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机电类 >

【感性无功功率】双馈风电场阻尼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无功功率控制策

本文作者:李辉;陈耀君;赵斌;刘盛权;杨东;杨超;胡姚刚;梁媛媛;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12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引入无功-转速型传递函数,推导了双馈风电场无功功率对系统贡献的阻尼系数大小和性质的表达式,并基于分析获得的提供系统正阻尼条件,优化设计无功功率环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抑制次同步振荡。以双馈风电场接入IEEE第一标准测试系统为例,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仿真平台对双馈风电场无功功率附加阻尼控制时的系统运行性能进行仿真比较。理论分析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推导的阻尼系数表达式以及得到的正阻尼范围条件可以有效分析双馈风电场无功功率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的作用,提出的风电场无功功率附加阻尼控制策略能在全次同步频段内提供最优正阻尼,且抑制效果优于有功功率附加PSS阻尼控制。
【论文正文预览】:0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中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工程的实施,为了提高线路传送能力及改善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常对输电线路进行串联电容补偿,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易激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SSO(Sub-SynchronousOscillation)[1]。同时随着大容量风电场规划和实施,特别是
【文章分类号】:TM614
【稿件关键词】:风电场无功功率次同步振荡传递函数阻尼附加阻尼控制优化双馈电机
【参考文献】:
  • 蒋平;王贯义;;抑制次同步谐振的并联结构PSS参数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0期
  • 李伟;肖湘宁;赵洋;;无功发生源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 谢小荣;杨庭志;姜齐荣;林惊涛;武云生;;采用SV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4期
  • 蒋平;栗楠;;PSS和SVC联合抑制次同步振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7期
  • 蒋平;胡弢;吴熙;;VSC-HVDC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振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9期
  • 李辉;陈宏文;杨超;赵斌;唐显虎;;含传输线功率信号的双馈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24期
  • 王冠青;孙海顺;朱鑫要;谭海燕;;STATCOM附加电压控制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理论和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1期
  • 王波;卢继平;龚建原;胡明;;含双馈机组转子侧附加控制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J];电网技术;2013年09期
  • 赵睿;李兴源;刘天琪;王渝红;杨毅强;李宽;;抑制次同步和低频振荡的多通道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3期
  • 郭金东;赵栋利;林资旭;许洪华;;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 肖飞;王颢雄;陈明亮;刘勇;;兆瓦级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中背靠背变流器系统的设计[J];船电技术;2010年01期
  • 苑国锋;李永东;柴建云;姜新建;;1.5MW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励磁控制系统试验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 郝正航;余贻鑫;;双馈风电机组机电耦合与轴系稳定的分析与辨识[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 郝正航;余贻鑫;;双馈风电场对电力系统阻尼影响的转矩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 陈霞;林卫星;孙海顺;文劲宇;李乃湖;姚良忠;;基于多端直流输电的风电并网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7期
  • 郝正航;秦超;谭兴;曾沅;;双馈风电机组的简化变流器模型对仿真结果的影响[J];电气应用;2011年09期
  •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of Wind Power Prediction[J];Electricity;2011年05期
  • 陈明亮;肖飞;王颢雄;刘勇;;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无传感器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9年06期
  • 魏自聪;章国宝;;直驱六相风力发电系统无速度传感器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6期
  • 汪宁渤;马彦宏;夏懿;;甘肃酒泉10GW级风电基地面临的巨大挑战[J];电力建设;2010年01期
  • 姚骏;刘奥林;李清;陈知前;杜红彪;;飞轮辅助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不对称电网故障穿越控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 宋晓芳;周玲;薛峰;;多源并存系统外送工况下的暂态稳定控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 蔚兰;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问题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 刘道伟;广域环境下的电网静态稳定性能态势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 郝正航;双馈风电机组的暂态行为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D];天津大学;2011年
  • 郑翔;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王仕韬;基于一种半直驱式风力发电装置的整流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高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 姚骏;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励磁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 关宏亮;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 叶杭冶;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 陈建伟;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 李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仿真及谐波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 王忠军;SSR定量评估方法的研究及GTSDC控制特性分析[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 马晶晶;基于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微电网运行控制与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 王鹏;基于无速传感器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 高杨;独立电网风电最大功率配比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 徐健;大型风电机组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 克成瑜;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 李伟;交直流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 李文龙;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 毕天姝;孔永乐;肖仕武;张鹏;张涛;刘全;;大规模风电外送中的次同步振荡问题[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 常勇;徐政;;SVC广域辅助控制阻尼区域间低频振荡[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2期
  • 张帆;徐政;;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效果[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 贺益康;周鹏;;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 蒋平;王贯义;;抑制次同步谐振的并联结构PSS参数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0期
  • 李庚银,吕鹏飞,李广凯,周明;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4期
  • 宋瑞华;周孝信;;基于LMI方法的VSC-HVDC多重模型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8期
  • 谢小荣;刘世宇;张树卿;郭锡玖;李英伟;;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多模态SSR的机理及其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1期
  • 张帆;徐政;;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谐振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3期
  • 关宏亮;迟永宁;戴慧珠;杨以涵;;并网风电场改善系统阻尼的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3期
  • 孙丽平,陈允平,刘会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J];湖北电力;2002年06期
  • 胡云花,赵书强,马燕峰,黄常抒;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统一模型阻尼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年07期
  • 宋述波;袁鹏;;贵广直流次同步振荡抑制原理[J];继电器;2007年05期
  • 伍凌云;李兴源;孙衢;杨煜;洪潮;晁剑;康鹏;;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J];中国电力;2007年05期
  • 刘海洋;李兴源;徐大鹏;;基于小波分析的次同步振荡检测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08年01期
  • 张晓光;;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理论分析及仿真软件应用[J];东北电力技术;2008年05期
  • 王瑞闯;;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概述[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年02期
  • 刘林;林涛;徐遐龄;;采用复原子解耦调制滤波的次同步振荡模态分析方法及其仿真[J];高电压技术;2011年08期
  • 刘翀;穆清;蒋卫平;陈凌芳;王明新;项祖涛;;呼辽直流工程次同步振荡的数模混合仿真[J];电网技术;2011年10期
  • 李宽;李兴源;赵睿;胡楠;朱瑞可;;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次同步振荡检测研究[J];华东电力;2012年01期
  • 张晓光;;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探讨及仿真软件应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王兴刚;;“十二五”多回直流对云南电网大机组次同步振荡影响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 王兴刚;;“十二五”多回直流对云南电网大机组次同步振荡影响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 崔亚辉;张俊杰;顾煜炯;金铁铮;赵宗彬;薛成勇;;超临界600MW机组次同步振荡仿真研究[A];第11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4)论文集(下册)[C];2014年
  • 郑巍;孔令宇;孙术文;吴延龙;刘全;;绥中电厂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系列解决方案[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 吴英俊;汤奕;李扬;;TCSC抑制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 王慧敏;;机网协调运行若干问题的探讨[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 郑翔;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张剑;间歇式次同步振荡及次同步控制互作用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 张帆;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 张鹏;交直流系统次同步振荡建模与机理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 徐英新;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与晶闸管控制装置的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 伍凌云;复杂交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分析与控制[D];四川大学;2007年
  • 高本锋;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与抑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 周长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徐衍会;电力系统机网动态分析与安全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 黄北军;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 张学群;基于柔性电力技术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 陈祥龙;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 王敏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控制器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 孔永乐;大规模风电外送次同步振荡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 李海峰;交直流混合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抑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 张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特征值分析与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 郑蕤;带串联补偿的交直流并列系统次同步振荡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 李伟;交直流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 程嵩;基于键合图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稿件标题】:【感性无功功率】双馈风电场阻尼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无功功率控制策略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发表期刊期数】:《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12期
【期刊简介】:《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2-1318/TM,国际刊号:ISSN1006-6047。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社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更多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5938/)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李辉;陈耀君;赵斌;刘盛权;杨东;杨超;胡姚刚;梁媛媛;


    更多机电类论文详细信息: 【感性无功功率】双馈风电场阻尼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无功功率控制策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jidian/19136.html


    相关专题: 《电力自动化设备》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博览群书
  • 领导科学
  • 景德镇高专学报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中国专利与商标
  • 农药市场信息
  • 空间科学学报
  • 实用手外科杂志
  • 教育界
  • 文史博览


  • 上一篇:环氧树脂地坪漆|热试验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中性点接地方式|特高压变电站1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