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731-84324770


广告:
0731-84324770

金睿奖内部广告-60574-余少娜
默认广告

治理学术抄袭 维护学术生态——访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

2017-01-07 09:29 编辑:何雯
学术抄袭是指对他人学术著述中的内容或观点,未加注释或承认的拷贝行为。学术抄袭由来已久,与学术活动历史一样久远,无国家与地域之分。学界对学术抄袭的界定一直较为模糊,至今还游离在知识产权和版权法条款的边缘,学术抄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会触及法律或侵犯法律。日前,记者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
  抄袭现象为数少但影响巨大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怎么看待学术抄袭现状?其严重性到了什么程度?
  刘尧:近年来,关于学术抄袭的媒体报道连篇累牍,仅百度搜索关键词“学术抄袭”,映入眼帘的就有326万余词条。从媒体报道出来的情况看,已被有关部门查实的学术抄袭等不端行为,不仅时有发生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首先,面广量大。抄袭涉及到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与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2015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宣布撤销已发表的43篇论文的事件,其中有41篇来自中国大陆。同时,德国斯普林格出版集团也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论文,这些文章全部出自中国作者。
  其次,逐年增长。据报道,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收到206件投诉举报,审议33件,处理34人。2015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审议了2015年近期日常举报和高相似度申请项目调查报告22件,决定对其中涉及抄袭等20件学术不端行为案件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再次,超越美德。有资料显示,论文收集网站arXiv具有文本检测功能,在其1991年至2012年共收集的75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中,有中国作者6372名,其中被标记抄袭的有688人,比例大于10%。注册作者数最多的美国,26052名作者中涉嫌抄袭的比例为4.7%,德国为3.2%。显然,中国超越美国与德国。
  从以上个案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的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对整个学术生态造成严重污染,这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需要我们积极加以有效的治理。但是,我们不能说,国内学术抄袭成风,学界“天下文章一大抄”。为什么呢?就一份学术刊物《中国物理快报》来看,中科院院士、该刊副主编王鼎盛给出的数据显示,2001~2010年的10年间,该刊共发表论文8425篇,其中被举报有不端行为的论文有22篇,经查实的有17篇,比例为0.2%。就我国大陆来说,有千百万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每年要生产海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与此相比,学术抄袭者及其成果毕竟是极少数。这是我对国内学术抄袭现象的基本判断。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抄袭呈现新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数字化条件下,当前的学术抄袭呈现哪些新特点?
  刘尧:在过去十几年间,数字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术传播的方式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术成果已经由传统的分散储存式转变为数字式的集中管理,其存取率大幅度增加。
  首先,数字化势不可挡。数字化不仅改变了研究人员搜索资料的方式,也改变了学术传播的形态。这些新变化,为学术成果的作者及使用者带来许多方便。毫无疑问,数字化为学术传播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是当前学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次,数字化是双刃剑。我们必须清醒,数字化在带来学术传播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术抄袭的便捷。今天,无论是学者还是学生都需要借助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与研究,原来资料获取的“剪刀+浆糊”被更便捷的“复制+粘贴”取代,也使学术抄袭有了便捷之途。
  再次,数字化新规待建。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挑战而陷入窘境。尽管数字化网络相似度检测软件的运用,可以对相当部分文字抄袭的成果进行筛查,但对于其他抄袭依然茫然无措。这些都是数字化时代不能回避而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抄袭阻碍良好学术生态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网:学术抄袭对良好学术生态的形成、对学术研究的发展有哪些严重影响?
  刘尧:我前边说过,学术抄袭者及其成果毕竟是少数,但对这少数不可掉以轻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已经影响良好学术生态的形成的少数,如果我们不积极加以有效防范,就会导致学术生态整体失衡。
  首先,导致科学信仰危机。正如美国科学促进会马克?弗兰科尔所说,“种种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精神,同时也挫伤了大众对于科学权威性的尊重。”进一步说,学术抄袭可能使学者的科学精神消退,使大众的科学信仰迷失。如果科学的科学性受到普遍怀疑,社会就会发生科学信仰危机。
  其次,科学真理荒芜。正如CNRS资深主任研究员米歇尔?勒迪克所说,“学术造假的伤害范围,不仅限于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的人,也会影响到整个学术界的发展。”如果研究人员习惯于抄袭,而不是追求科学真理,长此以往,学术成果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最终将会消弱甚至荒芜。
  再次,社会支持乏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日益依赖于科学发展。学术成果经常被国家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依据,抄袭成果可能导致国家决策的重大失误,进而会严重影响大众的生活、社会的运转。可以说,学术抄袭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反过来,被危害的社会乏力支持科学发展。
  明确责任主体与深层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网:近年来,各种学术抄袭被频繁曝光,涉及人员不仅有大学生、研究生、教师与研究人员,还有知名教授,甚至院士也位列其中。一般认为,这些人就是责任主体。其实不然,学术抄袭的责任主体究竟有哪些?或者说是谁助长了学术抄袭现象愈演愈烈呢?
  刘尧:首先是当事的人,包括抄袭者自己,以及对抄袭成果失察的人,比如,导师、编辑、评审人员等。
  其次是传播平台,包括抄袭成果始发平台,以及对抄袭成果失察的传播平台,比如,杂志社、出版社、网络平台等。
  再次是管理机构,包括抄袭者所在机构,以及对抄袭成果失察的机构,比如,行政机构、基金组织、评审机构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近年来,学术抄袭已成社会公害。尽管喊打之声早已有之,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科研院所与高校均出台了一些措施,但学术抄袭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刘尧:舆论普遍认为,有社会大环境也有学界自身的原因。唯利是图、弄虚作假的功利主义社会风气,对研究机构及其人员冲击较大;研究机构及其主管部门盲目追求数量与量化学术评价,特别是把评价结果与单位和人员利益紧密挂钩,再加上学术管理制度不规范,学术期刊的市场化,以及对研究人员缺乏学术道德教育和监督机制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如下:
  首先,利益不公。美国欧道明大学菲利普?朗莱斯教授认为,“科学家现在能得到的资助非常有限,所以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来争取资源。这最终可能导致科学家的行为与科学的严谨、客观相悖。”对最大利益的追逐,是研究人员铤而走险选择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原因。在《科学》《自然》等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在我国对个人与单位所带来的利益常常是巨大的。这不仅是利益问题,而是学术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
  其次,修养不够。研究人员应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但由于修养不够难以抗拒利益诱惑,走上了不讲诚信的学术抄袭迷途。如果我们一味地将抄袭全推给利益诱惑,个人就可以推卸责任了。比方说,现在舆论一般把抄袭之过推到量化考核带来的利害上,显然是对研究人员自身学术修养不够的放肆。这样的心理绝非个例,这牵涉到学术修养与学术利益如何平衡的问题。
  再次,奖惩乏力。尽管研究人员应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但他们不是神而是人,具有人的利己欲望。然而,现在国内学术领域,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奖惩措施,对学术不端常常只是道义谴责,导致守信者得不到有效褒奖、失信者难以受到严厉惩处。久而久之,敬畏之心消弭、道德底线失守,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也沦为一句漂亮的口号,甚至成为一个笑话。
  多种手段结合促进学术规范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为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考虑,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根除这些不正常现象?
  刘尧:只有把害群之马驱逐出局,才能规避“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维护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目前,学界一般认为,规范化学术的建立需要学术活动中的个人自律、团体惩戒、社会监督和法律制裁相结合。在此,我表示赞同,再进一步从以上所述三个原因谈点看法。
  首先,要解决利益不公问题。对于学术利益的分配,要以追求真理为导向,坚持学术标准,摒弃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要积极淡化已经流行的对学术成果完成人和单位的高利害奖惩,降低学术量化评价的功利主义导向。对学术资源的配置,要坚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加强学术监督,弘扬科学精神。
  其次,要解决修养不够问题。在我国,学术抄袭不仅不被看做极其严重的问题,反而常被误解为制度与社会问题(所谓的“逼良为娼”说)。鉴于此,学界乃至整个社会要倡导尊重学术道德的风气,并将其提高到礼仪廉耻的高度,重塑“抄袭可耻、剽窃违法”的观念。只有提高研究人员的学术修养,才能从根本上端正其学术风气。
  再次,要解决奖惩不力问题。在日韩欧美,出现学术不端即使没有锒铛入狱,惩罚也是十分严厉的。在我国,仅靠个人自律和研究机构内部约束,惩罚不严厉或者总是大事化小,不足以产生震慑。因此,应用“重典”,既要有道德约束,也要有法律惩处。目前,亟需建立与健全学术执法、司法机制,强化对学术违法的追究力度。
  最后,我还想说,科学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事业,容不得半点虚假。学术抄袭不是一天形成,也不是一场战斗就能消灭的。用辩证法分析,学术抄袭与学术活动是共生共存的,只是我们要把它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因此说,治理学术抄袭要打持久战、要常态化。只有像反腐败那样从严惩处、标本兼治,达到“不敢抄、不能抄、不想抄”的效果,才能有效遏制学术抄袭蔓延的势头,确保我国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记者 王广禄)
[ 编辑: 何雯 ]
分享到:
微信二维码

微信平台

微信二维码

移动端

最新资讯
07:09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杂志封面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人民文学》创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  当时,应《人民文学》第一任主编茅盾先生之请,毛泽 [详细]
09:04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长江文艺》创刊于1949年6月,被誉为新中国文艺第一刊。国内刊号CN42-1037/I,国际刊号ISSN0528-838X,邮发代号38-6。目前刊发精选小说, [详细]
16:59 深圳文学迎来“深圳蓝”
深圳文学迎来“深圳蓝”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深圳又有不少文学书问世,单就出版数量而言排在全国前列。不容回避的是,在宏大宣传的遮蔽下,自费出书和文化基金资助出版的丛书难有全国性影响力。当然 [详细]
12:08 《诗江南》
《诗江南》
《诗江南》征稿  《诗江南》是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期刊。国内刊号33-1034/I,国际刊号1001-6694,邮发代号32-79。  《诗江南》创刊于2008年底,开辟重点栏目 [详细]
21:15 《新余学院学报》
《新余学院学报》
《新余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新余学院学报》杂志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新余学院。国内刊号:36-1223/G4 国际刊号:1008-6765  《新余学院学报》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 [详细]
08:03 小溪流·作文画刊
小溪流·作文画刊
C版《小溪流·作文画刊》征稿启事  《小溪流》C版(作文画刊版)是小溪流的低幼版,主要适合5—8岁的小学低年级和学前班的小朋友阅读。“作文串串烧”栏目的主要宗旨是:用简 [详细]
21:57 何志勇:聚焦“一带一路” 让四川出版、
何志勇:聚焦“一带一路” 让四川出版、
来源:四川新闻网   本期嘉宾: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志勇  6月7日至8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详细]
02:33 语文周报·教研版
语文周报·教研版
《语文周报·教研版》征稿启事  《语文周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教学类报纸;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702/(F);创办于198 [详细]
15:03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于1988年创刊,双月刊, [详细]
00:37 《参花·小说》
《参花·小说》
《参花》杂志征稿启事  《参花》杂志是全国知名的老牌大众文艺期刊,是国家文化类重点期刊,创刊于1957年,隶属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当时刊名为《说演弹唱》,1981年更名为《参花 [详细]
02:43 《电脑迷》
《电脑迷》
  《电脑迷》杂志征稿函  《电脑迷》是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电脑报社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省级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0-1163/TP,国际标准刊号:ISSN 1 [详细]
07:06 小溪流·成长校园
小溪流·成长校园
《小溪流·成长校园》(B版)征稿启事  杂志简介  少年文学刊物《小溪流》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是我国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主要儿童文学刊物之一,是目前湖南省内惟一的纯少 [详细]
05:20 《花千骨》热播 十一师兄董春辉人气大涨
《花千骨》热播 十一师兄董春辉人气大涨
来源:北青网娱乐  由霍建华、赵丽颖、董春辉、马可等联袂主演的仙侠大剧《花千骨》正在湖南卫视每周日、周一晚22点档热播。最近的剧情中,十一师兄与糖宝couple感情升温,为了 [详细]
06:48 《中国铁路文艺》
《中国铁路文艺》
《中国铁路文艺》征稿启事  《中国铁路文艺》杂志是由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铁道出版社联合主办,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直接管理的国家一类期刊。2006年起,《中国 [详细]
09:47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征稿启事  《西部素质教育》杂志为教育类学术期刊(G4),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半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2095-6401;国内刊号:C [详细]
回到首页 评论 分享