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法制与社会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类 >

[诉讼程序论文]督促程序转入诉讼程序之探讨

本文作者:王莲可;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法制与社会》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2款确立了民事诉讼中督促程序和诉讼程序相衔接的机制,结束了一直以来为大多数学者所诟病的督促程序和诉讼程序相割裂的局面。此规定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要求,平衡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保护,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该条规定未免太过粗陋,对于实践操作的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具体规定,以便于法官更好的运用,充分发挥督促程序的作用。
【论文正文预览】:一、《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2款的进步意义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2款规定:支付令失效的,转入诉讼程序,但申请支付令的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提起诉讼的除外。此条款将督促程序和诉讼程序非常自然的衔接起来,较之前的规定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一)减轻了债权人的诉讼
【文章分类号】:D925.1
【稿件关键词】:督促程序进步意义诉讼程序衔接机制
【参考文献】:
  • 刘学在;略论民事诉讼中的诉讼系属[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 江万平;试论督促程序的立法完善[J];法学;1996年08期
  • 刘学在,胡振玲;督促程序的适用现状及其立法完善[J];律师世界;2001年07期
  • 白绿铉;督促程序比较研究——我国督促程序立法的法理评析[J];中国法学;1995年04期
  • 王胜伟,喻煌,胡昇;我国鉴定人制度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 吴建农;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李汉昌,陈金玲;督促程序中债权人的程序障碍——兼论督促程序的发展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林文杰;蒋欣朋;;我国民事诉讼承担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以日本民事诉讼承担制度为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 杨红朝;;执行中止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 郭志远;;“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刘学在;;团体诉讼制度概念辨析[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 陈金玲;刘飞;;对我国督促程序的反思[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 朱海蓉;;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制度[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童兆洪,林翔荣;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刍论[J];比较法研究;2002年03期
  • 邱晓虎;李砚;;论民事诉讼中不当释明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 周勇;;论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方式改革与诉权保护原则[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 曹更海;谭振荣;;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路径抉择——基于法社会学分析[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 黄西武;;论海事强制令的适用与完善——从民事保全理论出发[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卷第1期[C];2008年
  • 田孟华;;略论司法能动和解的限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 谌湫鸿;谌宏伟;;论民事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兼析《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8条[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 吉伟莉;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潘牧天;民事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 高雁;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郭露璐;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李贝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马晓君;我国民事执行中强制管理制度的构架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张小龙;自然债的类型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占善刚;略论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恒定原则[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 杨荣新,陈桂明;民事诉讼法若干修改之依据与意图[J];政法论坛;1991年03期
  • 朱淦;;法院调解制度的博奕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刘丽;;轻伤害案件诉讼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9期
  • 庄乾龙;;台湾非常上诉制度探析——兼论我国设立非常上诉制度之构想[J];世纪桥;2006年10期
  • 何杰;;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衔接机制探究[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 丛雪莲;罗楚湘;;仲裁诉讼化若干问题探讨[J];法学评论;2007年06期
  • 程延军;;诉讼经济原则的法理学解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罗名威;;律师参与诉讼:胜负岂止在法庭 评台湾张冀明律师著《诉讼律师的25大心法》[J];中国律师;2009年01期
  • 沈超;诉讼程序之社会学意义[J];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 邓剑光;试论现代诉讼程序的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 徐蓓雯;;论非法证据证明能力及其排除规则在我国的构建[J];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 韩旭;;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诉讼程序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 袁红兵;;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审判者的诉讼职能[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 刘文燕;高路;;环境污染被害人救济法律问题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 田鹏辉;;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之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江伟;吴泽勇;;董必武诉讼法学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 姚莉;郭倍倍;;论董必武同志的程序正义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 王西平;;激活陪审选择权的的进路:规制与救济——以申请陪审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 杨荣馨;薛永慧;;略论董必武对我国民事程序法制建设的重大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 陈春龙;;从佘祥林冤案看刑事诉讼程序的遵守与健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 郭星亚;陈惠忠;;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先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评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人权保障视角下的程序变革[N];法制日报;2005年
  • 李德平;贯彻刑事诉讼法中未成年人诉讼程序之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3年
  • 庄亦正 陈其生;规范司法行为从“瓶颈”抓起[N];无锡日报;2006年
  •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胡嘉荣;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衔接的契合点[N];人民法院报;2007年
  • 赵千新;耐心“三导”便民利民[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 记者  张晓敏;天津河北区导诉服务受欢迎[N];人民法院报;2006年
  • 李军;涉诉上访原因及对策初探[N];辽源日报;2009年
  • 陈美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立法不足[N];江苏经济报;2005年
  • 樊崇义;完善的诉讼程序是政治文明的标志[N];检察日报;2003年
  • 兰锋 亚华 力生;海门严把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关[N];江苏法制报;2009年
  • 任学强;腐败犯罪特殊诉讼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 陈玺;唐代诉讼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 熊英灼;民事证明程序的控制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 陈正伟;后现代法学视角下的ADR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刘鹏;论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的变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 王嘎利;民事共同诉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 杨艺红;诉讼突袭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 谢登科;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 王开定;美国集体诉讼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 韦大志;论我国民事推定制度的完善[D];四川大学;2005年
  • 常锐;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 吴润松;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和程序设计[D];安徽大学;2006年
  • 梁渲晶;论犯罪分类的诉讼程序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 王睿;侵犯商业秘密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 徐文晖;防治刑讯逼供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 李静;论程序公正[D];山东大学;2008年
  • 贾志敏;论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内蒙古大学;2005年
  • 张嫣;“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 公衍义;行政补偿诉讼程序问题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稿件标题】:[诉讼程序论文]督促程序转入诉讼程序之探讨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法制与社会》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法制与社会》杂志由云南省法学会主办,云南省司法厅主管,是一本集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为一体 的综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本杂志是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法制类期......更多法制与社会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3074/)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王莲可;


    更多法律类论文详细信息: [诉讼程序论文]督促程序转入诉讼程序之探讨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falv/17059.html


    相关专题:微生物学杂志影响因子 微博 《法制与社会》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新金融
  • 滨州医学院学报
  • 煤炭高等教育
  • 报林
  •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亚热带农业研究
  • 露天采矿技术
  • 物流技术与应用
  • 新疆环境保护


  • 上一篇:【高校教师科研范文】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对外贸易经营者论文】论不适格的无船承运经营者签订运输合同的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