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科技资讯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科技类 >

串联机器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作者:陈熠道;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科技资讯》2014年28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各大高职院校所面对开设机器人课程中所遇到的多项难处,针对现今成本高、不开放、可视性差和参与动手能力差的特点,介绍了6自由度工业串联机器人的教学使用结构分析、关节传动组成、电机气动参数等,然后讲述了串联机器人的教学应用特点和可以进行的教学项目设计。
【论文正文预览】:目前,中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时期,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航空制造、机械加工、电子装配和现代物流等规模化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核心。尤其是石化、冶金等行业的包装码垛不断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电子制造中的光伏硅片和平板显示器
【文章分类号】:TP242-4;G712
【稿件关键词】:串联机器人自由度
【参考文献】:
  • 陈佩云,金茂菁,曲忠萍;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1年01期
  • 张立明,曹作良;教学机器人实验系统的开发[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马光,申桂英;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2年03期
  • 冯能莲;何彩青;王继先;;自动引导车在我国轻工业中的应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6年01期
  • 孙立宁;;机器人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2年04期
  • 朱振友,徐爱杰,林涛,陈善本;机器人视觉的“手-眼”关系快速标定算法[J];光学技术;2004年02期
  • 李乐新;;串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的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张燕;徐德民;;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研究[J];机电一体化;2008年06期
  • 刘国栋;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和发展[J];江南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杨春杰;教学型串联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4年11期
  • 叶如燕,李佳,张英;教学型串—并混联装配机械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04年02期
  • 李宪华,张军,翟宏新;浅谈矿山机械的机器人化[J];矿山机械;2005年11期
  • 王玉;王得胜;程钊;;矿山机械的机器人化[J];矿山机械;2007年03期
  • 刘晋浩;伐根清理机器人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 毛剑飞;机器人视觉标定及离线编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 沈猛;轮式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与路径规划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 石双虎;基于新等效介质模型HTI介质中断裂大小、各向异性及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 周律;基于视觉伺服的弧焊机器人焊接路径获取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 蔡广宇;弧焊机器人运动位姿精度与焊缝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 钟梅炳;异形小工件抛光机械手的轨迹规划研究[D];五邑大学;2010年
  • 杨国梁;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工业机器人研究与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 伊婧;基于强化学习的机器人行为学习[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 戴永强;自寻迹切割机器人的同步定位和地图创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徐刚;吸盘式研抛机器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王谦;基于DMC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 张鹏程;六自由度机器人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 冯宇;珠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分析与技术路线图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 范超;大型工业机器人操作臂机构设计与运动控制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 闫婉;新型移动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 张军;863计划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7年02期
  • 刘海波;21世纪智能机器人发展预测[J];机器人;1991年04期
  • 龚振邦;从国际大环境出发在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上的若干思考[J];机器人;1999年06期
  • 蒋新松;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J];机器人;1996年05期
  • 刘松国;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优化与轨迹跟踪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 吴文祥;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关节摩擦分析与低速高精度运动控制[D];浙江大学;2013年
  • 刘鑫;串联机器人可控阻尼半主动控制的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 费晓光;串联机器人位姿误差的综合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 石磊;6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分析与仿真[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 刘建华;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 任静;串联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 孙美霞;基于立体视觉的串联机器人跟踪检测系统[D];东华大学;2012年
  • 欣玲;串联机器人在模拟座舱空间中的避障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 曲海波;少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构型综合与奇异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 张天成;四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二次开发[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 张微微;6-DOF串联机器人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与仿真[D];燕山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串联机器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科技资讯》2014年28期
【期刊简介】:《科技资讯》杂志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主办的科技期刊。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791;国内统一刊号:CN11-5042/N;邮发代号82-238,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科技资讯》聚焦中外高新技术前沿动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更多科技资讯杂志社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陈熠道;


    更多科技类论文详细信息: 串联机器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keji/15025.html


    相关专题:税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中文自修注册 《科技资讯》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新闻记者
  • 松州学刊
  • 建筑创作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父母必读
  • 奋斗
  • 制冷与空调
  • 清华法学
  • 公路交通技术
  • 辽宁经济


  • 上一篇:装备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内涵与模式研究
    下一篇:惯性对后发国家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作用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