变异及其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 韩建林,闫晓东,关庆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应用措施[J];当代畜牧;1999年02期
  • 孙道杰;何中虎;王辉;;小麦面粉黄色素相关基因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4期
  • 吴灵英,朱惠玲,胡奇伟;全粒小麦替代玉米粉对肉鸡增重效果的研究[J];饲料工业;1999年12期
  • 聂国兴,李春喜,段红英;麦类作物的抗营养因子及其降解酶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1年08期
  • 黄东印,林作楫;冬小麦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0年01期
  • 李春喜,邱宗波,姜丽娜,张霞;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子粒中戊聚糖含量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2年02期
  • 姜丽娜,李春喜,邵云,张霞,明红,周其源,苗永平;小麦子粒戊聚糖含量及与蛋白质含量关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王明伟,Hamer R J,Vliet T V;小麦水不溶性戊聚糖对面筋形成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2年06期
  • 王明伟;小麦水溶性戊聚糖对面筋形成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2年10期
  • 冯焱,佟建明;地衣酚—盐酸测定小麦中戊聚糖含量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年07期
  • 郑文寅;姚大年;张文明;;脂肪氧化酶及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研究与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年08期
  • 时侠清;刘冬成;孙家柱;张爱民;;我国北方冬小麦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及其相关分析[J];核农学报;2006年03期
  • 杨梅;蒲宗君;郑文寅;张文明;姚大年;;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戊聚糖含量及RVA黏度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3期
  • 王莉芳;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年10期
  • 任霞;周素梅;王强;;不同品种小麦籽粒中戊聚糖含量分析[J];核农学报;2010年06期
  •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大豆三类优异品质新种质的创新[J];中国农学通报;2000年04期
  • 傅翠真,徐文英,常汝镇,丁安林;中国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鉴定及酶活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6年01期
  • 金孝芳;童华荣;刘耀;;茶叶中的脂肪氧化酶[J];蚕桑茶叶通讯;2007年03期
  • 麻浩,官春云;大豆脂肪氧化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1999年01期
  • 张太平,朱星陶,王军,王尔明,徐元刚,阮矩尧,廖玲;贵州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种子;1999年03期
  • 胥红研;张媛;武旺;王海燕;王秀娥;;小麦品种的戊聚糖含量测定及低戊聚糖小麦资源的筛选[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 娆大年;钱森和;张文明;姜平;;小麦品种戊聚糖含量的初步研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黄明;吴金芝;李友军;;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李友军;郅娟娟;牛凯丽;黄明;赵文峰;;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两种筋型小麦籽粒碳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影响[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 张媛;吴真真;王秀娥;;小麦戊聚糖含量QTL分子标记定位[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 吕金印;高俊凤;山仑;;水分亏缺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 屈霄霄;胡廷章;胡宗利;陈国平;;番茄中脂肪氧化酶基因D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A];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 王丕武;马建;历志;王俊玲;魏益凡;王鹏;;应用RNA干扰技术降低大豆脂肪氧化酶含量[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 王黎明;董普辉;马飞;袁建国;;小麦籽粒PPO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分布与优异种质的筛选[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温洛;易伟霞;陈燕;陈建新;;南阳2008-2009年干旱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 汪明英 洪维晖;荆门小麦“三增两减”好于上年[N];粮油市场报;2007年
  • 王小琦;了解你种的麦子[N];农民日报;2008年
  • 记者 郝明雷 通讯员 宋杰;“三夏”麦收工作顺利结束[N];济宁日报;2006年
  • 本版编辑 苏良文 张泰霖 南良人 罗玉良 高进超;江苏:托市麦比例增至全社会收购量的72.9%[N];粮油市场报;2007年
  • 杨万国;李振声:中国人可以养活自己[N];人民代表报;2007年
  • 本报记者 王拉田;风雨致二十万亩小麦倒伏[N];宝鸡日报;2010年
  • 河北省农业厅植保总站 刘光涛 王瑞清;小麦返青至成熟期肥水管理技术[N];河北农民报;2007年
  • 馆陶县农研会 王智广 刘少芳 成安县农业局 李海平;冬小麦:按需施肥效果好[N];河北农民报;2005年
  • 本报通讯员 支勇平;咱再不为小麦赤霉病犯愁了[N];陕西科技报;2008年
  • 鲁威;核心是产销衔接[N];农民日报;2008年
  • 杨习文;小麦磷锌关系及外源施锌对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黄芬;基于GIS与模型的小麦籽粒品质生态区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 张传辉;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特征及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 孙友位;普通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及黄色素含量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机理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 于安玲;芸薹素(BR)和赤霉素(GA)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粒度分布及加工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 王建伟;硒锌对典型旱地主要作物产量及矿质营养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 陆欣春;潜在缺锌土壤上土施锌肥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及土壤锌形态转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 赵海燕;小麦产地矿物元素指纹信息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 常成;小麦及近缘种属籽粒硬度、多酚氧化酶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关二旗;区域小麦籽粒质量及加工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 何克勤;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异及低PPO活性种质资源的筛选[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 吴萍;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活性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 何贤芳;STS标记在扬麦158×淮麦18 F_4群体中的应用及其与PPO活性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 袁秋华;小麦籽粒在萌发过程中胚乳消耗和淀粉体形态的变化[D];扬州大学;2005年
  • 王云飞;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去分支酶的类型、活性及其纯化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 陈静;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表达对磷素的响应[D];扬州大学;2010年
  • 池忠志;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 杨晋彬;小麦雌性不育系子房发育的观察与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 李华;戊聚糖酶在发芽小麦型肉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 杨远;主要重金属在水稻土—水稻、小麦籽粒中的分布与聚集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68份小麦脂肪氧化酶活性和戊聚糖含量的测定和聚类分析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表期刊期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4-1162/S,国际刊号:ISSN1672-352X。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农业大学主办,本......更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519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王慧;崔文礼;张从合;顾明超;吴萍;郑文寅;张文明;姚大年;


    更多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68份小麦脂肪氧化酶活性和戊聚糖含量的测定和聚类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15445.html


    相关专题: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国际融资
  • 宁夏农林科技
  •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 金秋
  • 税务
  • 国医论坛
  • 控制理论与技术
  • 军营文化天地
  • 语言教育
  • 建筑节能


  • 上一篇:盆栽果树保花保果技术
    下一篇:肥料造假的新动向及应对措施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